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情人》的原著和导演为什么会因为这部影片翻脸?

如题所述

很多人都知道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代表作《情人》,这是部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法国白人少女,在越南邂逅华裔富家少爷,二人深沉而又绝望的爱恋故事。

不过对于更多的人来说,电影《情人》更加有名,主演是咱们熟知的香港男星梁家辉,他在里面扮演华裔少爷,和有对手戏的女演员在片中有不少大胆暴露的镜头。

了解了一下这部影片的幕后故事,发现改编电影的导演和杜拉斯因为这部片子闹得并不愉快,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个是改编的原因,其实任何的作家,都不喜欢别人改写自己的作品,即便是为了搬上银幕也不例外,这涉及到一个很简单的自尊问题,既然是我创作的东西,为什么要由别人来改写呢?事实上杜拉斯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并不容易,她的小说很难找到主体的脉络,更像是一堆碎片化的叙事片段,夹杂了各种独白和评论。

还有一点,杜拉斯本身并不仅仅是一个作家,还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导演,年事已高的情况下自己得作品要被他人执导,心里不爽还是很正常的,所以这也是一个自尊的问题,总而言之就是我的东西被别人拿走,心里不舒服。

不过在这里可以给大家科普一下,电影《情人》的故事来源,绝大多数还是来自杜拉斯的小说《中国北方的情人》,有兴趣的童鞋可以找这部书来了解下哦,它和《情人》类似但完全是另一部作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29

众所周知,杜拉斯是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之一。这个流派的法门在于他们觉得唯一可靠的是自我感受,所以常常用第一人称去构建世界。这就导致杜拉斯的小说《情人》里真实回忆和日后被加工的回忆形成一种错乱,这种错乱造成的暧昧感让读者分不太清什么才是真实。

这样的小说实在不太好被改编成一部通俗电影,小说中的暧昧感并不适合被大众接受。如果一味照搬小说,将会是有一部带有意识流气质的电影,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确实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让·雅克·阿诺知道自己要的是一个情节性强的连贯故事,所以对小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导演砍去小说中大量的内心独白,把故事重新整理为单线索结构,这个重大改编让影片内容变得通俗易懂,情节发展顺畅。

为了让影片内容更出彩,导演还补了很多小说中没有写的场景。比如影片花大力气拍了迎亲的场面,从而使中国情人根据家里的意思,不得不迎娶黄种女人,成了一个可见可听的真实段落。将东方的婚姻仪式和民俗非常自然地融进了整个影片。

导演阿诺对《情人》采用了一种读后感式的改编方法,就是把无序的故事根据自己的理解整理成了一个通俗易懂、有头有尾、且连续的故事。从改编的忠实度上来说,确实有违原作的初衷,但显然对观众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改编。杜拉斯本人非常抵触这种改编,她不愿意承认这个片子跟自己有太大的关系,所以一度和导演撕破了脸,不过最终还是认可了阿诺的工作。据说点头的原因是因为制片方付给她非常大的一笔版权费,呵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