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里英语是必修课语文只是选修,此举是否合理?

中国社科报在今日炮轰教了育部,称:“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在中国的大学,“大学英语”是必修课,而“大学语文”只是选修课。我不知道“大学英语”比“大学语文”更重要的理由是什么,如果说是为了“国际化”,但学了“大学英语”就能国际化吗?”
中国大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英语真的比汉语更重要吗?

作为一名从小学到大学都在中国教育体系下的学生来答一下。

可以说合理,也可以说不合理。

我们之中很多人,在高考考上大学之后,终于有一天高考和自己再也不相关了,当我在上大一时候,我看着那年高考的孩子们,想到了曾经青涩的我走进了高考考场,胆怯却又期待、害怕却又勇敢,这一场考试决定了我将和谁在一起上课、玩游戏呢。

高考之前可以说是大多数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年级,这个年龄端我们几乎每天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学语文,语文作为高考的主力科目,中文又是我们的母语,对于考上大学的我们来说,语文真的是一点都不陌生,让我脱口而出《兰亭序》都没有问题。

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尤其是理工科,将语文作为选修,将英语作为必修其实是合理的;因为英文不具有母语效应,但是当今世界大融合,甚至我们学习的大多数资料都是英文的,我们真的没理由去不学习英语。看看当今的大学生,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如果英语变成了选修,那么对于想深度学习知识的孩纸们来说,看英文资料也许就像看天书一般,不是吗。

但是从中华文化的角度来说,这个是不合理的,中文是中国人的母语,语文是中国孩子从小到大都没有离开过的一门课,这么突然的去离别,是不是不太合适呢?

其实我有时候在看历史故事典故、或者在词穷的时候也会觉得语文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看看各种诗词,《天净沙》、《兰亭序》,每一首都是精华,中国历史3000年,古人的精华都流传到了今天,我们更应该懂得这些,做一个真正的文艺青年;更多的还是觉得当今中国文化被淡化,我们的危机意识越来越强,我们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和历史课程的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18
我觉得不合理,强烈建议将英语改成选修课,语文改成必修课。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忘本。特别是现在手机、电脑等数字化软件的冲击,我们更应该重视语文的教育,也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你有多久没有提笔写字了?你又有多久没有看语文课本了?你还会写那些不常用的汉字吗?还记得当时中央台特意出了一档节目,好像是叫《汉字听写大会》。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东西越来越得不到我们的重视呢?因为教育,大学里,大部分的专业都不学语文,只学跟专业有关的课程,当然了,还有英语。大学毕业英语需要过四级,是很多学校的硬性规定。昨天的英语四六级,你过了吗?所以,我认为,英语只要英语专业的人学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强制每个学生都学呢?毕竟大多数的人不会出国,甚至说一辈子也不会遇到外国人,不会用到英语。而语文不同,我们每天都用母语与他人打交道,离不开母语。如果语文学的好,就容易变得善于沟通,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也会大不相同。
其次,是现在世界上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越看越多的人开始学汉语了,很多外国人都努力的学习汉语,很多国家都有孔子学院这样的汉语学校。我们的大学呢?我们的大学还在要求学生努力学习英语,而语文,并没有硬性要求。还记得高考前的最后一节语文课,语文老师说:“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这是你们人生中的最后一节语文课了,珍惜吧!”听了很心酸,现在想想都有落泪的冲动。是啊,我的最后一节语文课早已经结束了,而我已经很多没学习语文了。其实,语文要学习的东西很多,生活处处是语文,而我却觉得它离我已经很远了。多么可悲呀,语文竟然是大学的选修课,而英语是必修课。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难道我们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只有这12年它是我们的必修课吗?我想不应该这样的。26个字母我们都必须要学12+4年,那么千千万万的汉字呢?本末倒置真的好吗?何时语文能成为大学里的必修课呢?我想那时我国的传统文化一定能得到继承与发扬的。愿语文早日改变现状,成为大学里的必修课。
第2个回答  2016-12-18
汉语是本,汉文化是我们存身立本的根源。人不能无本,正如草木不能无根。草木无根,必然不能长远,人而忘本,也不可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上伫立。当时,我们也没必要因为要抬高汉语而贬低英语。而是要正视现实,不能盲目的无视。无视世界潮流,最终的结果只能像闭关锁国的清王朝一样,被时代抛弃,被世界上的各类强国欺负。即使不说国家、社会那么宏达的问题,仅就个人来说,英语目前作为国际化的语言,懂英文,对于我们日后的求学、找工作等等,都是有莫大的好处。

