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怕早恋,毕业就催婚”,这不仅是调侃,而是一种社会现象。毕了业工作还没落稳脚,就开始被逼着相亲:“三句里面,两句离不开结婚,真是没有共同话题”不仅是一两个朋友曾经这么跟我抱怨过,为了求个清净,和父母的电话能少则少,回家的次数也是能减就减,尤其是女性过了25,岁,就开始慢慢被贴上了“剩女”标签。
舒淇曾在电影《剩者为王》饰演一位年届三十的白领女性,在 “大龄即是剩女”的背景下饱受催婚的苦恼,她在里面有一句台词:
我这个人啊,折腾了这么久,就是死心不了,无论我告诉我自己多少次,放弃吧!我这一辈子就是遇不到一个爱我、我也爱你的男人。但是对于我来说,我一直渴望着有一个爱我的人,可以跟我在一起,陪我走完这一生。爱情一直是我坚持了这么久的原则,我为什么要妥协呀?
相信说出了很多年轻人的心声,不想讲究,是因为不想对生活说妥协,是因为心里对爱情还很渴望。
可是父母们,他们也总是记挂着子女们的生活,担忧子女年纪大了不好找,担忧子女老了孤身一人怎么办,还想着趁自己身子骨硬朗,抓紧时间帮忙带带孙子孙女,时不时也会受身边舆论的困扰,总觉得子女不结婚,自己的亲戚邻居这里都抬不起头。
这是两代人关于“结婚”观念尖锐的矛盾冲突,折射出了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思想观念的更迭,家长“催婚”,从心理学的层面来看更是体现了个体在社会群体面前,其意志和理智被摧毁的一面。
为什么说催婚体现了个体意志被社会群体所摧毁?社会心理学有一个现象叫做从众心理。
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 心理现象 。
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主流是以婚姻为最终导向的,所谓“做得好不如嫁得好”,“传宗接代”,我们通常对于这些我们从小耳濡目染的话语,会习惯性接受,很少会去思考对与错,或者是不是适合我们自己。
随着80、90后的崛起,新知识新想法的碰撞,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去思考,会慢慢从“随大流”的意识中脱离出来,开始追求自我独立,会去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
而父母的生活环境和观念业已形成,成长背景铸造了他们的思想观念。
一方面,很难让他们去脱离赖以生存的群体文化,突然让他们去重新思考一直坚信的思想,这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父母一直接受的观念就是“早日成家”,关于三观是否合适,兴趣是否一致,思想层次是否合拍等想法,也许父母根本觉得不重要,也许他们开始接触到了这些新思想,但也很快会被群体的声音所淹没,大部分人会选择待在安全区,放弃反抗。
对群体的顺从是我们从祖先时代就形成的一种心理的自我保护模式,脱离群体会让我们焦虑,父母也在承担来自身边人的舆论压力,如果自己的子女还未婚,就算自己不催,身边人的碎言碎语也会让父母们感觉难堪。
这一点,在我父母身上尤其明显。我的父亲长期都生活在深圳,接触金融圈。他总是跟我说:“深圳,大龄单身的男男女女更多,婚姻还是不能强求。”而我的母亲,平时在城里和我住着,时不时回一趟田间老家,我最难熬的日子也就是母亲从老家回来的那一个星期。因为母亲在老家承受了很多周边人对我婚姻大事的”关怀“,无形中给了母亲很多压力,回来她需要疏解压力就会开始对我进行催婚。
另一方面,许多的父母一生都是在为子女活着,很少为了自己的独立意志去生活,我们也成为了他们自我存在的主要映射,如果能控制你,就强化了父母自我的存在感,这也是很多父母会去控制子女的原因。
他们会把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放在子女身上,对于结婚这样事,自然也希望你按照他们的想法来。
想去解决这一矛盾冲突,最好的办法只有沟通,沟通的前提是理解,我们只有理解父母的对对“催婚”这一想法的固着来源,才能更好地进入他们的心理,平等的沟通,来传递我们自己的想法和理念。
采用代入式的方式和父母沟通“婚姻观”
“我跟你简直没话讲,我不想相亲,不想这么快结婚……找不到合适的……你别逼我”这是不是很多人面对父母催婚电话的话语?这是一种典型的反抗式沟通,单纯的情绪发泄,不仅没起到交流的效果,还会加深父子母女间的冲突,越发让父母焦虑。
“催婚”是父母焦虑感的体现。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去缓解父母的焦虑。
首先,替父母分析他们对于子女未婚焦虑的来源。这一点的目的是让他们知道,他们真正的焦虑是来自周围人的声音,和传统婚嫁的文化理念,需要引导他们调整自己的想法,让他们知道我们需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而不是随大流,并不是大众的声音就是对的。
不是所有父母都能有这样包容的心态和超前的思想,但我们可以引导他们不是吗?放弃和父母抵抗式的沟通方式,和他们心平气和的沟通吧。
希望"催婚“不要再成为父母子女间一道过不去的坎,希望大家追逐婚姻都是出自于对自己幸福的负责任,而不是大众的舆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