故事的八个原型角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这篇是纯理论性的东西,比较无趣。但因为对于故事分析相当重要,所以先写出来,以便今后有个概念上的参考。

长篇小说或通常的电影故事,大致能辨识出十来个或更多的角色(有名有姓有情节),这类故事我们称为Grand Argument Story——即对主题进行了完备探索的大型故事。八个原型角色针对的就是这类故事。

八个原型角色是基于写作主题而言的 ,当你看到传统的主角竟然不是我们这里定义的主角,不必感到奇怪。比如《肖申克的救赎》中那位越狱的英雄安迪,在我们的定义中他是guardian(导师);主角(protagonist)是故事的叙述者瑞德。

这个理论(称为理论抬高自己了,但也没其他更好的词)受到Dramatica(一种故事理论, 网址点这里 )的启发。不过Dramatica实在是太复杂了——包括它的角色理论,我花了很多时间吃透它,最后意识到规则太多的理论对于创作不是帮助,而是枷锁。

我们知道故事的基础单元是场景(scene),每个场景都包含一个冲突(conflict)。角色之间为什么会产生冲突,是因为他们对故事写作主题(writing theme)看法的差异。人与人之间的任何冲突都源自于想法上的差异。如果没有主题这根看不见的线,那么观众会感到故事比较模糊,或者缺乏情感力量。

在一个好的故事中,作者选择冲突的标准是这个事件是否隐含着主题辩论。这样看来,故事就是对某个观点的证明(主角做出选择的意义)。在故事的证明过程中,必须周全考虑其他不同观点,这样才不至偏颇。在真实世界中,对于某个有争议的话题有大量不同观点。故事不可能反映所有观点,所以就把观点分成八类,形成八个原型角色。

如果故事主题是“老妈和老婆只能救一个,你救谁”,那么下面是八个角色的典型动机:

以上是四个关键角色,下面是四个辅助角色:

主角是故事的核心角色,他的选择以及高潮之后的结尾,揭示了故事想要证明的观点——也就是我们说的“中心思想”。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拯救大兵瑞恩》。Cpt. Miller和他的队伍选择留下来参加战斗,还要保护瑞恩,希望奇迹发生。评论家笔下的“故事主题”指的是老年瑞恩在影片结尾时说的话,意味着牺牲的价值,表明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但对于作者来说,这不是故事主题,而是故事试图证明的观点。

主角(或反角)在一开始可能对主题没有特定观点(迷惘),也可能持有其他四个辅助角色的观点(偏见)。主角(或反角)不是过来人,所以一定不可能持有guardian或者contagonist的观点。在故事进程中,主角的观点可以不断发生变化,例如《狮子王》中,辛巴一度接受了Reason角色的观点。所以主角对主题的态度可以是一条曲折的线,但结尾时主角的态度必定与故事开始时不同,这就是所有教科书上说的角色弧度(character arc),意味着 主角改变了 。不过作者必须认识到,在一个好的故事中,人的性格是不变的,改变的只是他的态度——观察世界的方式。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越狱的英雄Andy对“坚持习惯vs打破习惯”这个主题的看法从头到尾都没动摇过(虽然他有沮丧的时刻),他坚持自认为好的习性——自由的生命。所以这个角色是不变的。Red才是故事的主角,因为他改变了。假如你把Red的故事去掉,只剩下Andy越狱这个事件,整个故事突然就降格为晚报里耸人听闻的报导了。

对于Red来说,他已经习惯了监狱生活,而且还混得不错。这种习惯是很难改变的,我们从其他人身上同样看到了这一点(包括那只鸽子)。作者向我们表明了一个观点,打破习惯去适应新生活是多么艰难;即使大家都认为自由的生命更美好,但习惯了束缚,不一定人人都有勇气。可是“有些鸟儿天生就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毛太鲜明、歌声太甜美……”。优秀作家就是有办法让读者沉浸在故事当中,把写作主题深深地埋起来,我们的思维永远都不会在阅读或观影过程中突然从情节里跳出来,发现角色们正在争论某个大道理。

