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马氏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9

1. 文言文 马皇后传 翻译

译文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是宿州人,仁爱慈善且聪慧明辨,喜欢史书,勤心于内治,空闲时就讲求学习古训。

太祖皇帝(朱元璋)在前殿处理事情,有时非常生气,马皇后等到皇帝回到后宫,常常依据事理委婉地劝解。皇帝的性格虽然严苛,但因马皇后劝阻而能够被减免刑罚的人也有很多。

参军郭景样守卫和州,有人告发说郭景祥的儿子拿着槊想杀郭景祥,皇帝想要杀了郭景祥的儿子。马皇后说:“郭景样只有一个儿子,别人告发的事也许不是实际情况,杀了他恐怕就会断绝郭景祥的后代。”

皇帝了解情况后,发现郭景样的儿子果然是冤枉的。李文忠守卫严州。

杨宪诬告他不遵守法律,皇帝想召他回来。马皇后说:“严州,是面临敌境的地方,随便更换将领不合适。

况且李文忠向来贤明,杨宪的话可以相信吗7”皇帝于是停止了(这件事),李文忠后来最终为国建功。学士宋濂因为孙慎的事情而获罪,被抓来定为死罪,马皇后劝解说:“普通百姓家为孩子请老师,尚且自始至终奉行尊师之礼,何况是我们天子之家呢?况且宋濂住在家里,一定不知道实情。”

皇帝不听,正好赶上皇后侍奉皇帝吃饭,马皇后不为皇帝进献洒肉。皇帝问原因。

皇后回答说:“我在为宋先生作福事。”皇帝内心盛到凄然,于是放下筷子站起身来。

第二天皇帝赦免了宋濂的死罪,把他安置到茂州。皇帝曾经命重刑犯筑造城墙。

马皇后说;“罚劳役来赎罪是国家对重罪囚犯最大的恩惠,只是疲惫的囚犯再加重劳役,恐怕仍免不了死亡。”皇帝于是全都赦免了他们。

皇帝曾经非常生气地责备宫人。马皇后也假装生气,让人拘捕宫人送到宫正司定罪。

皇帝说:“为什么?”马皇后说;“帝王不因喜怒而随意地进行赏罚。当您生气的时候,恐怕处理有所偏重。

交付到宫正司,就能判定得比较公平了。也就是说黠陛下您定人罪也应该交付到有关的部门罢了。”

一天,(马皇后)问皇帝说:“如今天下的百姓生活安定吗?”皇帝说:“这不是你应该过问的事。”马皇后说;“陛下您是天下人的父亲,我忝为天下人的母亲,孩子们安定与否,我怎么可以不过问!”每当遇到灾年,马皇后就率领宫人吃粗荣淡饭,帮助百姓祈祷。

皇帝有时把赈灾救济的事情告诉皇后,皇后就说:“赈灾救济不如事先有积蓄准备好。” 朝廷官员上奏完事情,在宫廷中聚餐,马皇后就命令宦官拿食物来自己先尝一尝。

味道不好.就告诉皇帝说:“作为人主奉养自己应该差一些,奉养贤能应该丰厚。”皇帝为此整伤了光禄官。

皇帝想寻找皇后的族人分封官爵,皇后拒绝说:“分封爵禄偏爱外戚之家,不合乎法度。”皇后坚决拒绝,(皇上)才停止了这件事。

然而有时谈到父母早亡,皇后常常痛哭流涕。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卧病在床。

群臣请求祈祷祭祀,访求良医,马皇后对皇帝说:“死生,是命运的安排,祈祷祭祀有什么用处呢!况且医生又怎能使人活命!如果吃药不能见效,不要因为我的缘故而降罪各位医生啊!”病情加重时,皇帝问她想说什么。马皇后说:“希望陛下能够寻访贤能的人,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始至终,认真对待,子孙都能够贤能,大臣百姓都能够有所依靠罢了。”

