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2万+词汇量怎样积累

如题所述

首先市面上词汇书非常多,形式也比较多样,不必跟风买很多参考书,不管是以字母顺序排列的词汇还是根据学科语义分类的词汇,内容总是相差无几的,只要你觉得是适合自己的就行。背诵时应该尽量用听的形式熟悉词汇,形成听觉的敏感,而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敏感,这样的话在听到单词时就不需要去反应单词的形状从而再从翻译的角度去理解,而是直接的理解了,这对于内容繁多的托福考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威学托福教育一般会建议学员在记单词拼写的时候还是需要结合读音,根据音节记单词,把单词拆分成一小部分一小部分。这样不仅能使记忆深刻,牢固,还可以让学员了解字母不同组合的发音习惯。当考试时遇到生词就可以根据大致读音记下来,有了单词的基本形状,等听力题目出现的时候就能找到对应的信息了。
单纯背词汇书并不能完全解决单词问题,因为单词放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会变化。威学托福建议考生在做题或者是听歌看影视时,都可以听听有没有遇到曾经学过背过的单词,仔细辨认一下,提高自己的实战经验。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到你,祝早日分手托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02

其实要回答题主的这个问题,营长觉得先要回答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词表?”相信题主也和很多同学一样,四处寻找背单词的妙方,比如看词能读、听词能写的自然拼读,比如词根词缀联想记忆,比如短时高效的高频词汇等等。限于篇幅营长今天只聊聊最常见的高频词汇。

“高频词汇”长啥样?

高频词汇,顾名思义就是在一种考试或某个考试科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单词。它们通常会按照出现频率的高低被排列在一张“高频词汇表”或“高频词汇书”里。因为托福、SAT等考试都要求较大的词汇量,而大家能投入到背单词的时间有限,自然更有效的背词方式是先背常见单词也就是高频词汇,有时间再慢慢背频率较低的单词。这一套逻辑下来好像没什么破绽,可能有的同学已经准备挑选高频词书了,但是桥(deng)豆(yi)麻(ha)袋(ha)!

我们先来看一个业界知名的“高频词表”的一小部分:

“高频”=核心?

看到这里有的同学难免要热泪盈眶。“这些词我全认识!”但是先别忙着激动,大家看一眼表格的第四列——“频率”,这里面词频最低的单词“line”出现了1636次,也就是在托福的文本里它平均每篇文章出现约3次。这样的词虽然高频,但是并不核心。因为它们过于常见,所以并不是攻克考试的关键

“高频”=高效?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没事儿,会的我就往后跳,跳到不会的再背也不亏。” 所以跳啊跳啊跳,我们终于在这停住了。

我们欣喜的发现了两个不会的词——“Whig” 和 “Cretaceous”。Whig是一个叫辉格党的党派,在英美两国的历史中都曾出现过。Cretaceous是白垩纪,一个大量恐龙新物种爆发的时代。这两个词都可以归为专有名词,也就是说要么它们并不影响理解文章和做题,要么文中会给出解释。那它们出现在表格的这个位置是不是有点违背高效的原则呢?(这是个近1万词的词表 ,词频60+算是相当靠前了。)

“高频” =重要?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单词频率高肯定代表比较重要,即使是专业名词背了也不亏。” 那我们来检索一下这两个词,看看它们到底出现在了多少文章中。结果让人很崩溃:“Cretaceous”一词在阅读正文TPO8P2中出现了6次,TPO15P2中5次,TPO33P3中2次,TPO42P2中4次。总计在4篇文章中出现了17次,其余次数都是在选项和解析中出现的(是的,解析都算进去了)。“Whig”就更夸张了,这个词全部出自一篇阅读文章OG1-Passage1。其中正文中出现了12次,选项和解析中出现了55次。小结下:如果按出现的篇章来算,“Cretaceous”的频率是4,“Whig” 的频率是1。所以你还觉得它们很重要吗?

