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教师的科学精神和发展精神?

如题所述

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具有科学精神教育的强烈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加强自身的科学素养,才能把科学精神的培养贯彻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一、科学精神培养的现实意义
培养中小学生科学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社会生产力,还能促进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引发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促进人的思维方法向更科学、更理性的方向演进,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能自发提高精神文明的程度。所以,必须重视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养成科学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
科学技术作为知识和技能形态的人类精神财富,以理性抽象、逻辑推理、综合分析等方式,去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内在本质和客观规律。科学活动的每次重大进展都会在人类精神生活领域引起连锁反应,促进全社会形成批判求真精神,使大众日益重视科学思维方法,提高社会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精神,有助于他们养成科学正确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提高其思维的批判性和严谨性。
(三)塑造现代健全人格
现代科技的发展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为人们特别是中小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使他们能够享有更加优越的教育,使他们有了更多的文化生活选择空间;同时,丰富多彩、迅速变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要求他们具有更高的文化素质及人格修养,即中小学生应具备现代健全人格素质,其核心内容就是科学精神。因此,有必要重视中小学生的科学精神教育,使其能够领会科学精神的深刻内涵,自觉践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塑造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现代人格。
二、科学精神培养的途径
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精神,中小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四种途径来进行。
(一)校园文化
学校在校园的景观设计、标语、校训、校风、宣传橱窗与展板海报、科技活动等载体中,做到时时处处体现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形成普及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全时空开放化的文化体验与文化实践的过程中,点燃青春热情,明确学习目标,改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为创新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科教学
学校在理科类课程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一些科学发明的历史和科学家的传记,以历代科学家的典范陶冶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关键过程,因此应当高度重视科学实验的教学。实验的过程本身就是追求实事求是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精神的最佳途径。许多实验都需要学生合作才能完成,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阵地。
另外,文科类课程的部分内容与科学及科学精神大有关系,可以发掘其科学精神教育价值。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掌握时机,以恰当的切入点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熏陶。科学精神本质上就是一种执著追求真、善、美的求真务实精神,所有学科教学中都可得到应有的体现。
(三)教师示范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秉承科学精神,求真务实,爱岗敬业,潜心教书育人。由于科学精神教育能够触及学生的心灵,全面地影响学生人格中的知、情、意、行各方面,因此教师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需要通过自身的课外言行举止来感染学生。教师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示范会很大地影响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只有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用无形的力量来影响学生的行为,才能使他们真正地想步入科学的殿堂。
(四)专题活动
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新颖别致的专题活动。这也对科学精神的发展提出了时代的要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进行交流和研讨,让学生专门来探究和体会抽象的科学精神,提高认知水平,提高实践能力。例如讲述科学家的故事、交流科学家的名言、探索科学发现的历程。当前HPS 教育、SSI 教育、STSE 教育、STEM 教育、STEAM教育以及创客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对未来人才的新要求,也体现了学校教育与时俱进的发展趋势。
三、科学精神培养对教师的要求
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具有科学精神教育的强烈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加强自身的科学素养,才能把科学精神的培养贯彻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首先,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构建平等互动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获得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创设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其求知的欲望、创造的热情,不断开发和增强想象力、创造力,培养科学精神。
其次,由应试教育转向核心素养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尤其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科学精神,掌握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其终身发展服务。
然后,由传统与封闭的思维转向创新与开放的思维。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技能,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
最后,由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注重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培养。从事实与数据的搜集、整理,到分析推理、综合判断,再到质疑辩难、假设论证,直到结论验证与研讨修正,各个阶段都要体现科学精神的要求,初步掌握常用的科学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7
针对于理解老师的科学精神和发展精神,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可以具体的说明一下。一、获取、利用科学信息的能力与设计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  1.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由于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更需要幼儿教师提供更多的直观、具体、形象的学习和探索材料。因此,无论从教师自身发展,还是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幼儿教师都需要具备获取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2.设计和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  有效的设计和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是科学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步骤。教师应具备设计和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这是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应能正确把握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和班级特点,甚至是个别幼儿的特点,具备合理选用科学教育内容的能力。 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的能力,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和层次性。这种连续性主要表现为要给幼儿提供连续的对科学的理解和体验,而不是随意的、盲目的活动层次性就是要注意活动的难易和重点,例如,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要让幼儿观察,有的活动就可能侧重于幼儿对于科学方法的认识。 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师的科学启蒙意识和能力、反思能力等。幼儿期是个体科学素养萌芽期,这就决定了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具有启蒙性。由此,幼儿教师还必须具有科学启蒙的教育能力和素养,具体地说.具有科学启蒙意识和能力的教师,应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并善于利用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其对科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善于选取幼儿最感兴趣的科学问题.采用适宜的方式帮助和引导幼儿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善于创设情景和利用各种条件使幼儿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探索和发现的快乐。 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目的不只是让幼儿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经验,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发展其思考问题的能力。幼儿教师不仅自己要有一定的思考反思能力,而且要引导幼儿思考问题的能力,支持、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只有不断地对科学实践进行思考、反思,才能从中不断创新,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正确地把握科学教育的方向,不断提高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   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都是属于科学的精神本性。幼儿期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对其进行情感态度的培养尤为重要。所以,教师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是幼儿科学素养形成的关键所在。  幼儿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提高创新素质。 教师的创造型人格对幼儿的创新素质的形成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应注重不断学习培养自己创造的能力和品格.在工作中不断解放思想,勇于突破现状,在内容上、形式上和手段上创新,做创新型教师。  科学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是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因素构成的,稳定、持久的个体内在的结构,是调节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的中介因素。 包括实事求是、不主观臆断、不弄虚作假;严谨踏实、勤奋努力、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谦虚谨慎、乐于并善于合作:高度责任感;果断坚持性等方面。幼儿教师的科学态度对教师和幼儿都有积极的影响。一个具备良好科学态度的幼儿教师对他人对世界都会有正确的评价和认知,能够很好地处理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事情,秉着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物。 幼儿总是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的影响.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中慢慢学到如何在社会中生存,教师也会利用自身的科� �态度教会幼儿做事情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而不是置之不理,传统地管教幼儿。  综上所述,现代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职业特征。 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幼儿教师不仅能有效指导幼儿的科学活动,而且从奠定未来公民具备较高的科学素质基础的意义来说,还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所以老师的岗位真的是很重要。
第2个回答  2020-11-07
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基于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开展的专业学习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实践活动。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师成长和进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推动教育改革的进行和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 引言

