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最早起源于哪些艺术形式?

如题所述

国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
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北宋的杂剧,在瓦舍勾栏之中,和百戏共同发展,到了南宋,发展成两种名异而实同的东西,就是宋杂剧和金院本。宋杂剧是中国最早的戏曲形式,也是过渡为元杂剧前的重要艺术形式。

从以上可以得出:中国的戏曲艺术形式应该是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发展到南宋,宋杂剧成为中国最早的戏曲艺术形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0
戏剧是文学、美术、音乐和舞蹈的综合体,是以塑造舞台形象为目的的直观艺术。剧作家为了演出而创作的剧本,我们称之为戏剧文学。戏剧文学的分类法是多种多样的,就内容性质分类,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就表现手段分类,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就结构形式分类,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就演出场合分类,可分为舞台剧、街头剧、广播剧、电视剧;按作品反映的时代分类,可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等等。
戏剧虽然因为表演形式以及艺术观念的不同,而有各式各样的区分,不过最基本的分类还是悲剧和喜剧。下面就戏剧的有关类别作简要说明。
悲剧。悲剧是表现处于特定环境的先进的或善良的主人公及其事业,由于反动、邪恶势力的破坏而遭受失败或被毁灭,从而反映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反动势力压倒进步力量、美的事物被催毁的矛盾冲突以及抒发悲愤感情的一种戏剧。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郭沫若的《屈原》,以及戏曲中的《窦娥冤》等都是悲剧。
喜剧。喜剧的矛盾冲突性质与悲剧相反,一般以讽刺或嘲笑丑恶的落后的现象,从而肯定美好、进步的现实或理想为其主要内容。常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刻画和表现人物的喜剧性格,以引起观众发出不同含意的笑。鲁迅说:“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法国莫里哀的《吝啬鬼》,俄国果戈里的《钦差大臣》,我国戏曲中的《七品芝麻官》、《徐九经升官记》等都是喜剧。
正剧。正剧是兼有悲剧和喜剧因素,能够反映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抒发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它的特点一般是先悲后喜,反面人物终于受到惩罚,正面人物终于获得胜利。如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郭沫若的《蔡文姬》、老舍的《龙须沟》等都是正剧。
话剧。现代戏剧中最普通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以反映现代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戏剧。它综合文学、表演、导演、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文艺成分,而以说话(对白、独白、旁白)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直观地展现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斗争,因此,人物对话在话剧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如老舍的《茶馆》,陈白尘的《升官图》等,都是现代优秀话剧。
歌剧。以音乐因素和戏剧因素为主,综合诗词、舞蹈、美术、建筑等其他艺术因素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有的歌剧只有歌唱,没有独白和对话;有的则是歌唱、独白和对话三者兼而有之。歌剧的特点,主要是通过演员的歌唱来表现剧情,所以它的唱词和音乐十分重要。近代西方歌剧,是指16世纪产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演唱剧,后衍变成意大利歌剧,即正宗的西方歌剧,并形成了各种风格和样式。如威尔第的《茶花女》、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等。中国民族歌剧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包括40年代在延安出现的《白毛女》。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向戏曲和地方戏借鉴中,逐渐形成了既区别于传统戏曲又与西方歌剧有一定差异的民族歌剧。代表作有《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等。
舞剧。以舞蹈作为主要手段,综合音乐、舞台美术的一种戏剧艺术。其剧情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靠演员的舞蹈动作(还有音乐语言)来表现的。它虽然是音乐和舞蹈的结合,但也有戏剧的故事情节,所以又称之为“剧”。剧中的舞蹈一般分为情节舞和表演舞两种。芭蕾舞是西方舞剧艺术的典范,最早从民俗舞蹈、社交舞蹈进入了宫廷和城市舞台,在不断的革新中形成严谨规范的艺术形式,具有高超的表现技巧。代表作有《天鹅湖》、《睡美人》、《巴黎圣母院》等。中国芭蕾舞台上,已创作、上演过自己的剧目有《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民族舞剧以中国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为基础,并不断革新和吸收国外舞蹈艺术的遗产,已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作品有《宝莲灯》、《丝路花雨》、《嫦娥奔月》等。
歌舞剧。是诗歌、音乐、舞蹈三种艺术的结合。在我国,它不仅是最早的戏剧形式,也最富有民族特色。在我国古代戏剧中,它一直处于主流的地位。各省的地方戏曲,也都是以歌舞剧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如京剧的《霸王别姬》,越剧的《梁山泊与祝英台》等,都是优美动人的歌舞剧。
哑剧。不用台词而以动作和表情表达剧情的戏剧。它要求演员有高超的形体语言,去表达戏剧思想和意蕴。哑剧最早起源于古代人的生活活动。现代哑剧主要产生于19世纪法国哑剧表演大师德布洛,创作了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比埃罗及其一系列哑剧作品,引人瞩目。现代哑剧有独角戏也有集体哑剧,都有完整的情节。卓别林(英)、马尔索(法)、莫尔肖(奥地利)为代表人物。中国戏曲中含有大量无声表演。作为独立哑剧出现始于80年代,有王景愚等人的创造。
独幕剧。是独成一幕的短剧。剧中一般人物较少,情节线索单纯,从一个生活侧面反映社会矛盾,构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戏剧故事。莫里哀的《可笑的女才子》、契诃夫的《求婚》、以及田汉的《名优之死》、洪深的《五奎桥》、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等,都是独幕剧的代表作。
多幕剧。大幕启闭两次以上者,即称多幕剧。欧洲戏剧在17世纪以后开始分幕。一幕之内又可分成若干场。幕标志着剧情发展的一个大段落,而场则表示大段落中时间的间隔或场景的变换。在现代戏剧中,幕与场的界限已不明显,多场景、无场次的剧目中,时空变换显得更为自由。如课文《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节选戏剧的第五幕第三场,也是全剧的最后一场。
根据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属于不同的种类,因此,同一剧本,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自然也可分属不同的种类。以《雷雨》为例,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和结局,它属于悲剧;根据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它属于话剧;根据剧情的繁简和结构,它属于多幕剧;根据演出场合,它属于舞台剧;根据题材反映的时代,它属于现代剧。
第2个回答  2007-05-29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脚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做、念、找艺术,表演运输和富裕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艺术

