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护3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减个税,这是否可以提高生育率?

如题所述

国务院3月28日下午发布三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政策文件,明确了具体的扣除标准和方式。文件指出:自2022年1月1日起,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前,按照每名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具体方式上,可选择由夫妻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选择由夫妻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监护人不是父母的,也可以按上述政策规定扣除。


减扣个税的标准是:税前按照每名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注意是税前!粗算,假如你税前工资是每月1万元,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那就可以按4000元交个税,税率是3%,按照当前政策1000免税额度可以省30元。你觉得可以提高生育率么.......

但是:

1、首先这是一个正面好政策,是值得肯定的,毕竟蚊子肉也是肉。但是显而易见,该政策有些软绵无力,我们还需要力度更强的政策来挽救严峻的生育率!

2、很多人工资达不到个税交税标准的,就是享受不到这种政策了,也就无所谓可以提高生育率之说。

3、有些妇女从怀孕开始,就被单位调岗降薪,这费用怎么比呢?



人口政策的核心应该是:鼓励生育、支持生二胎、允许生三胎!那么相关政策就应该围绕“鼓励、支持”来具体施政!鼓励生育:暨保持基本人伦,减缓减少“丁克”家庭现象;支持生二胎:暨要有支持和奖励生二胎的具体措施;允许生三胎:想生三胎的可以生,不奖励不处罚,新出的三胎政策是“允许”没一个字要求你“必须生三胎”。目前政策还是限制到三,不是彻底放开,更不是越多越好。


(社科院调查数据:经济压力是影响生育主要原因)

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滑不可逆转,但是,不代表国家就应该无所作为。对于现在的我们,生育率稳住下降颓势就是赢,我国未来半个世纪的目标可能是要稳住800万出生人口底线。

如果我国接下来两年内不能切实降低人民的生活压力,那么按照当下出生人口每年减少15%左右的速度,到2025年我国出生人口就只剩下500万了,这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鼓励支持的一些小建议:

1、延迟退休到70岁:丁克70岁退休,生了一胎的提前5年暨65岁退,生了二胎的可提前10年60岁退,三胎15年55岁退。有个阶梯,毕竟你不生让国家缺少劳动力和消费者,那么就让你自己补上。你多生给国家贡献了劳动力和消费者,那么你可以享受“人口红利”。没毛病吧!

2、生育责权利设立经济制度。生育一个的是完成基本指标,不奖不罚;生了二胎的、生了三胎的家庭,如果夫妻收入低于当地省级人均年GDP的4倍(比如:湖南夫妻2人年收入20万,湖南省人均年GDP是6万)则免交5年个税。具体数字可以各省调研后设置。但政策意思就是大力减免普通二孩三孩家庭的经济压力。此举,不仅促进生二胎,还缩小贫富差距!

3、有一孩家庭,夫妻二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30%(7折征收)至16岁。

4、有二孩家庭,夫妻二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50%(减半征收)至18岁。

5、有孕妇产妇的企业,按人数比例减免一些税费(如残保金、企业所得税)冲抵孕产假期间发的薪资。国家要是真想鼓励生育、真的尊重妇女就业权,就要好好平衡一下企业用人成本和人口政策之间的平衡。不要一出现“辞退孕妇”这种事就制裁企业,这样最后只有两种结果,一是引导女性不婚不育~为了工作老大不小也不敢生育。二是用人单位从根源上婉拒适婚未育的女性~所谓就业歧视。怀孕了有特殊优待、休产假工资照发,这很好啊!可是这家产假出工资的公司成本怎么办呢,大公司\国企\政府机关也就无所谓了,出的起,成本反正是国家的,私营小公司怎么办呢?政策要弥补漏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31
我觉得可能不行,因为现在有很多人都不想生孩子,他们觉得生孩子会约束自己的自由,也会让自己感到很烦躁,并且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状态,而且也会影响到自己的经济收入,因此我认为可能不行。
第2个回答  2022-03-31
可以的,现在很多生育政策都出台了,这些政策对有孩子的家庭是有好处的,这样可以激发人们的生育意愿。
第3个回答  2022-03-31
是提高不了生育率的,因为三岁以下的婴幼儿花的钱根本没有多少,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医疗问题才是大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