当月丙戌日去世,享年五十一岁。皇带非常伤心,于是从此不再册立皇后。

原文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

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

后日:“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 帝廉之,果枉。

李文忠守严州,杨完诬其不法,帝欲召还。后曰:“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

且文忠素贤,宪言可信乎?”帝遂已。文忠后卒有功。

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听。

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

对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

明日赦濂,安置茂州。帝尝令重囚筑城。

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

帝乃悉赦之。帝尝怒责宫人,后亦佯怒,令执付宫正司议罪。

帝曰:“何为?”后曰:“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

付宫正.则酌其平矣。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

一日,问帝:“今天下民安乎?”帝曰:“此非尔所宜问也。”后曰:“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问!”遇岁旱,辄率宫人蔬食,助祈祷。

帝或告以振恤。后曰:“振恤不如蓄积之先备也。”

奏事官朝散,会食廷中,后命中官取饮食亲尝之。味弗甘,遂启帝曰:“人主自奉欲薄,养贤宜厚。”

帝为饬光禄官。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谢曰:“爵禄私外家,非法。”

力辞而止。然言及父母早卒,辄悲哀流涕。

洪武十五年八月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 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疾亟,帝问所欲言:曰:“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

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

出处:《明史·后妃列传》扩展资料 《明史·后妃列传》赏析 主要记述了明朝开国皇。

2. 文言文 马皇后传 翻译

原文】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

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

‘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

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注解】恒:一直。

怒:迁怒,向……发怒。以:因。

请:请求。数:数落(罪行)。

使:让、驱使。轻:意动用法,以……为轻,即轻视、藐视之意。

释罪:取消定罪。意:神情、神色。

解:舒解、缓解。庶事:平常的故事。

启沃:启发我。利益:益处、好处。

【译文】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骏马,平常放在宫中饲养。一天,这匹骏马无缘无故突然死了。

唐太宗大怒,要杀那养马的宫人。皇后劝谏说:“从前齐景公因为马死而杀人,晏子当着齐景公的面列出养马人的罪状,说:‘你把马养死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养死了马而使国君杀人,老百姓知道后,一定恨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其他诸侯知道后,一定看不起我国,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

’齐景公听后便免了养马人的罪。陛下您读书曾经读到过这个故事的,难道忘了吗?”唐太宗听了皇后这番话怒气就消了,他对大臣房玄龄说:“皇后用平常的故事来启发影响我,确是很有益的。”

3. 武元杨皇后 文言文

《晋书列传第一》

武元杨皇后,讳艳,字琼芝,弘农华阴人也。父文宗,见《外戚传》。母天水赵氏,早卒。后依舅家,舅妻仁爱,亲乳养后,遣他人乳其子。及长,又随后母段氏,依其家。后少聪慧,善书,姿质美丽,闲于女工。有善相者尝相后,当极贵,文帝闻而为世子聘焉。甚被宠遇,生毗陵悼王轨、惠帝、秦献王柬,平阳、新丰、阳平公主。武帝即位,立为皇后。有司奏依汉故事,皇后、太子各食汤沐邑四十县,而帝以非古典,不许。后追怀舅氏之恩,显官赵俊,纳俊兄虞女粲于后宫为夫人。

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统,密以语后。后曰:“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初,贾充妻郭氏使赂后,求以女为太子妃。及议太子婚,帝欲娶卫瓘女。然后盛称贾后有淑德,又密使太子太傅荀顗进言,上乃听之。泰始中,帝博选良家以充后宫,先下书禁天下嫁娶,使宦者乘使车,给驺骑,驰传州郡,召充选者使后拣择。后性妒,惟取洁白长大,其端正美丽者并不见留。时卞籓女有美色,帝掩扇谓后曰:“卞氏女佳。”后曰:“籓三世后族,其女不可枉以卑位。”帝乃止。司徒李胤、镇军大将军胡奋、廷尉诸葛冲、太仆臧权、侍中冯荪、秘书郎左思及世族子女并充三夫人九嫔之列。司、冀、兖、豫四州二千石将吏家,补良人以下。名家盛族子女,多败衣瘁貌以避之。