我们来总结下“高频词表”的三大Bug:

    有众多非核心词占据了表格的很多空间;

    有一些专有名词散落其中,增加记忆负担;

    词频统计的过程其实很粗糙,“高频”不代表重要 。

    除了上面三个bug,高频词表其实还算是个不错的方向,但需要更精细合理的统计和有经验的老师来进行删选,最好再能标注具体文章的出处和文章中单词的意思。营长觉得好的词表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

    只计算单词出现的篇章数,而不是单纯计算出现次数;

    标注包括具体科目和文章编号在内的原文出处;

    标注一个单词不同释义的出现次数和对应篇章;

    托福词表统计基于TPO听说读写四科的全部文本;

    SAT词表基于OG+Khan+真题;

    精挑细选的例句

选好了词表,继续来说一说托福词汇的积累问题:

短时间记大量单词其实最怕面对的就是三个问题:

第一就是记不住或者说只能记住一会,转眼就忘。

第二是难持续,背一阵就头昏眼花,无聊透顶。

最后一个,背了好像没什么用。也就是说你记住了,也坚持下来了,但是阅读还是读不太懂,听力就更不要说了。所以以下方法主要解决这三个问题

1. 首先针对记不住的问题。记不住其实大部分时候和你的记忆力没啥关系,就是背词的时候给的刺激过于单调,印象自然比较淡。回忆下你背单词的过程,是不是就是把书打开以后从第一个词开始一个一个往后看,然后不会的多看两遍,最多叨叨几遍组成单词的字母,以及对应的中文意思。这样记,记不下来太正常了。

怎么改进呢?

第一步,不光看单词的拼写,还大声的读出单词的发音(不会的或不确定的一定要查下),因为英文是个表音文字,拼写和发音是有很强的对应关系的。(出门右转度娘phonics或自然拼读)所以大声读单词(特别是按音节拼读出来)不仅仅是多加了一个刺激点,更是让发音成为你记忆拼写的一个辅助。

第二步,在中文意思旁边手绘个代表词义的小图。当然你也可以直接用某些带图的词书,但是这类书里也很难做到每词一图,要不得多厚呢……另外按图记词的软件可以尝试,但是不要作为主要手段,原因是那些图的质量本身一般(很多长得差不多,有没有?),另外即使图片还不错不一定适合你的脑洞。因为画图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最后那张八成不怎么好看的小丑图,更重要的是你把一个词吃透理解并主动进行图像化的过程。所以不怕你画得丑,也不怕有的词画不出图,尽量去尝试就会很有收获。

第三步(可选),动起来!这条主要是基于TPR教学理论。(详情出门右转度娘)TPR的核心概念就是学语言的过程要全身心投入进来。简单点的做法是大家可以用胳膊腿来划一划单词的拼写,动作越大越好。(注意不要伤及无辜。)高难度点的就是把刚背的一些单词穿成剧情演一下,越神经越好,最好找几个人一块发神经。如果你看过超级记忆力相关的书,你也会知道我并没有忽悠,因为越脱离正常经验的事情越容易被记住。(如果你的日常就是发神经,那就不建议采用这个方法了)

2. 基本这样玩学下来单词没有记不住的了,更重要的是你的心态会慢慢改变,背单词将不再是个负担,它可能会变成了一个发神经的好借口或者你的新爱好。(特别是当你牢牢记住一些单词,获得成就感之后)所以无聊啊,不能持续什么的就不存在了。第二个问题就这么顺带就解决了。

3. 第三个问题——“背了没用”,可能会有这么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单词都懂了,句子还是不懂。这就是句法结构和逻辑的问题了,基本方向是夯实语法知识,重点是划分句子结构这部分。

第二种情况:句子里单词的意思和我背的意思好像匹配不上。这种情况有两种原因,第一是你的词表有问题,假如是针对托福的词表却没有给出某个单词在托福里最常见的一个或几个意思,那这个词表就不合格了。第二这个是因为背单词的时候过于孤立,没有丰富的应用场景的积累,这就导致当单词运用引申意思的时候或者以某种固定搭配出现的时候,你就看不懂了。所以另外一招就是多看几个例句,最好能够在考试的文本中搜索一些带这个单词的句子去读一读。当然这个过程相对费时,大家可以挑一些觉得有障碍比较大的,或者词义比较多的去查。(当然你如果用某家良心机构的单词表就能节省很多时间了,你猜猜是哪家机构呢?)

第三种情况:有的单词看见我就认识,听到反应不过来。这就是前面推荐大家大声读的另外一个原因了。根据对单词掌握程度高低,我们可以把单词分成阅读词汇,听力词汇,写作词汇和口语词汇。对大部分同学而言都是阅读词汇最大,听力次之,然后依次递减。所以大家背单词除了把生词同时转化成阅读和听力词汇这个任务之外,还要有个任务是把现有的一部分阅读词变成听力词。(也就是把对单词发音的敏感度提高。)

说了不少了,最后营长想说背单词不是一锤子买卖,大家得着空就尽量多轮几锤子吧。(多复习,多用)祝大家以终为始,不负韶华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