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学蛙泳者十节课如何分配

如题所述

对初学蛙泳者十节课分配

第一节课

1、首先教练自我介绍,让学员了解自己的教练。

2、课堂常规:在岸上做好热身活动,做好下水准备。

3、第一节课主要学习内容:憋气、漂浮、原地换气(按照这个顺序教)

4、先让学员展示憋气,如果学员会,就不用多讲憋气要领。

如果学员不会,讲解:先在空气中嘴巴张大,大吸一口气,憋着(切记要把气放在肚子里,不要把腮帮子鼓的很大),将整个头埋入水中(包括耳朵,不要用手捏鼻子)。教练做示范。练习过程中手可以抓住岸边(学员心理有安全感,消除紧张心情)。

5、学员学会之后多练习憋气。要求每一次憋气时间比上一次时间要长。

6、熟练之后,要求学员把腿往身子后边放(趴在水面,手还是可以抓着岸边),教练做一次示范。

在学员练习过程中,有的学员的腿是浮不到水面,教练可以帮助学员将腿浮在水面。(要求:胳膊和腿要伸直并拢,下巴下收,眼睛看着池底,腰挺起来)。(强调:身体放松,手不要死死的抓着岸边,放松去做。用语言引导学员放松。)

7、多次做手抓岸边漂浮。熟练之后,教练可以抓住学员的手在泳池中练习漂浮。(教练感受学员手是否紧张,再强调放松)。

蛙泳教学十节课教案

8、放手练习漂浮。到这里,是一道门槛儿,有些学员抓着手可以漂,但是放了手就开始紧张,这就要求教练用语言去引导。多练习漂浮。

9、漂浮练会了就可以学习原地换气。手抓着岸边,讲解:先在空气中大吸一口气之后,沉入水中,用鼻子匀速吐泡泡,感觉气体快要吐完之后,出水面,嘴巴要做一个“噗”的动作,“噗”完之后迅速嘴巴张大吸气,沉入水中。

教练做示范,学员跟做。教练可以抓着学员的手,一块做原地换气,要求学员看着教练,教练做什么动作学员做什么动作。

第二节课

1、课堂常规

2、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复习上节课内容,学习陆上蛙泳腿练习

3、成人唯一一点缺点就是接受能力慢一些。第二节课有可能把漂浮忘记了。第二节课就是为了巩固漂浮,让学员找到漂浮的感觉。

4、憋气、漂浮、原地换气都没问题的话,接下来就可以教蛙泳腿。

5、可以先让学员半个身子趴在岸边。让学员的腿伸直并拢,抓住学员的腿讲解蛙泳腿。讲解:蛙泳腿分为四步“收、翻、蹬、夹”,收:用脚后跟尽力去踢屁股。

翻:小腿外翻,脚踝钩起来。(核心动作)。蹬:大腿分开,往身体两边蹬,腿伸直,脚尖冲两侧,脚还是钩起来的。夹:将腿并拢伸直。(讲两遍)。之后教练喊一个口令,学员做一个动作。发现错误动作及时纠正。

6、四个动作做熟练之后,将“收、翻”合为一个口令,“蹬、夹”合为一个口令。强调:慢收翻,快蹬夹。

7、动作在陆上练熟练之后,就可以尝试漂浮蹬蛙泳腿。要求动作可以做慢,但是动作要做到位。教练可以示范。

8、常见的蛙泳腿的错误动作及纠正:

(1)初学者脚踝不钩。改正:强调脚踝钩脚,用脚心蹬水。

(2)每收一次腿,臀部要露出水面,大腿收太多。改正:用脚后跟尽力踢屁股,大腿不要收到肚子下面。腰挺直。

(3)蹬腿不前进,蹬腿夹角太小。改正:蹬腿力量集中,蹬腿时大腿分大一些,蹬完腿要及时夹腿。还要慢收翻快蹬夹。

(4)蹬腿频率快。改正:每做完一次“收翻蹬夹”动作,要求停顿5秒。

9、练习漂浮蹬蛙泳腿。要求:胳膊并拢伸直,夹着耳朵。眼睛看池底,下巴收起来,手臂不要乱划水。只做腿上动作。

第三、四节课

课堂常规,主要练习腿上动作。

第五节课

1、课堂常规

2、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复习漂浮蛙泳腿练习,学习蛙泳手上动作。

3、在岸上练习蛙泳手动作,讲解:蛙泳手分为三个步骤“抱水、夹肘、前伸”。抱水:手臂曲臂压水(初学者好多不压水,是摸水),划水到胸前。肩与大臂相平,大臂与小臂在一个平面,大臂与小臂的夹角在100度左右(初学者容易180度,直臂划水),手腕与小臂是180度(初学者的手容易形成“挖掘机”)。

