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处理学生突发事件

如题所述

班级突发事件是指班级中突然发生的,预料之外的不良事件 。比如学生之间的冲突、学生与老师的顶撞、学生的突然的情绪表现等等。 由于事出突然,老师与学生事先都没有思想准备,也往往没有充裕的时间仔细考虑处理对策。因而,突发事故往往都是棘手的事故,而处理这些事情恰恰是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不可避免的工作。处理得好,可以迅速平息事端,将恶性影响到最小,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威信,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会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一旦处理不当,极容易使事态恶化,导致师生之间产生矛盾冲突,甚至发生难以挽救的恶性事故,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班主任如何处理好班级突发事件,是每位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问题。那么,班主任如何才能处理好班级突发事件?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 班主任必须了解突发事件的特点
1、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总是在突然之间就发生了,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谁的身上表现怎样,班主任都难以预料和防止。 2、 危险性和多样性。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有的涉及到个别人,有的关联到整个集体。对个别人的,会给他的思想品德,个性和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有的甚至会产生不少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而关联到班集体的,则会使班级产生震荡性的效应,引起全体学生或大多数学生思想情绪上的强烈震动,处理不当,会造成混乱而难以收拾的局面。
突发事件总是人们意想不到的事件或是突然发生的紧急情况,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以灵活应变的能力,临场机敏地应付和平息、抑制事件的发展,否则问题就会越来越复杂,后果也越严重。
二、班主任要有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
1、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当前的初中生思想特点主要体现为求知欲强,求实精神差;上进心强,吃苦精神差;敏锐性强,组织纪律性差;可塑性强,鉴别能力差;活泼性强,思想稳定性差。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关键是营造氛围,学习先进人物的务实精神;树立榜样,开展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刻苦学习,练就过硬本领;倡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引导学生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陶冶学生思想道德情操。
2、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班主任要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学习满足感,排除学习的恐惧感,增大学习的实践性。
3、正确施教。首先,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心。如果你认为这很容易办到,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之所以说难,是因为大多数教师只关心学习成绩好,把成绩好的学生当成了重点培养的苗子,而对一些成绩较差,默默无闻的学生则冷漠无情,这样便是很不公平。偏向好学生,则会使成绩较差的学生心理产生嫉妒,或者更加反叛,时间长了成绩较差的学生会放弃学习,追求自己更加感兴趣的事物。其次要经常与学生沟通,这也需要老师的耐心,放下架子,像朋友一样在课堂下交流,聊聊天,开开玩笑,或许老师很忙,没有太多时间,这很正常,其实并不需要太多时间,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总之一句话,交流重在心灵。
4、进行安全教育管理。班主任可利用班会课在班中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正确应对已发生的事件。
5、 及时平息防止事态的扩大。一发现不良现象的苗头,班主任要主动出击,将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不让其发展、蔓延而变得复杂化。当事态有可能继续发展和扩大时,班主任必须用果断的语气和措施,及时制止事态的发展,抑制冲突。
三、 班主任如何处理班级突发事件
1、要沉着冷静
遇到突发事件,不要大发雷霆,失去理智。要具有很高的教育修养和心理调控能力,特别是发生师生冲突时,要做到豁达大度,为人师表,这也就往往要求教师要有超乎寻常的克制力。
2、要机智果断
遇到突发事件,不要马上在激烈的冲突时解决问题,做出最终的决定,而是要尽可能地平息事件,为当事人平静感情,为思考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办法赢得时间。
3、要公平民主
当学生之间发生了矛盾,我们要以事实为依据,秉公办事,不偏袒干部和优生,也不歧视差生,不以老眼光看人。寻求事件的处理办法时,不搞主观武断,要征求学生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相信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特的见解。
4、要教育引导
把处理偶发事件看成是一次了解情况,教育引导学生的契机,在处理过程中,要善于从不良事件中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善于努力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