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为什么能成为殖民地最多的国家?

RT

作为老牌帝国主义,英国和西班牙在世界上都曾有过大量殖民地。不过,他们的结局却不太一样。就英国而言,英国的殖民地最多时曾是其本土面积的110倍,殖民地人口数是本土人口的8倍。到一战前夕,英国控制的势力范围达到全世界面积的1/4。二战以后,这些殖民地纷纷独立,目前,英国的“原殖民地”主要有三大类:王室领土、海外领地和英联邦国家。虽然独立者众多,但留在英联邦内的国家,许多都还赫赫有名。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是英国的三大孝子,养育了大量的英国后裔。是英国最成功的殖民地。这三个国家与英国相对最具有类似性,人口组成类似,(加拿大有大量法国后裔,以英国后裔为主。)文化类似,社会制度类似,等等还有其它的众多类似。比如,都是沿海或岛屿国家,拥有便利的海运。英国,面积24 .42万平方公里,1995年人口5850万。人口密度为240人每平方公里。 2004年人均GDP 28350美圆,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9。加拿大,面积997万平方公里,1995年人口2973万。人口密度为3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23930美圆。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18。澳大利亚,面积768 .2万平方公里,1995年人口1810万。人口密度为2 .3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21650美圆。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19。新西兰,面积27万平方公里,1995年人口364万。人口密度为13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 15870美圆。2004年人均GDP世界排名25。可以说,英国殖民地相当成功——即使它放弃殖民地也是因为投入和产出的利益计算而主动采取的措施,而不是逼迫放弃。

再看看西班牙。西班牙的殖民地主要是美洲殖民地(西属美洲),指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西班牙在美洲拥有的殖民地的统称。从1492年哥伦布登陆美洲开始的三个世纪里,西班牙在美洲大陆和加勒比海地区就不断地进行着征服和殖民,先后占领了大部分加勒比海岛屿(西印度群岛)、墨西哥、南美大部、中美洲地区、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直达阿拉斯加)和北美中部内陆。在19世纪初期,西属美洲陆续爆发了独立运动,西班牙因此丢失了在美洲大陆的殖民地。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战争中的失利,更使其丢失了加勒比海上的古巴和波多黎各等地,并最终结束了在美洲的殖民统治。那些由原西班牙殖民地转化而成的新国家基本上都继承了西班牙的语言和宗教,并成为了现在拉丁美洲的一部分(拉美还包括有巴西等原葡属地区)。可以说,英国和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一个大获全胜,一个溃不成军,那么,都是殖民统治,为什么会有这天悬地隔的差距呢?这原因首先当然是英国采取“间接统治”的方式,设法令殖民地在政治上与经济上达到自立。在非洲和印度,英国仍保留了许多原有的土邦国(如印度的海得拉巴国、克什米尔国,非洲的布干达王国、巴苏陀王国、桑给巴尔苏丹国,中东及东南亚的一些酋长国和苏丹国)。在被划为英皇直辖殖民地的地区,也保留了原有的部落、乡村等行政机构(比较极端的例子是,英国征服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之后,保留了两国原来实行的种族隔离制度,以作为对两国原来的布尔人统治集团的让步),并任用当地人为次级地方官员。当地的语言和文化也得以保留和传授。与西班牙的统治方式相比,英国的统治方法无疑更加有利于长久保持对殖民地的控制,并使其在独立之后仍愿意与英国保持政治和经济上的联系。而西班采取的则是直接统治的方式,尽力将殖民地在政治和经济上与宗主国结为一体,大力灌输宗主国的文化与生活方式,以便同化尽可能多的非洲人,或者至少也要使被统治民族对统治民族紧密产生密切的认同感。当地的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几乎得不到保存,当地语言在教育系统中很少应用。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殖民地国家的受教育阶层(通常是当地的上等富有阶层)感到自己的命运与宗主国休戚相关,并摈弃土著生活方式。这种做法导致殖民地人民出现分化,独立后往往不能保持政治上的稳定。

当然,二者殖民地所以有这样的不同结果,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政策是决策的自主性和交易的自愿性的完全市场经济政策;而西班牙对其统治的殖民地则是采取政府指导下的所谓重商主义经济政策——换言之:英国殖民政策是完全市场经济,而西班牙则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后者与前者的不同在于:一是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强力干预和全面控制,二是把尽量多地积累货币财富作为国家目标。

我们可以看到: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是放手让商人去操作,政府极少插手,经营方式也是公司制——譬如东印度公司。这里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早在1215年的《大宪章》中,英国已经开始对国王的征税权作出限制。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国王的垄断特权被国会立法所终止,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私有产权制度得以确立,英国政府逐渐减弱了对经济的控制和干预。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国富论》,可以说是对重商主义最后的致命一击。《国富论》弘扬“看不见的手”(即市场)在资源有效配置中的作用,同时指出: “一个国家的经济只有在最自由和宽松的状态下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一切国家干预都有可能对经济造成破坏。” 由斯密《国富论》开创的古典经济学理论正是改变了整个世界的18世纪产业革命的先声。因此,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的叔父、老阿诺德·汤因比在1884年出版的《产业革命》一书中就已指出,产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气机的发展,而是“用竞争取代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

