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异常大小便的识别与应对

如题所述

1、泡沫样大便:偏食淀粉或糖类食物过多时,可使肠腔中食物增加发酵,产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样便,并带有泡沫。
2、奇臭难闻大便:偏食含蛋白质的食物过多时,这些蛋白质可中和胃里的胃酸,这样就降低了胃液的酸度,使蛋白质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再加上肠腔内细菌的分解代谢,这些宝宝的大便往往是奇臭难闻。
3、发亮大便:进食脂肪过多时,在肠腔内会产生过多的脂肪酸刺激肠粘膜,使肠子的蠕动增加,结果产生淡黄色液状和量较多的大便,有时大便发亮,甚至可以在便盆内滑动。
4、绿色大便:若大便呈绿色,粪便量少,黏液多,属饥饿性腹泻。此外,有些吃配方奶的孩子,排出的粪便呈暗绿色,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铁质,这些铁质经过消化道,并与空气接触之后,就呈现为暗绿色。
5、蛋花汤样大便:病毒性肠炎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的小病人常常出现蛋花汤样大便。
6、豆腐渣样大便:则常常见于霉菌引起的肠炎。
7、水样大便:多见于食物中毒和急性肠炎。
8、 灰白色大便:各种原因所致的胆道阻塞病人会排出灰白色的大便。医学上称陶土色大便。此外,进食牛奶过多或糖过少,产生的脂肪酸与食物中的矿物质钙和镁相结合,形成脂肪皂,粪便也可呈现灰白色,质硬,并伴有臭味。
9、柏油样大便:由于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故粪便呈黑色;又由于硫化亚铁刺激肠粘膜分泌较多的黏液,而使粪便黑而发亮,故称为柏油样便,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所致的出血。此外,正常人进食动物血、猪肝等含铁多的食物也可使粪便呈黑色,而服用铋剂、炭粉以及某些中药等药物也会使粪便变黑,但一般为灰黑色无光泽,做隐血试验阴性可帮助鉴别。
10、鲜红色血便: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仅黏附于粪便表面或于排便后有鲜血滴出或喷射出,提示为肛门或肛管疾病,如痔疮、肛裂、肠息肉和直肠肿瘤等引起的出血。
11、果酱样大便:暗红色果酱样大便见于肠套叠;暗红色果酱样脓血便则见于阿米巴痢疾。
12、黏液脓性鲜血便:常见于细菌性痢疾、空肠弯曲菌肠炎。
13、洗肉水样血便:并有特殊的腥臭味 见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5
1、识别婴儿大小便异常的方法之大便颜色
绿色大便
绿色便是由于肠道蠕动过快(肠道蠕动的快,胆汁中的胆绿素来不及被还原,就会呈现绿色,而如果肠道蠕动慢胆绿素有充足的时间被还原,就会呈黄色),导致肠道蠕动快的原因也有多种:受寒,受到惊吓,母乳妈妈饮食偏寒凉或者食用过多蔬菜等。
灰白色大便
灰白色大便如果还伴有全身黄染,多是肝胆疾病所致(如胆道阻塞),需送往医院查明以免出现肝损伤。
果酱色、红色大便
多是肠套叠导致。若是鲜红色或者大便混有血丝,是胃肠道下部分出血,若伴有便干硬就是便秘,硬便划伤肠道导致。若为红色且果冻状,高度怀疑肠叠套,应立即送往医院。
2、识别婴儿大小便异常的方法
大便气味太臭
这是蛋白质吃得太多导致的消化不良(很多刚断母乳换奶粉时会出现这情况)。母乳妈妈应减少高蛋白食物,持续便臭的配方奶宝宝应考虑暂换深度水解蛋白粉喂养,辅食宝宝应减少肉蛋摄入并停夜奶。
大便酸臭味加重,并带有较多泡沫
这是淀粉类或糖摄取过多,无法消化而导致的过度发酵。母乳妈妈应停止甜食,少吃精细米面,适当吃杂粮,主食粗细搭配,辅食宝宝应注意搭配合理,避免只吃米面淀粉类。大多泡沫便变只意味着偶尔的消化不良,也是正常的。
3、识别婴儿大小便异常的方法
闻尿味
正常的新鲜尿无气味,放置时间长了,尿中的尿素就会分解出氨,产生氨气味。但如果刚排出的尿就有异味,则是疾病的表现。
建议:多留心观察,必要时带宝宝就医检查了。
4、识别婴儿大小便异常的方法
小便颜色
尿液发白
绝大多数宝宝尿液变白不是病理现象。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里,宝宝的尿液变白主要是由尿中磷酸钙、草酸钙、碳酸钙等含钙物,在尿液的酸碱度偏碱性时发生沉淀所致。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宝宝的肾脏还未发育健全。
但如果宝宝的尿液变成乳白色,尿中有多量脓球及白细胞,并伴有尿急、尿频等症状,可能是泌尿系统有感染存在。
尿液变红
新生儿或小婴儿出现血尿多数是由于先天性的尿路畸形,有相当一部分宝宝在剧烈活动后或发烧时可出现暂时性血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