及后有疾,见帝素幸胡夫人,恐后立之,虑太子不安。临终,枕帝膝曰:“叔父骏女男胤有德色,愿陛下以备六宫。”因悲泣,帝流涕许之。泰始十年,崩于明光殿,绝子帝膝,时年三十七。诏曰:“皇后逮事先后,常冀能终始永奉宗庙,一旦殂陨,痛悼伤怀。每自以夙丧二亲,于家门之情特隆。又有心欲改葬父祖,以顷者务崇俭约,初不有言,近垂困,说此意,情亦愍之。其使领前军将军骏等自克改葬之宜,至时,主者供给葬事。赐谥母赵氏为县君,以继母段氏为乡君。传不云乎,‘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且使亡者有知,尚或嘉之。”于是有司卜吉,窀穸有期,乃命史臣作哀策叙怀。其词曰:

天地配序,成化两仪。王假有家,道在伉俪。姜嫄佐喾,二妃兴妫。仰希古昔,冀亦同规。今胡不然,景命夙亏。呜呼哀哉!

我应图LB,统临万方。正位于内,实在嫔嫱。天作之合,骏发之祥。河岳降灵,启祚华阳。奕世丰衍,朱绋斯煌。缵女惟行,受命溥将。来翼家邦,宪度是常。缉熙阴教,德声显扬。昔我先妣,晖曜休光。后承前训,奉述遗芳。宜嗣徽音,继序无荒。如何不吊,背世陨丧。望齐无主,长去烝尝。追怀永悼,率土摧伤。呜呼哀哉!

陵兆既窆,将迁幽都,宵陈夙驾,元妃其徂。宫闱遏密,阶庭空虚。设祖布绋,告驾启涂。服翚褕狄,寄象容车。金路晻蔼,裳帐不舒。千乘动轸,六骥踌躇。铭旌树表,翣柳云敷。祁祁同轨,岌岌烝徒。孰不云怀,哀感万夫。宁神虞卜,安体玄庐。土房陶簋,齐制遂初。依行纪谥,声被八区。虽背明光,亦归皇姑。没而不朽,世德作谟。呜呼哀哉!

乃葬于峻阳陵。

4. 长孙皇后文言文阅读理解

长孙皇后仁义孝敬,生活俭朴,喜欢读书,经常和太宗随意谈论历史,乘机劝善规过,提出很多有益的意见。有时太宗无故迁怒于宫女,皇后也佯装恼怒,请求亲自讯问,于是下令将宫女捆绑拘押起来,等到太宗怒气平息了,才慢慢地为其申辩,从此后宫之中,没有出现滥刑枉杀的事情。徽章公主幼年丧母,皇后将她收养,慈爱胜过亲生。妃殡以下有病,皇后都亲自探视,减少自己的药物饮食费用,资助他们治疗。宫中没有人不爱戴皇后。皇后教育各位皇子,常常把谦虚节俭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对皇后说,东宫的器物用具比较少,请求皇后奏请皇上增加一些。皇后不允许,说:“身为太子,(应该)担忧德行不立,声名不好,为什么担忧没有器物用具呢?”