学了英语不一定能够国际化,但不学英语的话,国际化更难。中国虽然现在发展得极为迅速,但在科研、教育等诸多领域,距离世界老牌强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大学的诸多学科,理工文管农医经法师范医学等等诸多专业,最新、最前沿的一些论文,都是用英文写成的。也许你会说,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没必要去接触那些高大上的理论、论文,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毕业时找工作,会英文的总比不会英文有那么一些优势。

汉语,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种具体展现、依托,前面已经说过了,是本。作为本,自然是不能忘却的。所以作为大学生,尤其是国家顶级大学,可以说集合了大部分国家最优秀、最顶尖的人才、精英。对这些精英、人才,进行更多关于本民族文化的教育,自然是必要的。

所以,我支持汉语很重要。支持把汉语跟英语一道都列为大学必修课。
第3个回答  2016-12-18
面对这样的举措只会令更多的大学生们万般无奈而感慨万千,也会让更多的国人呈现出无解的眼神和不够自信嘴脸。

看到这样的消息,相信很多爱国人士都会和我一样心间顿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任何人都不会怀疑自己的母语,因为母语本来就是我们最美丽的语言应该被。我们可以与时俱进,但我们决不能忘记我们自己的语言。国语蕴藏着我们几千年来文化精髓,我们务必要把它继承、弘扬与传承下去。这么一说想必懂点知识的人都会觉得国语应该被放到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才对。更别说是一个育人子弟的高等学府。
山不厌其高,海不厌其深。虽然国语我们都会学会讲,可是真正的哪些个语文知识你究竟能知多少角度来看个懂多少?的确我们也该学习西方的文化知识,以实现与时俱进而不落伍,但是我们决不能断然轻国语而重英语,为此不说轻外重内,也该国语与英语并重才对。这样方能使得国语与外语平衡发展,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过分重视英语而忽略或轻视了国语本身,那么此举就会在从某种意义上打击了当代大学生的自信心,甚至磨灭了语文作为我们母语的那份自豪感。

我想不论你站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只要你还是一个中国人,那么从心里及行动上重视语文或让语文与英语并重确实是很有必要的。我想作为一个高等学府,更有义务和责任让我们的国语不失精华。
第4个回答  2016-12-18
不合理,作为一个五分文青,好怀念语文课!

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区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目前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培养人的阅读理解、信息处理、形象思维、口头表达交流及写作等基本能力。作为一门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学科,大学语文对学生学习理、工、农、医、文、管等各学科起支撑和保障作用,为学生专业学习和
终生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选修课是什么?是学生可以有选择地修习的课程,也就是说,可以选择学或者不学的!选修课是为了什么?或者介绍先进科学技术和最新科学成果(某些理工课,名字酷炫拽),或者扩大学生知识面(比如我们学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强制选修国际金融学以及国际经济法学),或者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比如我选修了观赏植物学,因为我喜欢自然景观;而我的下铺舍友选了营养与美容课程,因为她注重这方面;我的对铺舍友选了书法课,因为她想更进一步)。但是需要指出,时间有限,效果有限,选修课更大程度上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

大学语文课程学什么?从中国古代经典到当代文学文化热点,感知中国文学的发展脉冲,感受大中国的文化传承和人格传递,熏陶中国品格。大家看,选修课和语文课匹配吗?难道有些学生不需要学语文吗?难道语文是仅仅一学期或者两学期那几十个课时能完美传承的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