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泰坦尼克号的几个问题

1)船壁仅超过吃水线3米,船的设计忽略了什么问题?
2)为什么事故一发生,工程师就断言船会沉没?
3)当时海水温度约为多少?
4)为什么船在下沉时会把人也吸进去?
5)船长后来怎样?
6)没能上救生艇的乘客中有多少活了下来,怎么活下来的,由此得出什么启示?
7)电影中使用了多少特技,分别花了多少钱?
前1-6个问题不是针对电影的,我是想知道事实
还有 1)应是 船壁仅超过吃水线3米忽略的是什么问题
3)水的温度意思是那些在泡水里的人感受到的温度,如果可以,告诉我拍电影时的水温是多少
5)船长据说穿越了?
还有就是6)没能上救生艇的乘客中有一个成了奥运冠军,我记得是这样

感谢各位的回答!

1——6题根据真实泰坦尼克号沉船实情资料查找:

1)船壁仅超过吃水线3米,船的设计忽略了什么问题?

答:泰坦尼克号的吃水线到甲板的高度为18.4米(60英尺),以当时的设计即使放到现在也是完全合格的,除了使用的钢板问题外(受当时技术限制,下面有详细解释)设计上可以谈得上完美,两层船底,由带自动水密门的15道水密隔墙分为16个水密隔舱,跨越全船。16个水密(不进水的)隔舱防止她沉没。奇怪的是,这些水密隔舱并没有延伸得很高。头两道水密隔墙与最后的五道,只建到了D甲板。中间的八道墙则只设到了低一层的E甲板。虽然如此,其中任意两个隔舱灌满了水,她仍然能够行驶,甚至四个隔舱灌满了水,也可以保持漂浮状态。当时的人们再也设想不出更糟糕的情况了,所以《造船专家》(The Shipbuilder)杂志认为其“根本不可能沉没”。一个船员在航行中对一个2等舱女乘客西尔维亚·考德威尔说:“就是上帝亲自来,他也弄不沉这艘船。”事实上,如果在发现冰山的时候一边减速,一边用坚硬的船头(结果是船体撞上了,使用材料太脆断裂,楼主看看一二题参考)撞冰山也许泰坦尼克号就不会沉没。

参考:在当时的炼钢技术并不十分成熟,炼出的钢铁在现代的标准根本不能造船。泰坦尼克号上所使用的钢板含有许多化学杂质硫化锌,加上长期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使得钢板更加脆弱。

2)为什么事故一发生,工程师就断言船会沉没?

答:当时泰坦尼克号水密舱最大承受极限为4个,而进水部分为5个超过承受极限。,而进水部分为5个超过承受极限。得到通知的史密斯船长和哈兰•沃尔夫公司的首席造船工程师托马斯·安德鲁一道检查受损情况。前面的五个隔舱都涌进了海水。海水似乎正在有条不紊地漫过H甲板。在邮件舱昏暗的灯光照耀下,成包的邮件漂浮在海水上。检查过所有水密舱之后,安德鲁平静地对史密斯船长说:“这艘船没救了”。史密斯船长问还能剩下多少时间,得到的答复是一个小时,最多两小时。之后发生的事情,大家已经都很清楚了。

参考:冰山撞击了船体,导致船底的铆钉承受不了撞击因而毁坏,当初制造时也有考虑铆钉的材质使用较脆弱,而在铆钉制造过程中加入了矿渣,但矿渣分布过密,因而使铆钉变得脆弱无法承受撞击(当时铆钉撞击时承受压力为约为1万44磅),铆钉断裂后,海水涌进水密舱,但当时泰坦尼克号冰山撞击了船体,导致船底的铆钉承受不了撞击因而毁坏,当初制造时也有考虑铆钉的材质使用较脆弱,而在铆钉制造过程中加入了矿渣,但矿渣分布过密,因而使铆钉变得脆弱无法承受撞击(当时铆钉撞击时承受压力为约为1万44磅),铆钉断裂后,海水涌进水密舱,但当时泰坦尼克号水密舱最大承受极限为4个,而进水部分为5个超过承受极限。,而进水部分为5个超过承受极限。

3)当时海水温度约为多少?