太宗身患疾病,一年多不愈,皇后在床前侍候,昼夜不肯离开。经常将毒药系在衣带上,说:“皇上如有不测,我也不能一个人活下去。”皇后一向有气喘病,前一年跟从太宗巡幸九成宫。柴绍等人深夜密告有紧急变故,太宗身穿甲胃走出宫阁询问事由,皇后抱病紧随其后,身边的侍臣劝阻皇后,她说:“皇上已然震惊,我内心又怎么能安定下来。”,从此病情加重。太子对皇后说:“药物都用过了,而病不见好,我请求奏明皇上大赦天下犯人并度俗人出家,也许能够得到冥冥之中神灵的庇佑。”皇后说:“死生有命,并不是人的智力所能转移。如果行善积德便有福祉,那么我并没做恶事;如果不是这样,胡乱求福又有什么好处呢?大赦是国家的大事,不能多次发布。道教、佛教乃异端邪说,祸国殃民,都是皇上平素不做的事,为什么因为我一个妇道人家而让皇上去做平时不做的事呢?如果一定要照你说的去做,我还不如立刻死去!”太子不敢上奏,只是私下把这事告诉了房玄龄,玄龄禀明太宗,太宗十分悲痛,想为皇后而大赦天下,皇后坚决制止了他。

5. 长孙皇后文言文 练习和答案

长孙皇后性仁孝俭素,好读书,常与上从容商略古事,因而献替①,禅益弘多。上或以非罪谴怒宫人,后亦阳怒,请自推鞫,因命囚系,俟上怒息,徐为申理,由是宫壶@之中,刑无枉滥。豫章公主早丧其母,后收养之,慈爱逾于所生。妃嫔以下有疾,后亲抚视,辍己之药膳以资之,宫中无不爱戴。训诸子,常以谦俭为先,太子乳母遂安夫人尝白后,以东宫器用少,请奏益之。后不许,曰:“为太子,患在德不立,名不扬,何患无器用邪!”上得疾,累年不愈,后侍奉,昼夜不离侧。常系毒药于衣带,曰:“若有不讳,义不独生!”后素有气疾,前年从上幸九成宫,柴绍等中夕告变,上擐甲出阁问状,后扶疾以从,左右止之,后曰:“上既震惊,吾何心自安!”由是疾遂甚。太子言于后曰:“医药备尽而疾不瘳,请奏赦罪人及度人人道,庶获冥福。“后曰:“死生有命,非智力所移。若为善有福,则吾不为恶;如其不然,妄求何益!赦者国之大事,不可数下。道、释异端之教,蠹国病民,皆上素所不为,奈何以吾—妇人使上为所不为乎?必行汝言,吾不如速死!“太子不敢奏,私以语房玄龄,玄龄白上,上哀之,欲为之赦,后固止之。

注:①献替:“献可替否”的略语,言劝善规过,诤言直谏。

长孙皇后仁义孝敬,生活俭朴,喜欢读书,经常和太宗随意谈论历史,乘机劝善规过,提出很多有益的意见。有时太宗无故迁怒于宫女,皇后也佯装恼怒,请求亲自讯问,于是下令将宫女捆绑拘押起来,等到太宗怒气平息了,才慢慢地为其申辩,从此后宫之中,没有出现滥刑枉杀的事情。徽章公主幼年丧母,皇后将她收养,慈爱胜过亲生。妃殡以下有病,皇后都亲自探视,减少自己的药物饮食费用,资助他们治疗。宫中没有人不爱戴皇后。皇后教育各位皇子,常常把谦虚节俭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对皇后说,东宫的器物用具比较少,请求皇后奏请皇上增加一些。皇后不允许,说:“身为太子,(应该)担忧德行不立,声名不好,为什么担忧没有器物用具呢?”

太宗身患疾病,一年多不愈,皇后在床前侍候,昼夜不肯离开。经常将毒药系在衣带上,说:“皇上如有不测,我也不能一个人活下去。”皇后一向有气喘病,前一年跟从太宗巡幸九成宫。柴绍等人深夜密告有紧急变故,太宗身穿甲胃走出宫阁询问事由,皇后抱病紧随其后,身边的侍臣劝阻皇后,她说:“皇上已然震惊,我内心又怎么能安定下来。”,从此病情加重。太子对皇后说:“药物都用过了,而病不见好,我请求奏明皇上大赦天下犯人并度俗人出家,也许能够得到冥冥之中神灵的庇佑。”皇后说:“死生有命,并不是人的智力所能转移。如果行善积德便有福祉,那么我并没做恶事;如果不是这样,胡乱求福又有什么好处呢?大赦是国家的大事,不能多次发布。道教、佛教乃异端邪说,祸国殃民,都是皇上平素不做的事,为什么因为我一个妇道人家而让皇上去做平时不做的事呢?如果一定要照你说的去做,我还不如立刻死去!”太子不敢上奏,只是私下把这事告诉了房玄龄,玄龄禀明太宗,太宗十分悲痛,想为皇后而大赦天下,皇后坚决制止了他。

