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遮百丑——古代女子为了变美,砒霜皆可食,为何?

如题所述

古往今来,无论个朝代的女子,都已爱美为先,古代对于化妆品的生产并没有今天现在这个么严苛,自然也有魅力也不择手段的女性。

无论现在还是古时,精致的女孩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对女性的追求,各色各样的化妆品,也是让人眼花缭乱。

尽管中国很早就有了化妆品,但是其中却含有很多有毒物质,尽管女性知道这个情况,但是还有很多女性会为了变美则前赴后继。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纵观古代绘画当中的女性,每一个图案中的女性都是年轻貌美,肤色也是年轻有光泽,既然能保持如此清纯美丽,自然就少不了化妆品的使用。

但是想要变美,"白"肯定是首当其冲,所谓,"一白遮百丑",能够变白的化妆品,从古代到现代都是化妆品的代表功能之一。

最基础的粉底液

一开始没有可以上脸的化妆品时,古代女性在家中操持家务时,就发现淘米水作为白色,就心想淘米水肯定也可以让自己变白。

因为没有对科学的理性认识,淘米水就成为古代女性最常用的物件之一。一般都是用高粱米的淘米水进行洗脸,因为高粱米的米掏出来的水更加白皙,杂质更少。

古代人认为这样可以让皮肤变得更加白皙,直到清朝时期,很多农村女性都还在用这种方法进行美白,这种做法在古代可谓是最常见的美白手段了。

因为这种淘米水洗脸的做法,效果不够显著,见效也比较慢,显然不符合一些人群的需求,于是古代女子为了快速有效的让皮肤变白,就发明的最基础的粉底液:米粉。

在《齐民要术》中曾经记载过米粉的制作方法,原本制作米粉是用来吃的,但是发现米粉的白被女性拿来往脸上敷,并声称这样可以变白。

一传十,十传百,就这样米粉成了最火爆的化妆品。

二代粉底液

因为米粉的附着性不是很好,经常女性在务农或者洗脸时就会脱落,脱落的米粉在脸上更让爱美的女性尴尬,所以经过一些人的改进二代粉底液出现了,那就是"胡粉"。

升级版的粉底液不仅上妆效果好,而且还持久,十分符合古代女性对于化妆品的需求。"胡粉"又叫"铅粉"。

《说文解字》记载"粉,敷面者也,从米声分"铅是炼丹的附属品,经过酸化的白铅就向米粉一样细腻。

但是铅粉是有一种重金属的,有毒,虽然上脸会变白,但是长期使用会让人中毒,脸色发青,发黄很容易造成黄脸婆。

虽然女性也知道会有这种副作用,但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铅粉依然很受欢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就是铅粉的忠实使用者,受遗传的影响。

女王天生就比较黑,所以她往往会涂上一层厚厚的铅粉,让皮肤看起来白皙,就连女王这种身份高贵的人都在使用这种化妆品,可见铅粉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

铅粉就像是一种短暂的毒药,可以让女性沉迷自己的美貌之中,忽略了铅粉带来的危害,因为是重金属长期使用会加速衰老。

让毒素淤积在人体内,会产生各种皮肤病,时间长了或者体质不好的人,还会危及生命。

其中《本草纲目》中曾经记载过,铅粉中毒的现象"能铄人肌骨,且其性燥烈"可见结果让人细思极恐。

内外兼用,双管齐下

想要变美,方法肯定有很多种,在古代不仅有外服的化妆品,对于内在的皮肤管理,也是有一套惊人方法。

古代女性不仅重视外在的化妆品,还非常重视内在的养颜,所以往往会用各种千奇百怪的想法让自己变白。

1.肤白貌美从口入

魏朝就有人认为,像白芷、白芍药这类白色的食物,长时间服用会让人变白,所以这类药材也被归纳为美白产品。

这种观念一直影响到清朝,甚至有些地区的人还在相信,一些白色的产品食用可以让自己的肤色变白,甚至有些人在炒菜时,连酱油都不用,为的就是不吃一切黑色的东西,来让自己变白。

为了能让女性变白,古代医学家也是煞费苦心,收集各种可以让人变白的药物,曾经唐朝的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就记载,"去面上靥,人精和鹰屎白,敷之三日愈"。