答:没有交代,因为是4月份,估计在0度左右。
拍摄是在水槽内,水温应该不会在十度以下。
女主角凯特.莱温斯特在拍摄过程中患过肺炎。

救生艇搜寻生还者的镜头是在装满超过350,000加仑水的大水槽内拍摄的。
片中大部分的"海洋"其实只有3英尺深。

不过大洋表层水温每天变化很小。一般不会超过0.4℃。水温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水深350米左右处,有一恒温层。但随深度增加,水温逐渐下降(每深1000米,约下降1°—2℃),在水深3000—4000米处,温度达到2°—-1℃

落入水中的人们很快就失去了知觉。等待他们的是迅速的体温丧失,神经麻痹和死亡。救生艇中的人们也被冻得半死。一些人完全是凭借坚强的意志,半身泡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紧紧扒住翻覆的2号救生艇。一直到3点30分,卡纳德公司的客船卡帕西亚号最先赶到了出事现场。

4)为什么船在下沉时会把人也吸进去?

答:船下沉的时候会以沉船为中心形成漩涡,船体附近气压和周围气压形成巨大差异,导致船体下沉时产生强大吸引力,会把人们吸入海底(楼主可以找个盆子,注满水,在水上放一些小物,向水中投入一块体积大点重物,会看到重物下沉时会把周围小物吸入水里)

5)船长后来怎样?

答:4月14日,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了冰山。船在两小时四十分钟之后沉没,大约1500人死亡,史密斯也是其中之一,他的尸体未曾找到。泰坦尼克号在半夜11:40前后撞击了冰山后,直到在第二天凌晨2:20完全下沉。1912年4月15日也就做是史密斯船长离去的日期。而关于他对船员遗言据说是“做好真正的英国人! ”, “每个人为他自己活着!”。

1——有些幸存者声称了看见他在水中的救生衣,而其他说了看见他在控制室,当时控制室门窗紧闭。在罗伯特巴勒书,发现在泰坦尼克号上他声称史密斯船长进入桥梁等候他的命运在2:13上午三分钟在最后下沉之前。 使用这个想法也展现在1997年的影片《泰坦尼克号》上。

2——其他一位乘客声称看见史密斯游回到甲板,但很快在之后当大楼梯厅的窗户破裂,他被吸进大楼梯厅里面。

3——还有一说是他到救生艇前,但他拒绝登上救生艇,对人们说“再见孩子们,我跟随船!”。

爱德华·史密斯船长:http://baike.baidu.com/view/1114222.htm

6)没能上救生艇的乘客中有多少活了下来,怎么活下来的,由此得出什么启示?

答: 许多乘客虽然逃离了船身,但因为未能搭上救生船,而在沉船时一起被吸进海内,或者是泡在冰冷的海水中失温而死。不少乘客的尸体未能寻回,他们很有可能被困在船舱内活活淹死。 落入水中的人们很快就失去了知觉。等待他们的是迅速的体温丧失,神经麻痹和死亡。救生艇中的人们也被冻得半死。一些人完全是凭借坚强的意志,半身泡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紧紧扒住翻覆的2号救生艇。一直到3点30分,卡纳德公司的客船卡帕西亚号最先赶到了出事现场。4点钟,卡帕西亚号的船员在北大西洋黎明的微光下发现了第一艘救生艇。救援工作一直持续到早上8点30分,第12号救生艇被系上救援缆绳。
船上有2208人,仅705人生还

这场灾难震惊了国际社会。因为它向一些人证明了:人和人们的技术成就无法与自然的力量相比。

7)电影中使用了多少特技,分别花了多少钱?

答:造价2亿多美元的《泰坦尼克号》是当时成本最为昂贵的影片。影片拍摄制作过程长达五年。拍摄结束后整个布景都被卖了废铁。

1——Jack站在泰坦尼克号的船头高呼我是世界之王!"
随后镜头缓缓后拉俯瞰整个泰坦尼克号,这短短的10余秒运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电脑制作技术,花了大概100万美元才得以完成,当然放到现在只要10万美元就可大功告成。

——沉船的画面是模型加上电脑特效(如海浪、乘客)模拟出来的。演员对着绿屏幕表演,特技小组再将冰川的画面合成。导演在告诉演员们应该看什么地方,他们必须假想那里有Titanic在下沉。

影片特效:

美国Digital Domain数字工作室的Rob Legato先生在谈及此部影片的制作时,他最常用的词就是“逼真”。“在我开始这部影片的制作以前,我根本不能想象沉船的那个可怕的夜晚会是怎样的景象。"Legato先生是为派拉蒙电影公司工作的视觉效果制作总监,他说“你可以看到人们从230英尺的高度坠下摔断了胳膊和腿,烟筒落在了他们身上,绳索发出了噼叭的声音并断开,轮船的一头正在迅速下沉,惊慌失措的人们是这样害怕,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这种惊人的视觉效果技术再创了当时可怕的情景”。