反观西班牙,16世纪初,它凭借从事航海活动的先发优势和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和海军,一度成为海上霸主和欧洲最大的殖民国家,并且在查理第五的统治下建立了横跨欧洲大陆的哈布斯堡王朝。但是重商主义政策并没有给西班牙带来持久的经济繁荣和海上霸权。这是因为:第一,虽然西班牙政府在殖民活动中攫取了大量财富(据历史记载,1503~1660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取得的财富多达白银18600吨和黄金200吨)。然而这些财富并没有被投入生产活动,相反,为了维持欧洲最庞大的军事力量,财政却经常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从1575年到1647年,西班牙皇室六次宣布破产(诺斯和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第二,大量贵金属的流入一方面造成了物价飞涨,民生凋敝,另一方面助长了穷奢极欲的社会风气和好逸恶劳的懒惰习气,而农业生产一直停滞不前,制造业也没有能够发展起来。第三,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广泛干预,造成了普遍的寻租条件。由于“看得见的脚踩住了看不见的手”,“重商主义时代乃是一种腐败的寻租社会”(布坎南等编:《关于寻租社会的理论》)。这样,西班牙经济在16世纪后期“马尔萨斯灾祸”再次袭来和经济衰退重现时一蹶不振。1588年“无敌舰队”大败于英国海军,更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的丧失。1596年菲利普二世去世以后,西班牙沦落为二流国家。它重新走上发展的道路,已是1975年独裁者弗朗哥去世以后的事情。14~18世纪的法国历史,也向我们讲述了相同的故事。

英国和西班牙殖民地不同结果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那就是:一些所谓“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以及它们所实行的“出口导向”政策,是无法长久的,这种体制和政策安排在发展初期是有效的,但是到了更高的发展阶段上,就必须及时进行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减少政府干预,实行进一步市场化,否则会引来种种恶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27
都是很主管很政治化的回答嘛!本人最讨厌政治了呵呵,给你个历史性的回答!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1、国富民强:从历史战略的角度来说要想攻占一个地方并且能长期的拥有(也就是中国的古话:攻城容易守城难)必须需要强大的经、国力来支撑的,如果国力不够强大,军事补给线供应不足的话是无法在前线打仗的,更不用说战后的维持了。
2、同化政策:为什么现在众多小国家的第一母语不是他们本国语而是英语呢,那就是同化政策的魅力,虽然现在他们都恢复了本国的主权但是已经失去了本国的语言甚至失去了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这一点是很恐怖的!就拿中国来说吧,为什么满清政权能在汉人的疆土上维持长大300多年?其原因也是同化政策,只不过和英国有一点区别那就是满人实行的是满汉一家,满人把自己融入到汉人中去。不管怎么说同化是很厉害的一项政策。
3、安民政策:为什么二战法西斯虽然战力十分强大却无法最终实现野心?为什么我们中国的秦朝仅仅维持了15年都不到(前221年到前209年)为什么隋朝之延续了短短的两代帝王,他们的共性就是统治者实行暴政!凡人最怕什么?答案是死亡。当你能勉强能苟延残喘的时候你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是当你连活下去都成问题的时候你必然会反抗,为什么?反抗不过也是一死,而且死得痛快,不反抗则是饱受折磨的死,两害相权取其轻,傻子也知道怎么做!相反如果统治者能安民,让百姓能很好的生活下去,他们自然会很拥戴这个政权!记得陈小春版的《陈真》里面方志威沦为汉奸时候曾痛苦的说过一句话:“当我在上海流浪的时候,没有哪个中国人给予我援助,倒是日本人给了我今天的一切!”于是中国的汉奸就这样一个个此起彼伏,英殖民下的卖国贼也是如此
第2个回答  2010-06-28
1英国是世界上最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之一(仅次于荷兰),根据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规律,当英国完成政治革命之后,就可以大力发展经济,进行殖民扩张

2英国是世界上早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使之进行殖民扩张有物质支撑

3英国是一个岛国,海军发达,适合远洋航行

4英国君主采取“光荣孤立”和“势力均衡”政策,对争取欧洲霸权不热心,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海外开拓

5英国进行海外探险时间早,1497年亨利七世就派卡波特去探索西北航道,仅次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年

6英国人较早完成了环球航行(1585年雷利奉伊丽莎白一世之命),库克于1768年发现澳大利亚,从而对世界地理地形有深刻认识。

7英国人国内政治稳定,不像西班牙有宗教狂热,设立宗教裁判所迫害新教徒。政府对海外扩张支持,不像法国是禁止的,又和荷兰的只设立沿海据点不同,积极向内部开拓。

8在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在1658年英荷战争打败荷兰,在1763年七年战争打败法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

9对殖民地的管理较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是最有成效的
第3个回答  2010-06-27
从几个方面来说吧
政治上是最早资本主义制度,需要扩张的资源和市场,为资本主义扩张提供政治条件。。。
经济上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还是需要扩张的市场和资源。。。
第4个回答  2010-06-27
英国新航路开辟后 大量开拓海外市场 进行殖民扩张 累计了大量的资本 而且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在英国使英国经济发展很快 而工业革命需要开拓海外市场 所以英国便进行一系列的海外扩张 对其进行商品输出 从而有许多殖民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