其中"鹰屎白"就是鹰粪便上哪一点白色的粪便,很多人将此物当做美白的良方,清朝的慈禧太后也用过这种东西,通过加工将粪便做成化妆品使用,人们把它称为"玉容散"。

不仅是"鹰屎白",还有鳄鱼粪,这种化妆品是来自西方古罗马,因为陆生的鳄鱼多以草本植物和鲜花为生,就有人认为鳄鱼吃了这么多植物,肯定对于美白有"奇效"。

所以把鳄鱼粉与淀粉和欧琼鸟的粪便结合,让肌肤变亮,古代也有女性把各种爬行动物的粪便用于面部美容。

可见古代女性为了变白,连动物的粪便都不放过,这些丧心病狂的化妆品还一直被沿用多年,从外服到内服都是这些有毒的东西,可见古代女性为了变美,都是在拿生命在竞争。

2.为了变美,砒霜皆可食

不仅有使用粪便美白的,甚至还有人直接服用毒药,来达到美白的效果,古代有洗衣姑娘囧邂食用砒霜来进行美白,砒霜和铅粉一样都是白色的粉末。

虽然少量的砒霜确实能够让皮肤变得白皙,所以一些姑娘为了变白,每天吃饭时也会食用少量砒霜,但是如果量把控不好,就很容易危及生命。

因为古代生产砒霜的技术还没有那么先进,所以提炼的不是很纯净,所以只要不过量,不会立即对生命产生威胁。

但是古代青楼女子直接喝砒霜美白,他们把少量砒霜混进食物中吃,他们通常是晚上进行食用,因为晚上食用能够美白肤色,还能治疗脱发症。

但是时间一长,身体就产生依赖性,一但停用脸色就会非常糟糕。古时候,为了让自己自带香气。

很多人就用香囊来充斥自己,香囊的出现也占据了整个中国历史,但是在明朝时,出现了香水这种东西,为了生产香水,很多人就利用水银。

因为水银可以在常温下蒸发,所以古人就用香料配合水银,频繁的往身上涂抹,让自己变香。所以自古就有"红颜知己多薄命"的说法,其中很大一方面就是这种有毒的化妆品在作祟。

浓朱衍丹唇,黄吻澜漫赤

"一白遮百丑"的说法,被古代女性所证实,用尽各种办法来提亮肤色,但是在五官上,她们也是下足了功夫。

跟食用砒霜或者用涂脸的做法几乎一致,同样是具有一些毁坏人们身体健康的做法。

1.唇红齿香

在古代女性化妆品中,最重要的就是口红,在《娇女诗》里"浓朱衍丹唇,黄吻澜漫赤"就是诗人女儿从小对于口红产生的兴趣,美白自然是不够的。

口红也是化妆品的必备物品,古代的口红大多都是取自海中带有红色素的海藻,陆地植物中的上升,以及矿物中的朱砂,其中因为朱砂颜色鲜艳,成为最受欢迎的原材料之一。

但是朱砂中的汞含量非常高,也是一种有毒物质。古代爱时尚的女性就用大量朱砂涂在嘴上,被这种美丽的颜色所折服,很多女性就死于口红当中,但是到死也不知道是自己的口红杀了自己。

直到后来张骞从西域带来红花,才彻底代替了朱砂,解决了口红有毒的问题,鲜花的花汁色艳,质地均匀,没有朱砂的粉粒,而且不容易褪色,之后人们就喜欢用中草药代替朱砂。

还在口红当中,加入丁香和藿香,不仅能有好看的颜色,还能带有香气,整整解决了古代女性多年来"食毒"的局面。

2.喜上眉梢柳叶眉

除了口红,在古代绘画中,最漂亮的就剩下眉毛了,我国古代有自己发明的,专门画眉毛的东西。

在战国时期,女性一般都是用柳枝烧焦之后,用烧剩下的碳棒,用来画眉,所以涂在眉毛上,呈现青色的情况。

让很多古代女性喜爱,特别是天生眉毛少,又喜欢漂亮的女性,这种化妆物件成为她们必不可少的"宝物"。

这种物质被称为"黛",在战国的时候出现,到了汉代画眉才比较普遍,而且我国古代比较兴盛画柳叶眉,到后来就喜欢用绿色画眉毛。

一般都是用烧焦的柳枝制作的,但是长时间使用更加不利于眉毛的生长,所以经常画眉的古代女性,眉毛都不会太旺盛。

结语

古代女性也是"为了变美,生命也可以无所谓"所以才产生出"自古红颜多薄命"的说法,虽然美丽是每个古代女子的渴望。

虽然纵观古代女性化妆品是一个美容的特质,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却是女性的自残史,每一次变美的背后,都是生命在承受着巨大的代价,尽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也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4
因为在古代,女子的地位比较卑微,如果长得太丑,那么就不会有人要,如果长相好,还有机会进宫,所以她们才会这样做。
第2个回答  2021-02-25
古代女子可能比较愚昧,认为变美少量吃砒霜是不会威胁生命的,所以她们就为了美会吃砒霜。
第3个回答  2021-02-24
因为古代女子是依附男人而活的,所以她们为了让自己变美,任何的代价都可以付出。
第4个回答  2021-02-25
因为她们认为变白了,就更漂亮了,又正巧出砒霜可以使人变白,所以就吃砒霜变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