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孩:是指被狼抢走,被狼养大的人类婴儿。世界上已知有10多个狼喂养的狼孩,其中最著名的是在印度发现的两个。狼孩和其他由野生动物抚养的幼童也被称为野孩。
当狼孩第一次被发现时,他们像狼一样生活;他们四肢行走;他们白天睡觉,晚上出来,害怕火、光和水;他们只知道饿的时候找食物,吃饱了就睡觉;他们会吃肉而不是吃素他们不能说话,每到午夜就像狼一样嚎叫。
经过7年的教育,卡马拉(狼孩)已经掌握了四五个单词,几乎没有学会几个单词,开始向人们的生活习惯迈进。据估计,她去世时大约16岁,但她的智力只有3、4岁。
扩展资料:
狼孩事件的结论:
1、如果狼孩不是天生的缺陷,说明人类的知识和才能不是天生的,直立行走和说话也不是天生的本能。这些都是后天社会实践和劳动的产物。从出生到上小学前的年龄,对人们的身心发展都非常重要。
2、从出生到上小学前的年龄,对人们的身心发展都非常重要。因为在这一阶段,人脑的发育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语音的发展可能有一个关键时期(语音系统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神经通路,以后很难再改变)。错过这一关键时期,将给人们的心理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3、因此,长期脱离人类社会环境的幼儿将不具备人类的大脑功能,也不具备与语言相关的抽象思维和人类意识。如果成年人因故离开人类社会很长一段时间,再回来,就不会出现上述情况。这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人类社会环境对婴儿身心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狼孩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争论,人的心理特征是天生的重要,还是后天获得的更为重要?周围环境、习惯和人的生存条件在人生命的最初几年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对“狼孩”现象的研究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莫大的希望。
英国作家P.吉卜林著名的短篇小说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人与野兽共处的令人称奇的故事。一群狼从一只凶残的老虎那里救下一个男孩并喂养他,人们称他为狼孩。后来他成为一个美男子、大力士和“热带丛林的主宰”。古罗马关于罗马缔造者孪生兄弟罗慕洛和穆斯的传说同样讲述了一只母狼搭救并哺养他们的故事。还有关于人猿泰山的多集电影也值得提起,他是在热带丛林中猴子的陪伴下长大的。这些作品的根据是什么?纯粹是杜撰,还是确有其事呢?
其实,确实有令人信服、证据确凿的材料来证明野兽哺养小孩的事情。狼、熊、老虎、猴子、猪都曾充当过哺养者。这类悲剧性的事件多发生在乡村地区,那里的生活方式不允许大人们时时刻刻地照料自己的小孩儿。经常是在小孩儿丢失之后,父母却还懵懵懂懂的。
其中人们最常提到的一件事发生在东方印度一个叫米德纳普尔的村庄里。1920年秋天,在一个狼窝附近人们跟踪发现了两个小女孩,并把她们捕获。一个女孩大约一岁半,另一个大概八岁。根据观察判断,成龄狼像照料自己的后代一样照料了她们。姐妹俩能够灵巧地用四肢行走,像狼一样长号,有抓挠的习惯。她们被送进了孤儿院,年龄小的女孩在那里很快就死去了,年龄大的那个活到了16岁。她逐渐学会了像人一样站立和行走。她甚至习惯了人类的食物,但她仅能学会三十多个单词。
1972年印度北方的一所孤儿院来了一个由母熊抚养的3岁的孩子。这个小男孩后来与人生活了大约14年,但在许多方面他还保留了野兽生活的习惯——十分警觉,对学习没有特别的兴趣。
前不久人们在乌干达的热带森林中发现了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他的养父母是黄狒狒。尽管人们想方设法,但他仍是弯曲着腿奔跑,不穿衣服,只吃生水果、蔬菜和草。医生们推测,这个孩子是在婴儿时期落入热带丛林中的,他对人类社会充满了敌意。
对孩子们在幼年不幸落入动物群中的事例进行的大量研究使科学家们作出了不妙的结论。重新教育这些孩子、使他们养成人类生存的习惯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说小说里狼孩的故事情节是按照文明道德的高级法则来演绎的话,那么在实际生活中一切都要复杂得多。早在17世纪著名的瑞典科学家卡尔·林耐就对动物世界的分类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他的分类法构成了现代生物学的基础。他的著作中关于人的那一章专门辟出一节,题名为“理性和野性共存的人”。
现代的研究者们把那些在森林和热带丛林动物之间开始自己生活的孩子们列入所谓的第三文明。他们认为,狼孩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但也还不算野兽。他们的生理条件使他们不能敏捷和迅速地逃离危险、不能找到足够的食物、不能去争取兽群的领袖地位。当然,他们可以具有敏锐的嗅觉,他们的声带能够发出吼叫声和长号声,他们之中有些人的眼睛甚至会在黑暗里发光。但是他们也不会完全采取野兽们的生活方式。在与人的交往之中,有时经过与他们多年持久、耐心的工作之后,他们就像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能够获得“初步的人的面目”。但是目前还没有听说这种人能够重返正常人的生活的个例。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