6. 文言文 长孙皇后 翻译

您好!

贞观八年,跟随太宗巡幸九成宫,感染疾病危险疲乏。太子承乾进入服侍,悄悄地启奏皇后说:“医药全都用尽了,您的身体却不病好。请允许我启奏陛下赦免囚徒,度人入道,希望蒙受福祉的帮助。”皇后说,“生死有命运,不是人的力量所加的。如果修福可以延长寿命,我从来不做恶;假如行善没有效果,有什么福可求?赦免是国家的大事。佛道是指示不同地方的宗教罢了,不是政体没有弊端,又是皇上所不信的。怎么用我一个夫人就使天下的法度混乱?”承乾不敢奏明陛下,把这件事告诉左仆射房玄龄,玄龄把这件事让陛下知道,太宗和侍奉左右的臣子没有谁不抽噎。朝廷上的大臣全都请求减缓赦免,太宗听从了。皇后知道了这件事,坚持规劝,太宗于是就停止了这件事。

皇后病情将要加重时,和太宗辞别,那时玄龄因为被谴责而回家,皇后因此说:“玄龄奉事陛下最长时间,小心谨慎,出人意料的谋划和秘密的计策,全都预先知道,竟然没有一句话泄露,不是有大的缘故,希望您不要舍弃他。妾的本宗,侥幸有缘与陛下结为姻亲,既然不是因为有道德的行为,就容易遭逢危险的时候。想要保全他们使他们永久,千万不要安排他们权要的职位。只要让他们以外戚的身份遵奉朝廷谒见,就是他们的幸运了。妾活着既然没有对当时有益,现在死了也不能厚葬。而且葬就是藏,不想让人看见。自古圣贤的人,都崇尚节俭薄葬。只有无道的乱世,才大起山陵,劳动耗费天下人,被有见识的人嘲笑。只请求依靠山来埋葬我,不用起坟,不用棺材,所必需的器物服饰,都用木瓦,节俭送终,这就是您不忘了我了。”贞观十年六月二十一日,皇后在立政殿过世,那时年龄三十六岁。

7. 隋书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隋文献皇后独孤氏,讳伽罗,河南洛阳人,周大司马、卫公信之女也。信见文帝有奇表,故以后妻焉。

帝与后相得,誓无异生之子。后姊为周明帝后,长女为周宣帝后;贵戚之盛,莫与为比,而后每谦卑自守。

及周宣帝崩,隋文居禁中,总百揆。后使李圆通谓文帝曰:“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及帝受禅,立为皇后。

突厥尝与中国交市,有明珠一箧,价直八百万,幽州总管殷寿白后市之。后曰:“当今戎狄屡寇,将士罢劳,未若以八百万分赏有功者。”

百寮闻而毕贺。帝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

使宫官伺帝,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候帝退朝而同反宴寝,相顾欣然。

后姑子都督崔长仁犯法当斩,文帝以后故免之。后曰:“国家之事,焉可顾私!”长仁竟坐死。

异母弟陀以猫鬼巫蛊咒诅于后,坐当死。后三日不食,为之请命曰:“陀若蠹政害民者,不敢言。

今坐为妾身,请其命。”后颇仁爱,每闻大理决囚,未尝不流涕。

然性尤妒忌,后宫莫敢进御。尉迟迥女孙有关色,帝于仁寿宫见而悦之,因得幸。

后伺帝听朝,阴杀之。上大怒,单骑从苑中出,入山谷间三十余里。

高颍、杨素等追及,帝太息曰:“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高颍曰:“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帝意少解,驻马良久,夜方还宫。后自此意颇折。

