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采摘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食用。
我们熟知的是颜色鲜艳的菌子,如毒鹅膏菌、金黄枝珊瑚菌等不可食用,但还有些有毒的野生菌颜色单调朴素,如鳞柄白鹅膏、白霜杯伞。所以野生菌是否有毒不能仅靠颜色、气味、外观等“一刀切”,真正有效的方法是深入学习真菌的相关知识,但这对大部分食者来说不适合。因此在采摘食用时,一定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即使没有深入了解相关知识,也可以避免误采误食,导致中毒。
上图为鳞柄白鹅膏(有毒)
2.在市场上购买野生菌也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品种。
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菌也不可以保证完全没有毒,卖家也可能会看走眼或者注意力没集中而不小心采摘到有毒的野生菌,所以为了安全起见,不要盲目信任卖家,而要购买自己熟悉的品种。
上图为干巴菌(无毒)
3.确认无毒的野生菌也不要放在一起烹饪。
部分无毒的野生菌放在一起炒会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无毒变为有毒,让人产生恶心、反胃等生理反应。
4.确认无毒的野生菌在烹饪时还要注意炒熟炒透。
烹饪加热可以破坏有毒物质,从而使食用野生菌中毒的概率降到最低。但需注意,有毒的、不可食用的野生菌不可以通过烹饪使毒性丧失、达到可食用水平。
上图为干竹荪(无毒)
5.食用野生菌时不要摄入与野生菌相克的东西。
比如海鲜,两者共同食用会引发脑血管病;酒精中的乙醇会与野生菌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毒素;与鹌鹑肉同食会导致脸上长黑斑。所以要注意和野生菌一起吃的东西是否会产生不好的后果。
6.若有中毒现象,应及时就医,或先自主催吐。
生活中可能还是偶然会有误食有毒的野生菌的情况发生,如果在食用野生菌后有反胃、头晕、出现幻觉的症状,应让身边人赶紧将自己送到医院,或者在医院距离较远时,先紧急催吐,将伤害降低。同时,食用野生菌后不仅要注意自己的状态,还要关注同食的人的状态,以免对方在幻觉中而没有察觉。
注意:
不要采集或选购不认识的菌类;
对自己熟悉并确定为无毒菌的,也不要混杂加工食用,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变成有毒的了;
烹制加工时一定要烧熟煮透;
食用野生菌时尽量不要饮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