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大事必作于细的哲学道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事物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该句出自春秋老子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所在段落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

做那些别人还没觉察到就该做的工作,办那些还没发生事故之前就该办的事,体味那些没有散发出气味之前的气味。要把小的征兆当成大事,把少的征兆当成多的后果。用恩德对待他人的怨恨。解决难事要从还容易解决时去谋划,做大事要从细小处做起。

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因此圣人始终不直接去做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的功业。轻易许诺肯定难以兑现,把事看得太容易肯定会遇到太多的困难。因此圣人要把它看得困难一些,所以最终不会遇到困难。

扩展资料:

老子理想中的圣人对待天下,都是持无为的态度,也就是顺应自然的规律去“为”,所以叫“为无为”。把这个启发推及到人类社会的通常事务,就是要以无事的态度去办事。因此,所谓无事,就是希望人们从客观实际出发,一旦条件成熟,水到渠成,事情也就做成了。

这里,老子不主张统治者凭主观意志发号施令,强制推行什么事。“味无味”是以生活中的常情去比喻,这个比喻是极其形象的,人要知味,必须首先从尝无味开始,把无味当作味,这就是“味无味”。接下来老子又说,“图难于其易”。

这是提醒人们处理艰难的事情,须先从细易处着手。面临着细易的事情,却不可轻心。“难之”,这是一种慎重的态度,缜密的思考、细心而为之。

本章格言,对于人们来讲,无论行事还是求学,都是不移的至理。这也是一种朴素辩证法的方法论,暗合着对立统一的法则,隐含着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的法则。

同时,我们也看到,本章的“无为”并不是讲人们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求得“无不为”,他说“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正是从方法论上说明了老子的确是主张以无为而有所作为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4

哲学道理: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事物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任何伟大的事情在开始的时候都是渺小的。要想做成大事,就必先从小事做起,即使是那些复杂又困难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从“细”处着手,化简为繁,看到事物的本质。

出处:《老子》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

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来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不论别人对自己的怨恨有多大,都要用清静无为的道德来应对。处理事情的时候最好从简单的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处理难事的时候一定要从简易简单的方面入手,处理大的事情一定要从细微的地方做起。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

那些轻易许诺的人,很少有能够兑现的,必然会失去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圣人总是总是去想会遇到的困难并且很周到的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

赏析:

困难开始于容易,大事开始于微小?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意即解决困难,要在它还容易的时候;成就伟大,要在它还微小的时候。困难的事情,大都是从容易慢慢变成困难的,开始时不解决,到最后往往不可收拾。若想成就伟大的事业,就要在它还微小的时候。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就发愤图强,打下深厚根基,将来才有可能成就大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30

为无为 事无事 味无味 大小多少 报怨以德 图难於其易 为大於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於易 天下大事必作於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 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 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 故终无难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