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旧楼加装电梯,在三四线城市会怎么发展?

如题所述

旧楼加装电梯应理性思考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成了一股风,势必会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扩散。但风过雨后天晴,一切回归理性。决定性的原因:

1.预应力空心板的结构性能,防火性能,隔音性能差;也不节能保温。旧楼基本都是预应力空心板,砖混结构,这种板大多采用的预应力钢筋,用的是刻痕钢筋,冷拉钢筋,或者是高碳钢丝,由于锚固差,易锈蚀,脆性,不适应抗震要求,现行砼结构规范已淘汰不用了。空心板防火性能也差,耐火极限只有现浇楼板的1/2 ,经不起火灾隐患。隔音效果差。由于拼装整体性差,有的板缝已贯穿裂缝,平面刚度不好。所以不抗震防震。

2.旧楼基本是砖混结构,由于历史条件,当时不考虑多层住宅抗震设计,砖砌体强度低,不设或少设构造柱与圈梁,因此抗震性能差。

汶川地震再一次证明:空心楼板折断垮塌,楼梯间失稳坍塌是造成伤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立即修订:规定优先采用现浇板,预应力结构增加普通钢筋,增强构造柱与圈梁,加强楼梯间抗震性能:仅楼梯间就设8个构造柱。事实上,从2001年开始,基本采用框架结构,现浇板结构。老楼的结构已被淘汰。对淘汰的结构利用价值是有限的。

3.加装电梯,原来是指既有住宅,优先平层入户无障碍通行,有条件的加装,业主自愿协商一致原则;现在变成了所有老旧小区似乎都可以加装。而且变成半层入户为主。有的带有强迫性质,有的制造了社会对立,邻里不和。

我认为是受到电梯厂商等利益关系联合起来,进行的狂轰滥炸式的宣传有关。而且也改变了小区旧改的初衷。

加装电梯,采用钢架结构,抗震、抗大风变形大,运行振动大,易倾覆,只能依附主体。而连廊连接的恰恰是在原本抗震性能薄弱的楼梯间,从上到下开洞(剩下二三十公分的平台梁连接两侧墙体),对主体结构性能削弱很明显。如果遇到不均匀沉降,大风,地震,拉,压,剪,造成主体破坏,加速旧房变危房。由于凿掉通风排烟窗,发生火灾,增加火灾风险,电梯井道的烟囱效应;对火灾起“煽风点火”作用,疏散逃生通道被堵塞。

4.天下无免费的午餐。加装电梯只有几户使用?一台供30~60户比较经济。出装费后,电费,维护保养,安检,更换零部件才是大头,直到十年左右更换新电梯。各地政府文件都是业主自愿,背后潜台词是一切后果自负;成都市文件更明确:两个2/3以上同意,其他业主不持反对意见,可以加装。“业主对加装电梯施工与使用期间的质量安全负总的责任。”现在已经有加装电梯运行发生事故的情况。电梯房发生冲顶,坠落,踏空,人身伤亡,时有报道。如果发生财产损失,人员伤亡事故,影响房屋安全质量事故。如何获得赔偿?

因此,不管电梯厂商如何宣传利好。各位业主才是真正的主人。尤其是一二楼,低层的业主,通风采光噪音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低层房屋贬值也是事实。民法典是一切依据。大家在事关财产物权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不存在多数决。

老楼装电梯,就像把哪吒脚下的风火轮,改装到老年体弱的人脚下,能活蹦乱跳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9

2021年旧楼加装电梯,在三四线城市会怎么发展?换个思路考虑一下,老旧小区改造后,提升了小区的整体居住环境和功能,小区价值提高。现在很多老旧小区房屋空置或出租,整体小区价值降低,入住人员复杂,管理难度大,安全性低。加装电梯后再配以小区绿化、环卫、水电、物业的改造升级后,会吸引稳定的住户入住,小区整体价值提升,房价也会提高,无论是卖房还是出租,价格都会提高。自住的话有一帮稳定的邻居不比小区出入的都是陌生人要好吗?