美国Microsoft公司的三维动画创作系统Softimage|3D被重点地应用在这部影片的动画制作上。三维动画的工作被分成五个工作小组。由Matthew Butler领导的工作组主要负责做摄像机的跟踪,在电脑中确定实拍镜头中的物体位置和摄像机的位置,然后把这个数据提供给制作海洋、轮船、人物和其他场景的小组。这些数据使得由三维动画制作的乘客的脚能够接触到甲板、行走在走廊上或倚靠在栏杆上;由电脑动画制作的海水能够冲刷船体;烟雾能够从烟筒中冒出来等。这些工作非常艰巨,需要来自以不同规格建立的模型的运动控制数据,并进行运动匹配。由Richard Kidd领导的小组主要负责利用三维动画制作海洋,这个工作将建立一些用于时辰、风速、海浪起伏、太阳位置以及反射的参数,使之更接近实拍镜头中的海洋,或用于创建一个完整的数字化的海洋,在其中挖出一个区域,将作好的船体模型镜头替换这个区域,再制作轮船驶过时留在水面的余迹,并利用运动虚化使海洋显得更有力。

RichardPayne领导的小组主要负责轮船的三维动画制作,他们首先制作了一个长45英尺、比例为1/20的轮船模型,然后把所拍摄的轮船模型镜头合成在由三维动画制作的海洋中挖好的区域里,同时与制作的许多不同的模型轮船外景进行合成。由Kelly Port领导的小组主要负责用三维动画制作除了人物以外的所有布景,如:海鸥、旗子、鱼、天空中的星星、撞船时从船上落下的碎片、海水与轮船之间溅起的浪花、绳子、烟雾、波动的船帆、冰山、甲板上的冰块、撞碎的玻璃等等。当这些制作与实拍镜头合成时,可以想象上千个电脑制作的人物将最具吸引力,由Keiji amaguchi领导的小组利用了动作捕获系统捕捉演员表演的各种动作,并把数据应用到三维动画制作的人物模型中。当与轮船模型合成后,使人难以相信这些如此具有生命力的人物是用视觉效果制作的。在影片中的夜晚沉船场景中,制作人员在来自演员表演的动作捕获中增加了关键帧动画,因为没有人愿意模拟从230英尺高度跳入大海。这种带有正常运动曲线的关键帧动画是很容易修改和扩展的,当你看到船尾开始倾斜到90度,上千人绝望地惊叫着逃命的场景,其中85%的动画都是使用了关键帧动画技术完成的

————关于史密斯船长再现新闻:

泰坦尼克号游轮事件著名的泰坦尼克号游轮的遇难者再现更令人震惊,1912年4月15日世界最大的豪华游轮泰但尼克号,在首航北美的途中,困触撞流动冰山而不幸沉没,造成了1500多人死亡的大悲剧,80多年过去了。美国的太阳报于1993年3月8日上旬报导了,泰坦尼克号船长史密斯再现的秘闻,接着英、美各报对此奇特超自然现象作了更为具体的报导,成为时空隧道热门话题。

1991年8月9日欧洲一个科学海洋考查船,在冰岛西南387公里处,发现一座冰山上坐着一位60多岁的男子,他穿着本世纪初的船长制服,静静地吸着烟斗,双目眺望着大海,但谁会想到,他就是80年前沉没在大西洋中的泰坦尼克号船长史密斯。史密斯船长被救上这艘科学考查船,立即被送往奥斯陆,在医院里经过著名的精神病心理学家喻兰特博士认真检查后,认为他生理和心理一切正常,科学考察船的负责人、著名海洋学家艾德兰博士和病理学家哈兰特博士,在1991年8月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向欧洲新闻界宣布,经英国海事机构的指纹和照片验证和航海记录表明,救起的这位老人确确实实是史密斯船长,他现在有140多岁了。

