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道好吃的棍棍面,和面需要加温水还是开水?

如题所述

陕西人爱吃面是全国皆知,“面食王国”的称号也绝非浪得虚名。随便问一个外省人知道陕西有啥面么?再对陕西不了解的人都能说出几个面名字来。Biang biang面、臊子面、酸汤面、麻食……这些妇孺皆知的“大品牌”面食俨然已成为陕西面食的招牌和代表。但我们今天偏不说这些名扬四海的面食,就专讲这名气不大味道却不差的棍棍面。

“棍棍面”是陕西关中的特色美食,因面条一根一根像细棍而得名。

相传清朝康熙皇帝扮商人巡视新疆、甘肃,路过陕西临潼县鱼池村,住在一家姓房的人家中,房家做了一顿家常便饭,康熙吃后称赞不已,并询问做法,房家说了三句话:“红嘴绿叶玉石板,金色鱼儿浮水面,釜中两沸即成餐”……这就是描写的棍棍面。

在宽大的案板上,白案厨师将一条条搓成圆柱状的面条整齐的码在案板上,客人到时,一拉一抻,拉至筷子头粗细,扔进锅内,两滚即捞,佐以青葱、蒜苗,滚油泼之,瞬时香气扑鼻,上桌时,老饕们都知道,要看到辣面子上面冒出点点滚圆的泡泡才算是正宗!

家常做法是:

1.将温盐水边搅拌边加入面粉中,和成较软的面团,揉匀,盖上保鲜膜和湿毛巾,饧15分钟,再次将面团揉光滑。

2.案板上刷一层食用油,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面饼状,厚约为0.5厘米,再盖上保鲜膜和湿毛巾,继续饧10分钟。

3.将面饼切成约半指宽的粗条。

4.水烧开后,两手分别扯住面条的两端,轻轻向外拉成细棍,依次将下入沸水锅中煮熟捞出。(注:饧,音xing,是指将和好的面,在进一步加工或烹饪前静置一段时间,使得和好的面容易加工,做出的面点筋道、柔软,口感也更加的细腻和顺滑)。

餐馆里的做法稍有不同,和面手法一样,只不过将面团先分成大拇指粗的条块(一般一条一两面),刷上食用油一层一层盛在宽盘里饧着,下锅前大厨师傅抓几根在案板上拉拽摔扯,做成麦杆粗的面条,入锅两滚就熟,所以又称为“拉条子”。

棍棍面的吃法比较多,可以拌炸酱,也可以浇西红柿鸡蛋、各种“葱花臊子”。不过,富平人最喜欢的吃法是油泼:在煮面条的最后一滚前放入一些青菜,煮好后一同捞在碗中,绿白相间的面条上放一撮红红的辣椒粉、葱花蒜沫、花椒调料、酱油盐醋,把热油盖顶泼下,只听“嗞啦啦”一声,色香味俱全的“油泼棍棍面”就上桌了。

如此正宗的美味,

你的胃是不是又在唇唇欲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3
根据季节和制作面食的品种来决定:

水的温度,一般要求冬天热水,其它季节则用凉水。

因为面团的温度易受自然气shu温的影响,通过和面时用水温度的不同,使和好的面团温度始终保持在30℃。

因为此时面粉中的蛋白质吸水性最高,延伸性和弹性最好,最适宜抻拉。

热水和面:用60度以上的水

热水面团也叫沸水面团或烫面。因为温度较高,一般是用筷子快速搅拌,降温后再下手揉捏。

开水和面非常柔软,而且呈现半透明的样子,烹饪时易熟。缺点是是容易粘手、粘菜板。

冷水和面:25度以下的水

淀粉在低温下不会发生膨胀糊化,因此所形成面团结实,韧性强,拉力大,呆板,又称“死面”。

冷水面的特点是成品色泽较白,吃起来爽口筋道,有韧性,不易破碎,一般适合于水煮和烙的品种,如水饺、锅贴、面条、春卷皮、珍珠汤、烙饼等。
第2个回答  2021-02-02
加温水,如果直接加开水,面团会非常的散,这样做出来的面条就不会劲道,爽滑,所以加温水就可以了,面条会非常的劲道。
第3个回答  2021-02-02
1ヽ面中加一小勺盐,温水和面

2ヽ醒面30分钟,中间多揉几次
3ヽ面擀开,厚度1cm左右。
4ヽ刷油,一定一定要两面刷,醒1小时以上,醒的时间越久越好拉。
5ヽ切条,抻面,然后下锅煮面
6ヽ煮熟的面捞如碗中放牛肉、香菜、葱花、蒜或者青菜,以及盐、生抽、老抽、辣椒面,还可以放点老陈醋。然后热油淋一下即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