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政坛,对苏东坡是如何被评价的

如题所述

有一个欧阳修发现苏东坡的典故,大家可能熟悉。说是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作为朝廷知贡举的欧阳修,主持这一年的科举考试,为主考官。在会试(省试)的策论一场,出题《刑赏忠厚之至论》,后来考卷收上来,负责点检卷子的梅尧臣发现其中一篇十分精彩,特意挑出让欧阳修看。欧阳修读后,果然眼放异彩,想排为第一。但欧阳修有一个顾虑,他的弟子曾巩也是这次的考生,如果是曾巩写的,怕人闲话,所以,他将此文列为第二名。第二场考试时,又有一篇《春秋对义》,更对欧阳修的胃口,他立即将其列为第一名,确定为会元。发榜时,欧阳修才知道,这两篇文章都是苏东坡写的。故,欧阳修有:“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之对苏东坡的激赏之语。
以上是后人和当时的名家内行对苏东坡在文学上的评价和看法,基本能反映出苏东坡的文学造诣和文学成就。但是,文艺上的高才,在政治上,往往就不一定那么高了。那么,人们怎么评价他的政治作为呢?
当时,宋仁宗在苏东坡和弟弟苏辙同科考完,看到他们的试卷后,由衷说了一句话:“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把苏东坡兄弟看成了宰相之才,这应该是苏东坡在政治才华上得到的最高评价。

黄庭坚给过老师一个精简的评价说:“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与苏东坡同朝为官的史学家范祖禹评价说:“苏轼文章为时所宗,名重海内,忠义许国,遇事敢言。”这就把苏东坡的文章、政治、性格全说全了,文章是一代宗师,政治上忠义许国,性格上遇事敢言,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南宋皇帝宋孝宗赵昚对苏东坡的评语是:“忠言谠论,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也评价他敢说敢言,忠臣典范。
对于苏东坡的评价,我觉得说得最全面而中肯的,要算当代史学家钱穆,他评价苏东坡说:“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但苏东坡的儒学境界并不高,但在他处艰难的环境中,他的人格是伟大的……他们(指苏氏兄弟)一面对世务却相当练达,凭他们活的聪明来随机应付。他们亦并不信有某一种制度,定比别一种制度好些。但他们的另一面,又爱好文章辞藻,所以他们持论,往往渲染过分,一说便说到尽量处。近于古代纵横的策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