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两微一端下做好新闻舆论工作

如题所述

如何在两微一端下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新闻网络舆情监测,什么是新闻网络舆情监测?
新闻舆情监测是指通过对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的一种监视和预测行为。
如何有效进行新闻网络舆情监测?
做好新闻网络舆情监测必须要兼顾一下几点:
首先,论坛平台的帖子。
论坛往往是新闻的主要来源,因为在这里每天涌现着大量的奇闻怪事,自然是记者关注的一个重点地方,决定论坛网帖是否被大量关注的首要因素,是发帖人发帖意愿的强烈程度。
一些网络职业发帖人了解舆情事件传播的规律,会在不同的网站转载同篇帖子,并且会时刻关注事件传播的量,在恰当时机会将事件后续情况再次发新帖。这也是舆情专家为什么不建议删帖处置舆情的原因,往往这类事件帖子越删越多,反而会使事件持续恶化,对舆情修复起反面作用。
反之,是事件诉求方在网络发帖,官方须关注事件并对情况核实,切实解决发帖人正当诉求。若发现有恶意污蔑、诽谤内容的,联系当事人或网站,走法律途径消除影响。
也不是所有的帖子都需要一一核实,工作量大,舆情的工作也不能只围绕网络舆情传播状况来开展。对于文不对题、只靠敏感词汇来吸引眼球的网帖大可不必理会,而对于那些描述详尽、条理清晰,甚至配发图片的网帖应重点关注,多了解事实情况,线上线下工作互相配合的予以解决。
其次,微博、博客平台的帖子。
微博和博客也是新闻爆发的一个重要平台,人人可在微博上发表评论,而且微博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然而微博、博客平台网贴影响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博主的粉丝量。
对网络大V转发的网帖,在很短时间内即会引起大范围的关注和转播。这也给一步分以此为业的职业“明星”以机会,在微博的维护和运营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物力。
政府明星微博的创建一方面是公众与政府沟通的新平台,也是自身亲民、爱民形象树立的平台,更是舆情引导和修复的一大助力。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新闻单位在行使舆论监督职责的时候,至少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组织批评性报道、开展舆论监督属于党的“三大作风”的范畴,一定要遵循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原则。我们采写批评性报道的基本出发点是“惩前毖 后、治病救人”。编辑记者在采写和编辑批评性稿件时,要有“与人为善”的态度,特别是对于人民内部矛盾,应通过批评达到改进工作、增进团结的目的。批评性 报道不要以偏概全,不要随意渲染,不要无限上纲。
第二、开展舆论监督,要善于抓大事,抓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要尽量选择有普遍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通过批评和揭露,使干部群众能够从中受到深刻而生动的法制教育、政策教育、纪律教育和作风教育,不能过于琐细、过于肤浅,更不能有闻必录。
第三、要尽量选择那些已经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典型事件,在批评和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的同时,让人民群众看到我们党和政府对这类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正确政策和鲜明态度。要生动、具体而令人信服地报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那些违法乱纪的人的可耻可悲的下场。
第 四、批评性报道的事实一定要十分准确。对采访对象提供的材料要认真核对,要有真凭实据,防止道听途说、捕风捉影。要把握分寸、留有余地。在对因果关糸的 分析和判断上,也要符合实际、符合逻辑、以理服人。在稿件播发之前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包括被批评者的意见和被批评者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五、要坚持批评性报道的客观性,尽量减少主观色彩。要尽量选用客观再现的报道方法,从头到尾只客观地叙述经过,让读者看了我们的报道之后自己独立地判断是非曲直。
第六、批评性报道要符合法律规定规范,在法律上要立于不败之地。有些 涉及法律问题的重要批评性报道,在播发之前要征求法律专家或法院负责同志的意见。
端正批评态度。党报负责人要有原则和魄力,为维护党的形象和党报的声誉,坚持真理,敢于揭露问题。要明确我们批评的目的是教育人,而不是打击人。搭建类似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启用预警功能实时监控网络舆论动态,对于负面言论和批评报道千万冷静从事,把握好舆论监督的正确方向,因为实事求是才能有好的效果。如果事实确有出入,当然要进行更正。特别是严重失实的批评报道,不但要公开更 正,而且要检讨,挽回影响,吸取教训。我们应该允许别人的反批评,因为负责监督的部门本身也应该接受群众的监督。
敢于正视问题。这是对领导者的要求。要搞好新闻舆论监督,首先要求党政领导同志有胆量和勇气,对本地区发生的问题,敢于面对现实,敢于亮丑 ,敢于把问题公之于众。这是一种有信心、有力量的表现。同时还要善于运用批评性报道推动工作,切实为群众解决问题,使新闻媒介的权威性在群众中大大增强。
党 的会议多次强调:“强化法律监督机关和行政监督机关的职能,重视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逐步完善监督机制,使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置于有效的监督之 下。”一些单位和领导干部不愿意揭示自己的问题,更害怕公开日曝光,甚至设置种种障碍,阻挠新闻舆论单位开展工作,正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舆论监督的巨大威慑 作用。我们要十分重视和善于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和配合新闻舆论监督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