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词有哪些?

如题所述

1、《悯农》李绅(唐代)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翻译: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天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李绅,字公垂,,生于乌程县,亳州谯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代表作有《悯农》、《乐府新题》20首。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2、《咏史》  李商隐  唐代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翻译: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的猛蛇。有几人曾经亲耳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天长地久,只有在苍梧对着翠绿的华盖哭泣份儿。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是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唐文宗开成二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扩展资料:

1、勤俭节约,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小学语文课本就这么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就教育小孩从小就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第八条: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就是让我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续把这个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3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用纯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诫子书》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咏史》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北宋〕司马光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明〕薛瑄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李商隐《咏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注释:①本篇题为“咏史”,实系伤悼唐文宗逝世之作。诗作于开成五年正月文宗逝世后。②《韩非子·十过》载,秦穆公问古明主得国失国之由,由余对曰:“臣尝得闻之矣,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③沈约《宋书》载,武帝时宁州献琥珀枕,时北征需琥珀治金疮,即命捣碎分付诸将。④《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魏惠王向齐威王夸耀他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威王说自己所珍贵的是贤臣,“将以照干里,岂特十二乘哉”!得真:全诗校:“一作待珍。”⑤青海马:一种产于青海湖的杂交马,据说能日行千里,喻可任军国大事的贤才。

    赏析:这首诗,诗人根据历史兴亡的史实,概括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些明确的以古鉴今的态度,包含着深刻的用意,比前人的认识更自觉完整。在兴亡系于何人的问题上,尽管李商隐受时代的局限,还只能将理乱的命脉系于帝王,但在他的诗中,大都是指责他们败乱国家的。因此这种揭露更有进步意义。

    《尚书·大禹谟》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译文: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居家生活俭朴。

    注释:克勤于邦:指为治水的事业竭尽全力。克俭于家:在家生活节俭。

    李绅《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注释: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⑵粟:泛指谷类。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⑸犹:仍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8-10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第3个回答  2020-11-19
克勤 于邦,克俭于家。-《尚书》

意思:一个人 能为国家不辞辛劳,居家生活要节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2-28
有悯农的其一和其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