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是如何改变我国原有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

如题所述

一、“互联网+”新经济改变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占比持续下降的趋势
第一,政府偏向的收入分配格局与我国长期追求经济增长的目标是一致的,过去以高投资、高出口为主的经济格局保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这种模式是以低工资制度为配合的。同时,这也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有关,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资本偏向的经济发展方式,劳动力要素逐渐被资本要素所替代,资本要素获得了较高的收入,而劳动要素的收入呈下降趋势,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要素的份额会逐渐上升。 “互联网+”逐渐改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促使经济发展进入更高级的阶段,且已初现端倪。第二,“互联网+”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促使产业结构升级。正如里夫金在《零边际成本社会》中指出的:“纵观历史,大规模经济转型都出现在人类发现新能源并建立新通信媒介之时。”互联网正是建立了一种新的媒介,且其以技术、信息、数据为要素驱动的“互联网+”,改变着传统的经济模式及产业结构,带来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在经济要素自由配置的环境下,由于要素的逐利性,经济要素会自动流向效率最高、收益高于社会平均收益的技术创新项目。……可见,在“互联网+”跨界的融合过程中,衍生了许多新的就业岗位,而这些主要集中于服务行业,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起着加速的催化作用,而伴随着产业结构逐渐由原有的生产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劳动要素的收入将会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占比也将会增加。
二、“互联网+”新经济改变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基尼系数最高达到2009年的0.491,之后虽有所下降,2016年为0.465,但也是远超国际警戒线水平的0.4。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垄断行业和企业过高的工资性收入差距所造成的行业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第一,“互联网+”等新兴行业产生了对技术开发人才的需求。在“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快速的发展下,产生的新兴行业对于专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的细化催生了大量的新兴就业岗位。……
第二,“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推广加大了高新科技人才的需求量,“互联网+”不断与各个行业跨界融合,并与实体经济找到了优势互补的契合点,也引发了旺盛的人才需求。…
三、“互联网+”新经济拓宽了收入来源渠道,有效改善中低收入者状况
第一,“互联网+”新经济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就业机会。
第二,“互联网+”新经济降低了创业的门槛,提高了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第三,“互联网+”新经济拓宽了资本收入渠道,增加了普通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第四,“互联网+”新经济改变财富分配的价值链,有效提高普通居民的收入水平。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3.45万亿元,比2015年的1.96万亿元增长了103%,参与分享经济服务提供者约有6亿人,分享经济平台的就业人数约585万人。另据一项调查显示:2015年汽车共享为司机带来了超过460亿的收入,其中全职司机平均月收入提升幅度达到82%。而按照中国统计年鉴2015年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等级划分定义,所有共享汽车司机中约154万名司机之前属于城市低收入人群,可见共享汽车帮助城市低收入人群实现了收入提升,使其中绝大部分摆脱了低收入困境。
以上摘录“互联网+”新经济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研究 作者: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人文杂志社韩海燕,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姚金伟
供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