在半个学期的教师专业发展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知识,也认识了很多关于教师专业化的取向和流派,其中,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内涵是极其重要的内容和理论之一。TPD,教师职业发展,也就是教师专业发展。“在世界各国都推行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已经认识到教师的职业发展在所有教育改革中居于中心地位———没有它,改革就仅仅只是理想而不能变为现实。[[i]]” TPD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教师达到职业要求,在多变的环境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ii]]。 由此可见,TPD在教育体系中尤为重要。

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

德(Day)对TPD做了较为详细的表述:TPD包括以直接或间接使个人、团体或学校获益为目的的所有无意学习和有意识、有计划的学习行为, 这些行为最终都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这些学习,教师获得并丰富自身知识、技能和情感智力,重新审视、更新和扩展他们在道德层面上的教育目的,使他们在教育生涯的不同阶段能在与儿童、大学生以及同事的相处中进行必须的职业思考、计划和实践[[iii]]。

简单来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开展的专业学习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实践活动。

3 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

教师专业发展有三种价值取向: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和生态取向。理智取向强调教师个体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实践—反思取向重视教师实践行为; 生态取向则更强调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取向不是单一或割裂的,而是相互作用于教师专业发展[[iv]]。

3.1 理智取向

强调“知识基础”对于教学专业的重要性,而这种知识主要是指科学的知识。主张教师通过掌握知识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以可以教导学生学习,在面对学科的问题是,教师要有可以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面对其他学科问题时,要有基本的文化常识,而不是一问三不知。

2.2 实践—反思取向

这个取向对知识的理解有很大不同,其将教师专业性件立基于个人的、实践的知识,教师通过反思、自我理解并实现专业发展。

实践反思就是对教学活动时的复盘总结。并不是每一节课都是按照老师所设想的计划完美完成的。当我们完成每一节教学活动时,我们都应该要对其进行总结,哪里讲的完美,学生配合完美,哪里的教学设计出现了误差,出现误差是学生的配合问题,还是自己的设计让学生难以理解。除了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时,还要总结他人的教学经验。