据海洋学家艾德兰博士说,在营救史密斯船长时,他拒绝援救、并称应与泰坦尼克号共存亡,这是一位船长应该做的,确实在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史密斯船长在指挥营救,拒绝登上救生船并和泰坦尼克号一起沉没在大洋之中。史密斯船长一直认为泰坦尼克沉没是发生在昨天,此事如何解释,欧美的有关海事机构认为,史密斯船长是属于穿越时光再现的失踪人。美国物理学家斯内法克教授认为,在空间存在着许多一般人用眼睛看不到的、然而却客观存在的时空隧道,历史上神秘失踪的人、船飞机等,实际上是进入了这个神秘的时空隧道。
有的学者认为时空隧道,可能与宇宙中的黑洞有关,黑洞是人眼睛看不到的吸引力世界,然而却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时空隧道,人一旦被吸入黑洞中,就什么知觉也没有了,当他回到光明世界时只能回想起被吸入以前的事,而对进入黑洞遨游无论多长时间,他都一概不知。 有些学者反对这种假设,认为这不能说明问题,泰坦尼克号游轮和乘客同时沉没、消失,乘客们进入时空隧道,为什么游轮没有进入,如果游轮也同时进入,它应该和船长史密斯同时再出现。...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9329.html?wtp=tt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1
1.是1912年4月14日晚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1912年4月15日凌晨2点20分沉没.
深夜是撞上去,凌晨是沉下去.
2.不是
一、爱情故事完全是虚构的(也有可能是真的,我们不能否定巧合)
二、其中的莫多克大副不是因为愧疚而开枪自杀,他是为了拯救更多的人而活活冻死在大西洋的
三、那块蓝宝石"海洋之心"也是假的(有可能会出现巧合,说不定那时也有一块蓝宝石,也叫海洋之心,也沉没到了海底)
四、跟爱情故事牵扯到的许多事大部分应该都是假的.比如说安德鲁斯先生和伊斯梅先生在船上与罗丝谈论泰坦尼克号的事情什么的.
五、船上的那辆车是虚构的,外部和内部跟真实的有很大偏差,是导演根据废墟想象的型号,而真的却不是那个型号.
六、放下的救生艇的时间前后是虚构的,不是先放下正排第三个,而是第二个.
七、烟囱后面的一个小装置是虚构的,原本没有.
八、撞上冰山的时速有一点偏差,真的应该是在23-25之间.
九、TITANIC号的前舵和下面的推进器比电影的要小。
十、罗丝的未婚夫在一个地方掀翻桌子的场景是虚构的,真正只有在伊斯梅的房间旁边,而且上等舱的客人在那个时候出于礼仪并且未经允许不可能在别人的场所里用餐,除非是餐厅。
还有非常多都是虚构的,比如说那些机器啦,工人啦,蒸汽炉(也许不是)啦。。。。。
(根据老版电影、真实史实以及TITANIC的真实记录片深海幽灵所做的推断。)
3.原因是:
一、因为之前伊斯梅先生曾与船长先生讲到过TITANIC号全速前进的事,并且船长先生接受了伊斯梅先生的建议.
二、当收到冰山警报时,船长以其经验判断只是那时的季节性冰山而已,没有过多重视,典型的经验导致错误的发生。
三、当时诺大的船上连一架望远镜(可能其他人有带,不过没用上就是了。)都没有,这很让人心疑,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缺陷导致了没有及时的发现冰山等诸多严重问题。
四、这和当时的莫多克大副的决定有关,他当时决定的是减速,左满舵,停船,向后倒。这使船的一侧大部分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并且当时下舱的蓄水槽不够用也是一个原因。但可惜由于当时决定的是全速前进,已经来不及了,而莫多克大副决定的却是保险的做法,但相对那种情况应该要冒险,靠当时的速度向左直接避开,也可能会少一些撞冰山的危险。
五、当时据生还者所言海面十分平静,再加上TITANIC被称为梦幻之船,永不沉没,让几乎全船的人都产生了一种错觉:就算上帝亲来也弄不翻这船,未对几乎一切的关于冰山的消息予以重视,导致了灾难的发生。
也有其他的说法,比如木乃伊附带的诅咒、白星公司的阴谋、UFO来袭等。
上述的只是大部分人公认的,但一切的一切都无法改变一个最真切的事实:TITANIC,梦幻之船,就此沉没。她在大西洋底,至今静静的警示着我们,无论天灾或是人祸,都不能够轻视。
不然,永不可能沉没的船,终将肢解海洋。
....
字打得好累....
第2个回答  2010-07-04
给你一个最好的理由!剧情需要!
第3个回答  2010-07-04
3。 0℃以下
4. 因为穿下沉时水流速极大 ,产生了漩涡,必定会把人吸下去
5. 死了。死在他的船舵上
6. 6个。 毅力吧,对生命的热爱吧。 不要向命运低头,不放弃生的希望
别的就不清楚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