一边道德绑架,一边强行施工。我们作为一楼,已同意在厨房那一面修电梯,并不要补偿。但楼上觉得会影响橱柜,所以和街道一起要强行在客厅那一面施工。所以不要在这里玩虚假的温情戏,果真是人生如戏。老旧小区不会因为装电梯而升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 只会越来越不值钱 房子本身的高房龄 破败 大量年轻人的迁走 物业的恶化 贫困外来人口的迁入 周围商圈的破败 这些才是影响房价的关键。实际情况要各个小区情况而定,而且你说的基本都做不到,因为本来就是楼梯房,可以说没有地下车库,门前不是停车位就是电瓶车停放充电的,还是一句话补偿不到位不同意,当初买房的时候干嘛去了,爬不动楼换房呀。

作为电梯房高层用户的我看不下去了,为什么电梯房我们高层要低1楼价格贵,没道理呀,为什么我们电梯房的高层一挂出去就容易卖,地下1楼价格便宜也很少人会买。现在多层要装电梯。1楼不让你们楼上的装有什么错。要解决很简单。你们集资出个几十万补贴人家1楼每户人家,以后维修不要算1楼的,这不就解决了吗!

第2个回答  2021-04-09

不单在三四线城市的老城区,其实在大城市的老城区,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需要加装电梯的楼宇。

对此类“老破小”加装电梯的行动,一方面能够给楼宇当中的住户、乃至商户的进出,提供很大方便、能够让他她们节省大量不必要的体力耗费,另一方面,宏观上对相关行业产业企业的发展,也会带来巨大拉动作用,对我们整个社会经济增长、居民就业有许多好处。

但加装电梯并不是一笔免费买卖。

在采购安装环节,政府部门固然会提供相当一部分补贴;但到了后期,电梯被安装队伍装好、进入运行期以后,它所产生的电费、定期检测保养、维修等费用,这部分常态支出,还是要由我们的物业、住户集体,在享受到电梯便利以后、在未来的生活中,共同来负担

跟我们众多电信企业赠送手机,但要求用户选用某种套餐合约,某种程度上有点相似。

这样的“敦促消费”的行为,在给消费者用户住户提供诸多便利、帮助提升了他她们生活品质的同时,也让众多经济活动变得活跃了起来,帮助拉动了经济运行、促进了居民就业。

在我们这样一个“消费异常保守”的国家,这样的来自企业来自政府的举动,倒也显得尤为必要;不然的话,就不知我们许多居民的生活,会节俭再节俭、最终会原始成怎样一种面貌了。

只生产、不消费,对于生产者而言,无疑也算是种优良的品质。

它能帮助提升社会总产能,它还能有效抑制物价,能够帮助社会整体(尤其当中那些“消费群体”)有效提升生活质量。事实上,带领这样一类“英勇善战”的队伍,一个国家一个政府,还更容易对行业产业作出种种“此消彼长”的调控。

但这部分人的生活面貌,其实也构成我们社会整体风貌不可分割一部分。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支持众多商家、政府部门,发挥自己各种聪明才智,引导这部分人,将自己的收入,不断不断地投入到各类消费活动当中来。这样做,在改善自己生活(大概率还让人生意义得到跨越)的同时,还能够让倚赖“内循环”的产业经济持续运行起来、带动居民就业。

当然,对于我们那些住在“老破小”当中,也许处于失业状态,可能根本没什么消费力的用户住户们而言,加装电梯也好、购买手机套餐也罢,也可能平白无故给他她们增加一重经济负担出来。

还可以从这件事对政府财政支出做一番考察。如果我们掌握绝大多数税收财政资源的政府部门,能够不将掌控的如此海量资源用于“官僚自身的繁殖”的话,无疑也能让众人感到一丝欣慰。

第3个回答  2021-04-08
我认为在这些城市是不会加装电梯的,因为成本根本就不够,而且日后这个费用也回不来,比较不划算,所以不会去推行这样的政策的。
第4个回答  2021-04-08
发展速度会比较慢,这是因为有很多人们都觉得这并没有必要,这样的话也需要投入很多的资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