夹肘:大臂夹紧身体,两手合拢,做“拜佛”动作,双手放在胸口前(初学者容易将手放在肚子下放或者位置太靠前)。

前伸:将手伸直。

4、蛙泳手的难点在于加上换气配合。抱水抬头换气,前伸低头呼气。

5、在训练过程中讲解蛙泳手和换气配合。口令为“1、2、3”分别为抱水、夹肘、前伸,要求加上换气配合,1抬头,3低头。

6、下水练习,漂浮做蛙泳手练习,腿不动,只做手上动作,刚开始可以不加换气,只做蛙泳手。

7、尝试加上换气练习。教练做示范。

8、可以讲解为“在身前画一个圆,再把圆切开”。

第六节课

初学者练习蛙泳手换气,有可能每做一次动作,身子要沉入水中。现在要求加腿上动作。

1、课堂常规

2、手上动作练好之后,加上腿上动作。讲解:蹬两次腿,划一次手换气。教练做示范。

3、如果学员蹬两次腿,身体没有浮在水面,看学员的手臂位置是否夹着耳朵,腰是否挺直,蹬腿可以再加一次,蹬三次腿划水换气一次,甚至可以蹬四次腿划水换气一次都可以。目的都是为了要浮到水面,为换第二次气做准备。

第七节课

1、课堂常规

2、练习蛙泳配合练习,强调学员不要紧张,不要害怕喝水或者呛水。实在不行再练习原地换气。

第八、九、十节课

要有课堂常规,主要内容是蛙泳配合练习。

教练语言要通俗易懂,不要讲专业术语,教练要有耐心。及时纠正学员的错误动作。

我的理念:没有学不会的学员,只有不会教的教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10
还有用救生圈的,真是扯谈。。。 人家问的是初学者,如何分配。。。 首先要看小孩 怕不怕水,不怕水会憋气,直接可以教飘练习水感,如果怕水恐水的,需要先适应水,最起码一节课,而且部分小孩可能还需要施点压。 打破恐水的心理障碍之后就会简单很多了。第1节课 尽快解决恐水,练习憋气吐气,能带上飘最好,以后每节课,都需花一点时间练习以上内容作为培养水感和游泳兴趣,第二节课,进一步熟悉水性,一口气憋住蹬壁飘,加陆地模仿腿部练习,池壁腿部练习感受走水, 三四节课基本都是陆地模仿纠正腿部姿势,贴着泳池边水中憋气做腿部练习,能做到拿板连续20米以上腿部动作加换气后,再开始教手部动作。第5节课看情况腿部动作和拿板换气是否很熟练,可以加入陆地手臂动作划水抱水等池壁手臂动作配合换气时机。 67节课基本手臂动作,和换气时机,可以适当的使用背飘,但是别太依赖背飘,包括之前用漂浮板时候也要提醒学生尽量不要用手去压板来换气,要用身体弧度。89,10 手脚结合 纠正姿势。,说实话初学者 10节课 时间 有点紧张,一般快一点的有上进心的小孩15节课25米, 慢一点的很不配合的小孩 是就会更久。我一个同事家的小孩三年级男孩头不敢入水,入水后也不敢睁眼的,他老爸骗他说10节课学会帮他买手机,我教1小时他游2小时,很自觉基本15节课就能游25米了。其实10节课基本机7能游25了,但是他老爸不想给他买手机,毕竟才3年纪学生玩心不能太重所以我就放慢速度了拖到15节课,这类小孩毕竟少。另外一个同事的小女儿,也是恐水 第二天还是不敢憋气,说实话我也没耐心了,第三天我直接下水就和她说我数123 1准备2憋气3下水,别和我BB,要是BB呛水我不管是你自己不憋气。。哈哈,结果一次下去生理本能 自己会憋气。看见吐气了就出水,5次一来基本就能憋气了。。所以有时候还需要施压。
第2个回答  2010-07-15
首先要在陆地上练习手、脚的规范姿势,这是必须的。这是最基本的动作,必须掌握,大概2节课专门学习即可(剩下的最好每节课开始前都练练)。
其次是水中练习,带上泳圈,在水中熟悉动作,大概3节课即可(不一定连着三节课)。
再者是练习水中换气,这个也是重点,大概需2节课即可。
以上完成后再用1节课,带上臂部救生浮进行试游,结合动作,换气。
最后的两节课可以自由练习了。

游泳在于熟能生巧,一开始多半游不到50米就不行了,游得多了,1000米下来都不觉得累。
多练是硬道理。
第3个回答  2010-07-14
分别专门练一节课的手部和腿部动作,以后每节课的开头也练习手、腿部的动作作为热身,这样对动作的掌握也有很大好处。
要是两节课没有掌握好,也可以增加一点课时,但最好不要超过四节课。
以后的课程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好换气和手脚的协调,同时也练练体力。
祝早日学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6-06-30
分两步走
1、动作 先蹬腿手向前伸 而后抱水你划水的时候应该让手掌、大小壁内侧垂直于水面,并且形成三角形。这就是就是常说的“抱水”。并且要“高肘”,肩高于肘高于手。打个比方如果时间空间在此刻停止你会感到有一股力量托着你上半身(胸口到头),好了如果时间空间继续的话,你只要上身借势抬起。就能完成一次呼吸。(顺序是鼻子或鼻子加嘴巴一起水面下吐气,上来用嘴吸气)
2、感觉 找感觉 多练练僵尸漂 全身放松 手脚不懂不用力 用身体的小力量从下往上将头顺势抬出水面完成一次呼吸,也是水下吐水上吸气。要注意不要用鼻子吸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