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认识戏剧小说的人物和真实历史人物的差别

500字论文谁教教我.......

  戏剧是指指通过舞台演出而诉诸观众感官的艺术形式,其中心是演员的表演。因之,又被人称为“舞台艺术”或“演员艺术”。围绕着演员的表演,戏剧包含着文学因素(剧本)、音乐因素(音乐伴奏、音响效果及戏曲、歌剧中唱腔等)、美术因素(布景、灯光、舞台布景)、舞蹈因素(演员优美的动作、姿态)等多种因素,是一种综合艺术。在戏剧作品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由于性格所追求的目的不同,而展开的矛盾斗争叫戏剧冲突。戏剧作品总是由一个冲突的提出、发展和解决而得到完成的。戏剧冲突的成功与否是戏剧失败的关键,所谓戏剧性正是由于戏剧冲突解决得独特、新颖、有丰富内涵而形成的。由于受演出的时间、空间和观众的限制,戏剧的矛盾冲突应当更集中、更简练、更尖锐的反应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的冲突。

  本特征: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化、口语化、动作性和文学性的特征,并富于潜台词。
  个性化,即既能够鲜明地表现出人物特定的年龄、经历、教养、情趣等等,又能揭示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状态。
  口语化,即与人们生活的语言接近,易说,易懂富于生活色彩。
  动作性,亦称行动性,即指能够同演出时人物的行动相配合,能够暗示和引起角色和动作反应,能够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
  文学性,即指戏剧文学中的人物语言虽然是口语化的,但决不芜杂鄙陋,而是经得起欣赏咀嚼的。
  富于潜台词,即指戏剧文学中的人物语言除了表面上的意义外,它还包含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真实历史人物则需要客观冷静的评价,是是非非都有理有据。比如秦始皇,我们说他是一个有公有过的皇帝,既伟大又残暴。
  同样的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位奸雄,是一位坏人,他有人性的一切缺点。但历史上的曹操 ,通过三国志我们可以窥见曹操是一位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由此可见,戏剧小说人物是带有作者主观意念以及想要表达一定意图而进行的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艺术创作,有脱离客观事实的成分。比如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
  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作者具有十分强烈的封建思想和局限性,并且各种封建迷信在其间。对曹操评价带有严重偏见,部分内容子虚乌有。
  所以戏剧人物只是一种艺术中的人物,作者通过抑曹来达到尊刘的目的,体现他对政权皇权的主观想法。
  而真实历史人物则是复杂的,他有缺点就必然有优点,有两面,并且随着自己身份的变化,主动或被动的去执行一些愿意又或是无奈之举。而后人的评价也会不同。是对是错并没有戏剧人物那么分明,并且不同时期受到的评价也不同。而戏剧人物一般都被塑造成一个典型的有特色的形象,这也是戏剧小说的生命所在。
  因而,我认为戏剧人物与历史人物是有很大差别的。我们不应该固执的去区分谁对谁错,而是应该用全面客观的眼光去看看 哪些可取哪些是糟粕的,并且去剔除糟粕。
  用唯物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2
戏剧小说人物和真实历史上的人物差别还是很大的。
如:三国演义里是总体上
尊刘贬曹
而曹操在历史上真正地非常厉害,一些戏剧小说扭曲了人物的本质,建议看看正史
如:看过三国演义后再看看三国志,对比一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