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棉花红叶茎枯病进行防治?

如题所述

棉花红叶茎枯病又称棉红叶枯病、黄叶茎枯病或凋枯病。主要是由于土壤缺钾而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蕾期初发,花期普发,铃期盛发,吐絮期成片死株。病叶自上而下,从外向内发展。初发病时,叶片边缘稍带黄色,叶肉组织褪绿,但叶脉仍保持绿色,以后叶色由黄变成紫红色,叶质增厚、皱缩、发脆。病害严重时,叶柄基部变软,主根短而细,颜色深褐,尖端变黑腐烂,茎部维管束不变色。病株后期,病叶干枯脱落,甚至整株枯死。一般7~8月份零星发生,9月中、下旬至10月份达到发病高峰。受害轻的棉株黄瘦铃小,纤维短,吐絮不畅;严重时植株矮小,结铃减少或造成蕾铃大量脱落,可减产50%左右。对棉花红叶茎枯病,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合理耕作,改善土壤结构

干旱季节及时进行浅中耕,减少水分蒸发,保墒并促进根系发展,以利植株生长,增加抵抗力。耕翻深度不少于25cm。蕾期中耕是关键,结合揭膜进行1次深度为10~15cm的中耕,浇后、雨后要及时进行浅中耕,耕深不超过5cm。

2.合理施肥

施足基肥,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施肥应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加大钾肥的施入量,科学追肥。一般1hm2可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30000kg、尿素150~225kg、磷酸二铵300~375kg、氯化钾300~450kg。在施肥方法上基肥采用全层施用,即在棉花播种前施入全部磷酸二铵、2/3氮肥、2/3钾肥,随旋耕施入土壤;花铃期追施1/3氮肥、1/3钾肥;在盛蕾期至盛花期叶面追肥,可用1%的尿素溶液和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混合喷施,每隔5~7d喷施1次,连续3~5次,以达防病增产的目的。对土壤潜在性缺钾或施钾较少的棉田,可追施氮化钾或硫酸钾150~225kg/hm2、过磷酸钙300~450kg/hm2,以满足棉花对钾元素的需求,调整棉田肥料配比结构,提高氮、磷的利用率。

3.合理排灌

做好抗旱排涝工作,适时灌溉抗旱,多雨季节要注意及时排水,保持土壤的适宜水量,协调肥水的供应,以水促肥。如遇连续高温、干旱天气,要及时利用早晚时间浇灌,避免在中午高温时大水漫灌。

4.合理密植,适当化控

根据每个棉花品种的特点,合理密植,防止徒长。此外,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进行化学调控。一般于苗期、蕾期、初花期、盛花期、打顶后分别少量多次喷施缩节胺等调节剂,以达到合理调控的目的。对旺长棉田,可施用缩节胺0.03~0.045kg/hm2或矮壮素120~180mL/hm2,对水750kg/hm2喷雾,能有效促进其稳长。

5.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将农用链霉素(500万单位)5~8g,多菌灵50~100g,磷酸二氢钾100~150g,水16kg,混合均匀喷雾,每隔7d喷1次,连喷2~3次,对棉花红叶茎枯病防治效果显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