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经农人物生平

如题所述

朱经农的一生充满了教育和革命的烙印。在他8岁时,父亲离世后,他随叔父移居湖南,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入常德府中学堂。次年,他赴日本求学,先后在本弘文学院和成城学院学习,并在光绪三十一年加入了同盟会。因反对日本政府的《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他回国并与留日同学共同创办了中国公学,担任其中的三干事之一。辛亥革命后,他接受宋教仁和覃振的邀请,担任《民主报》和《亚东新闻》的编辑,后因“二次革命”中的政治风云而被迫避难。


1916年,朱经农赴美国深造,于华盛顿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师范研究院,积极投身文学革命活动。回国后,他在民国10年成为北京大学教育系的教授,发表了一系列备受瞩目的教育文章。12年,他主编中小学教科书,与陶行知合编了我国第一套平民千字课本,为农村扫盲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期间还担任了光华大学教务长和上海市教育局长。


在民国17年后,朱经农的教育生涯进一步发展,他先后担任国民政府多个教育部门的重要职务,如大学院普教处长、教育部普教司长等,推动了湖南教育的显著发展。民国21年至32年,他在湖南省教育厅长达10年,推动小学义务教育、增设学校和创办大专院校,使湖南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教育领域之外,1923年,朱经农与朱其慧、晏阳初、陶行知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并与陶行知合作编撰了《平民千字课本》。在学术上,他积极参与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其译著如《明日之学校》(杜威著)等,对教育思想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1951年,朱经农病逝,其一生的贡献和影响在教育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扩展资料

朱经农(1887~1951)生于浙江浦江。教育家、学者,著名的大学校长、诗人,教育行政部门的高级官员、出版家和爱国家。1904年赴日本留学。1905年加入同盟会。同年回国,参与创办中国公学。1925年参与创办上海光华大学,并任教务长。1928年后任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长、教育部常务次长,中国公学代校长,齐鲁大学校长,湖南省教育厅厅长,中央大学教育长,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上海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兼光华大学校长。1948年后留居美国。1950年后在美国哈德国福神学院任职。著有《近代教育思潮》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