把主题看成核心,八个原型角色的态度是八根辐条,每根辐条的长度表示每个角色对主题的互动深度,最外面的大圆表示读者头脑中的完满情感体验。一个好的故事是个基本接近大圆的八角形,如下面的示意图:

现在来定义八个原型角色。

以上四个角色对主题有直接关联,我们称为“四个关键角色”。如果采用多人称视角(POV,point of view)叙事,通常那些视角人物(POV person)会在这四个角色当中选取。

四个辅助角色,他们往往通过与四个关键角色的互动对主题产生间接影响:

有些故事中,一共就只有四个角色,例如《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机械姬》,这类故事的四个角色通常是四个关键角色。



原型角色不加修饰地作为具体角色,会显得比较脸谱化(所以才叫“原型”)。《星球大战IV》的角色比较脸谱化,所以没有过多解释的必要了,大家一看便明白。作为入门例子还不错。

主角 Protagonist - Luke Skywalker

导师 Guardian - Obi-wan Kenobi

同谋 Contagonist - Lord Darth Vader

真实角色与原型角色的差异可能非常大,千万不要限制自己的想象力。比如提到guardian,我们眼前总是出现邓布利多、甘道夫这样的白胡子老爷爷导师形象,可是在《沉默的羔羊》中guardian是食人魔汉尼拔;《罗马假日》中男女主人公在guardian和protagonist之间轮番置换,他们互相启发,一起成长,这是two-hander故事处理得最完美的一个例子(上次介绍BL类型故事的时候,为了简化只好把这部分省略掉。她的问题背后的实质是应该让自己成熟起来,不再像傀儡似的背诵别人写下的答案。而生活就是她最好的老师。)

著名的海德医生,主角和反角是同一个人,平时他是好人,喝了药水之后就变坏了。《肥佬教授》中的那位胖教授,喝了药之前和之后也是正反两个角色。

灾难片或MITH中的自然界常常是反角,因为自然不需要对人类的问题作出回答,所以无需面对,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回避。当然还有神。

很多实际人物,因为他们观点一致,可以归到同一个原型角色。俗话说人以类聚,就是这个意思。不同人物持有相同观点,有三种处理办法:第一,如无必要,去掉多余的角色,因为他对故事的贡献重复了;第二,归成一群,他们实际性格各异、互补,形成一个单独的原型角色。例如江南六怪。又例如《狮子王》中的猪和狐狸,他们俩是单一的Reason原型角色;第三,同型角色安排在不同场景,例如《星球大战IV》中,Luke的叔叔也是怀疑型角色,他与Han Solo不会在同一个场景中出现。

角色之间的实际关系必须按照情节需要。我们看到很多故事中同谋与反角沆瀣一气,《星球大战IV》里,达斯·维达与帝国将军就是这种关系。但《沉默的羔羊》中,同谋是奇尔顿,他与凶手没有接触,他反而想通过捉拿凶手为自己谋利益。

原型角色的内容还有很多,光说理论太枯燥了,我们今后在用实例分析故事的过程中慢慢学习别人的好经验。

按照这个原型角色理论,在具体创作中会带来一些便利,但也有别扭的地方。那就是我们失去了传统的hero(英雄)、villian(坏蛋)、男主角、女主角这些概念,因为主角或者反角只有一个。但总体而言,好处大于坏处。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任何一个故事中,相同的观点没有必要刻画两个独立角色,因为重复的情感是无效的、对故事是有害的。

我建议创作手艺还没有定型的新作者试试这种新的原型角色思路,说不定能少走弯路。出于同样的道理,我还建议用英语代替中文术语,比如contagonist,你知道是“同谋”或者“帮凶”。但同谋、帮凶这样的词对思维的干扰太大了,尤其在生活类的故事里,只有观点不同,没有好人坏人之分。用我们不太熟悉的语言来作为概念,能消除某些天然的偏见。



最后提一下具体角色的设计,这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除去生活经验的来源,网络也有很多模板可供参考,以下是一些网址。
http://www.soulcraft.co/essays/the_12_common_archetypes.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stock_characters
http://tvtropes.org/pmwiki/pmwiki.php/Main/ArchetypalCharacter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