2.3 生态取向

生态取向更关注教师专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及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教师是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息息相关的,他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名教师是受到社会的多少尊重、受到国家政策的多少重视等各种外部环境的种种作用的,这些外部环境也会对教师产生各种影响,或是积极作用,也或是负面影响。

4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的视角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可以分四个角度: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发展中的人、教师是学习者以及教师是研究者。

教师是专业人员,强调专业人员和专业特性,要求教师必须是要有专业培养和培育的人才,并且对于所教学的知识拥有专业的知识储备。

教师是发展中的人,强调专业成长与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教师不是成长的终点,因此,教师依旧需要继续发展,继续成长。

随着科学的进步,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是学习者,就是在强调随着现代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要不断进行研究性的学习。

教师是研究者,就是强调研究回归教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07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教学方面的成长,教师在自己专业化发展方面应在专业伦理、专业理念、专业精神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以此提升自身师德、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独特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关键词:专业化认识 专业化发展 专业化成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生一碗水,教师一桶水。”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具有的应该不仅仅是一桶死水,而是源源不断的活水。作为一个教师,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发展好自己的专业化,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以广博的知识赢得学生。

一、教师专业化的认识

教师专业化是指由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自我专业意识等所构成的专业素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标准:1.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服务意识。2.具有班级管理的智慧与艺术。3.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4.接受专业养成教育和专业训练,参加一定的专业团体。教师必须接受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和高级研修培训。这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1.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教师在对本专业工作性质充分理解基础上形成的专业发展观念和专业追求,是教师依法办学和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信念的基础。教师的专业精神包括教师的管理哲学、管理思想、专业理念、自制力、人格魅力和角色意识等。

2.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教师为胜任其职业的需要而必须具备的相关专业的知识,包括现代管理科学知识、一定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一定的实践性知识。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系统掌握教师专业结构的知识和技能,以丰富的专业化知识作为支撑,这样才能做到视野开阔,认清教育发展的趋势。

3.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①突出的创新能力。即适应改革创新的要求,强化自我的反思研究能力,不断在创新状态下形成的创新能力;②良好的科研能力。③有效的协调能力。即具有表达说服能力、评价反馈能力、与他人沟通、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班能管理协调能力等。

4.专业伦理。教师的专业伦理包括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以及教师的专业态度和动机。教师的专业态度和动机是他们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直接关系到教师专业稳定性和教师专业的投入程度。

5.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自我专业意识是保证教师自觉地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是一种自我调整专业发展路径的意识。主要包括对过去专业发展过程的自己评价意识,对自己现在专业发展状态水平所处阶段的意识以及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过程的规划意识。
第4个回答  2020-11-07
何为科学精神?

要知道什么是科学精神,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科学?

一、什么是科学?

所谓科学就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也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体系。

由此可见,科学过程其实质就是人类对自然、人类社会以及我们自身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总结出探索、认知、发现、学习、实验等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去进一步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在进一步的探索实践过程中又去检验验证前面的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去修正过去不正确的认知,从而使我们越来越接近对客观事物本质性、真理性、规律性的科学认识。

二、什么是科学精神?

所谓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的精神,就是精益求精的精神,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的精神。反之,就是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思想作风!

总之一句话,所谓科学精神就是胡适所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研究过程。

A、所谓“大胆假设”,就是要人们打破旧有观念的束缚,突破旧有思想的牢笼,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对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新的假设或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所以,“大胆假设”的过程其实就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思想解放过程。

B、 所谓“小心求证”就是要求人们不能停在假设或可能的思路上,而要进行证明,小心的证明则是一种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证明过程中既不能捏造事实,也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去改变事实,更不能用道听途说的东西去充当事实,而是要尊重事实、尊重证据、尊重科学,不能有半点马虎,粗心大意、千万要“小心”。所以,“小心求证”的过程其实就是仔细观察、认真实验、反复检验的社会实践过程。

综上所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正是求新的科学精神和求实的科学态度的有机结合,这是名副其实的科学精神。那些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拍屁股走人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空谈误国、祸国殃民、彻头彻尾的假马克思主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