相传,清朝初年的北京有四大剧种,即南昆、北弋、东柳、西梆。据嘉庆八年的记载:“有明肇始昆腔,洋洋盈耳,而弋阳、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会,笙磬同音,歌舞升平,伶工荟萃,莫感于京华。”也说明了当时这一历史盛况。其中所谓南昆即流行于江南昆山一带的昆山腔;北弋指南戏与北曲结合,产生于江西弋阳地区的弋阳腔,即流传到北方形成的高腔,也就是当时盛行于京城的京腔;东柳即流行于山东的柳子腔;西梆自然是我国西北广为流传的梆子腔,也就是秦腔。说明了东西南北四方艺人汇集北京的盛况。

从当前来看,以上四大声腔已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原有范围,有的早已遍及全国许多省份,弋阳腔(即高腔)更是在安徽、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河北广为流传,因此有关人士认为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但是这种历史形成的说法还是客观地反映了历史事实。从当前戏曲剧种的分布来看,昆剧在上海、南京、浙江、湖南还是有相当的观众基础。弋阳腔不但在北方扎根,从乾隆年间,在京师“六大名班,九城轮转”,而且对京剧以及一些北方剧种的形成发挥了重要影响,就是在江南一带的流传也主要是在许多北方语系的地区。柳子腔(包括受其影响的柳琴戏)虽然流行于河南、苏北、冀南、皖北等地,但是它重要的活动还是山东的曲阜、泰安、临沂。秦腔(即山陕梆子)以及由其发展而来的山西、河南、河北等各地的梆子腔尽管至今在北方盛行,然而我们在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看到的秦腔却有着更深厚、更古老的根基和更广泛的观众群,所以说“南昆、北弋、东柳、西梆”的说法是有历史根据的。
第3个回答  2017-11-10
中国戏曲的起源很早,在上古原始社会的歌舞中已经萌芽了。但它发育成长的过程却很长,经过汉、唐,直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形态。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形成的。庙会和瓦舍勾栏对戏曲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宋杂剧是中国最早的戏曲形式。金院本与宋杂剧实同而名异,但艺术上有所发展,它是从宋杂剧过渡到元杂剧的重要形式。金院本是宋杂剧的发展,同时又是元杂剧的孕育者;出现了金院本,元杂剧的诞生条件也就完全成熟了。
第4个回答  2016-04-15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
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北宋的杂剧,在瓦舍勾栏之中,和百戏共同发展,到了南宋,发展成两种名异而实同的东西,就是宋杂剧和金院本。宋杂剧是中国最早的戏曲形式,也是过渡为元杂剧前的重要艺术形式。

从以上可以得出:中国的戏曲艺术形式应该是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发展到南宋,宋杂剧成为中国最早的戏曲艺术形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