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天净沙三首对比

如题所述

马致远天净沙三首对比如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短短28个字,写尽了晚秋凄凉孤独行旅中的心酸惆怅。而且28个字里有12种深秋意向,看似平淡却又精妙的组合起来,看到一副让人悲怆孤独的远人的画面。而这画面的意向所散发的人生孤寂而悲凉而沉重的感觉,扣动无数人的心弦。

“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

这平沙是马致远爱用的,也就是说,他的天净沙最初都是围绕塞外实际的感觉写的。第一首是重在人在天涯的孤独,成为千古名句,那么这首就很清新了。

秋天的塞外,一望无际的平沙和细草相间,中间有蜿蜒绿洲流水,视野舒缓开阔。用叠字斑斑和潺潺是主人的适应和欢喜。北国的秋天来得早,大雁飞过,远处是天上斜阳下的云朵呈现的黄色,一树树红叶点缀在连绵的青山上。

这是塞外草原舒缓壮丽的秋色,去过草原的人可以看到红枫是怎样一种美丽,一团团滚在青山之上,青草之间。

这首小令写得是景,草原秋色,让人有短衣匹马,弯弓射大雕的兴奋和愉悦。也证明马致远是经常游走在草原和城市之间的。他是凄凉孤独过,但也有被壮丽山川激起的热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西风塞上胡笳,月明马上琵琶。那抵昭君怨多。李陵台下,淡烟衰草黄沙。”第一首天净沙写人,第二首写景,那么这一首分明写的就是历史。

马致远是元朝人,但同时他是汉人,汉族知识分子。只有亲身到蒙古草原,他才会有分明的历史感。但同样,他只是罗列,因为不好抒情。他处在一个不好抒情的时代。

他听到的是塞上胡笳和琵琶的音乐,很多时候,这种民族乐器是表达欢快的。但是他写下了两个汉族入胡的名人,昭君和李陵。昭君是不情愿嫁到北方的,而李陵拒绝还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