初,后以高颍是父之家客,甚见亲礼。至是,闻颍谓己为一妇人,因以衔恨。

又以颍夫人死,其妾生男,益不善之,渐加谮毁。帝亦每事唯后言是用。

后见诸王及朝士有妾孕者,必劝帝斥之。时皇太子多内宠,妃元氏暴薨,后意太子爱妾云氏害之,由是讽帝,黜高颍,竟废太子立晋王广,皆后之谋也。

仁寿二年八月甲子,其夜,后崩于永安宫,时年五十九,葬于太陵。(节选自《北史·列传第二》)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勉:勉强 B.长仁竟坐死坐:触犯法律 C.闻颍谓己为一妇人,因以衔恨衔:心中怀着 D.由是讽帝,黜高颍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独孤皇后在政治上对隋文帝有帮助的一组是(3分)①而后每谦卑自守 ②后使李圆通谓文帝 ③使宫官伺帝,政有所失,随则匡谏④候帝退朝而同反宴寝,相顾欣然 ⑤ 未若以八百万分赏有功者 ⑥后伺帝听朝,阴杀之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独孤伽罗家世显赫却谦逊自守;虽有仁爱之心,却生性善妒,在触及根本利益时决不手软。

B.独孤皇后曾经买下总价为八百万的明珠分赏给有功的将士,这件事朝野传诵,群臣都向皇帝庆贺。 C.独孤皇后公私分明,表兄犯王法,文帝有意免罪,她却不徇私情;异母弟因诅咒她获罪,她反为其请命。

D.独孤皇后曾因为高颍是父亲的家客,赐给他贵重的礼物,后来因高颍轻视自己只是一介妇人而怀恨在心。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陀若蠹政害民者,不敢言。今坐为妾身,请其命。

(5分)(2)又以颍夫人死,其妾生男,益不善之,渐加谮毁。(5分)答案:小题1:A小题2:C小题3:B小题4:(1)如果独孤陀败坏朝政为害百姓,(2分,采分点:蠹)我不敢为其说情。

(1分,采分点:言)但如今他是因为诅咒我而犯罪,(1分,采分点:为)所以请您饶他一命吧。(1分)(2)又因为高颍的夫人去世(1分,采分点:以),他的妾生下男孩,更加不善待他(2分,采分点:益、善),渐渐更加诬陷诽谤他(1分,采分点:谮毁)。

分析:小题1: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题中“勉”是“尽力”之意小题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看清题干的要求,然后从文中找出筛选信息的区间,本题要求的是选出“全都表明独孤皇后在政治上对隋文帝有帮助的一组” ①指的是独孤皇后的品格⑥不是对隋文帝政治上的帮助。

运用排除法找出答案。小题3: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做事情况。

本题中“赐给他贵重的礼物”错,应该是“对他非常亲近礼遇”。小题4:试题分析: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参考译文】隋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河南洛阳人,是北周大司马卫国公独孤信的女儿。

独孤信见杨坚(隋文帝)一表人才,所以把女儿嫁给他。杨坚和独孤伽罗感情很好,隋文帝发誓不要别的女人生的孩子。

独孤伽罗的姐姐是北周明帝之后,她的大女儿是北周宣帝之后;她显贵的亲威之多,没有人能和她相比,但是她每每谦逊自守。等到周宣帝驾崩,隋文帝身居宫中,总揽政务。

独孤伽罗派李圆通告知文帝说:“现在已经是骑兽之势,一定不能够下来,尽力去做!”等到隋文帝即位,立她为皇后。突厥曾经与中原进行贸易,有一小箱明珠,总价值八百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