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申论范文

如题所述

关键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短板;对策
为了改善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国家经济合理化发展,__针对当前经济发展特点提出了加强部署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开展的通知。在这种背景下,各地的商业金融机构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与金融产业特点,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要求,开展了各项创新工作,在服务层面有效地解决了制约实体经济做强做大的资金瓶颈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短板”,严重影响着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金融企业为促进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开展,利用服务结构调整、金融企业内部转型升级等措施,改善服务“短板”促进区域化经济发展。
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要“短板”及形成原因
(一)当前服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要“短板”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短板”内容,与地区经济特点有着重要关系。本地区实体经济发展中,金融服务短板主要集中在以下内容:(1)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促进小微企业经济实体发展,是解决我国就业困难、服务业发展瓶颈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这类企业经济基础较差、信用较低、可抵押资产较少等问题,其贷款等金融服务需求较高。但是金融企业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缺乏足够认识,服务质量较低,进而形成了金融服务“短板”;(2)商业保险业金融服务。商业保险是金融服务经济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国社会对于商业保险(如寿险、财险等)认知水平较低,进而降低了金融服务对于商业保险支持力度;(3)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较低。综合金融服务对于第一、第二产业,以及服务业实体经济起到了全面资金支持。但是由于我国金额企业将主要业务集中在商业贷款、融资活动中,忽视了其他金融服务的开展,造成了综合性金融服务的欠缺,形成了服务“短板”。
(二)经济“短板”形成原因分析
我国社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短板”问题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就本地区而言,“短板”形成包括了三个层面原因。(1)在社会经济层面,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经济“短板”的主要原因。如部分地区经济基础环境较差,其小微企业缺少发展空间,进而形成了小微企业服务“短板”的出现。(2)政府部分政策支持力度层面。发展优势经济,是地方提高生产总值的有效方法。为此地方政府往往将政策资源对优势产业进行倾斜,忽视了经济“短板”产业发展,进而了金融服务“短板”。(3)金融企业内部工作层面。金融企业日常业务中,对于贷款、融资等项目的审核发放过程有着严格规定。这就使部分处于落后地位的经济实体,难以达到项目审核条件,加大了这类金融服务“短板”与优势产业差距。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短板”应对策略
发挥政府政策与企业制度作用,完善地区经济结构,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是应对经济“短板”的重要措施。
(一)以地区经济结构为基础,及时调整信贷政策
信贷市场是做好金融经济实体服务的平台,也是服务“短板”集中区域。信贷市场改革的措施是信贷政策调整,而其改革的基础依据是地区经济结构。为此地方政府与金融管理机构,应在地方金融结构基础上,针对“短板”项目开展政策调整。(1)适当放宽“短板”企业信贷审查制度。对处于经济发展劣势、或新兴的实体经济,信贷管理部门应以市场发展趋势与政府扶持政策为基础,适当放宽信贷审查政策,促进这类经济实体的发展。(2)完善信贷监督政策。在规范市场结构与改善经济“短板”要求下,管理部门应逐步调整信贷监督政策,促进促进信贷资金合理有序使用,发挥信贷市场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结构改善。
(二)发挥政府市场调控作用,提高“短板”应对质量
政府部门在提高“短板”应对质量过程中,应发挥出市场调控作用。首先搭建市场发展平台。对于“短板”行业发展平台的欠缺,政府部门应利用政策扶持、行业宣传等模式,搭建出全面的企业发展平台。如应对小微企业发展过缓问题,政府部门应在企业注册、宣传以及经营服务体系内搭建服务平台,提高其对金融服务“短板”应对质量。其次积极引导发展。部分“短板”实体经济由于缺乏发展方向,影响了企业发展。为此政府部门应利用正面典型宣传、政策引导等多种模式,在市场体系框架内引导企业向正确方向发展。
(三)完善信贷过程与制度,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金融企业信贷工作的开展,是做好“短板”应对的重要措施。其核心内容应包括信贷过程与制度管理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信贷过程管理中,金融企业应为“短板”实体提供高效高质的服务,简化信贷手续、提高企业贷款、融资等过程效率,保障资金链完整,是提高金融企业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而在信贷制度管理中,金融企业应在国家法律制度框架内,合理调整企业内部制度,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如各地方金融机构在银行《贷款担保办法》基础上,结合地区经济特点完善担保物评估、审核与定期检查制度,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贷款担保服务,促进企业贷款效率提升。
(四)根据市场与服务对象需求,配置融资价格
除了信贷工作外,融资服务也是金融企业服务金融实体的重要内容。金融企业的融资工作费用价格的确定,是融资金融服务开展的基础指标。合理的融资价格,不仅可以确保金融企业自身利益,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实体融资开展效率。融资价格的配置确定,应秉持以下三点原则。(1)市场规律原则,即融资价格的配置必须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不能以硬性政策与制度模式破坏金融经济市场。(2)服务对象需求原则,即融资价格的制定应以服务对象资金使用目的、数量等因素为参考,合理确定融资价格。如对小微企业融资,由于其自身资金要求较低,融资价格应采用最低化融资价格配置,促进小微企业提供良好资金支持。(3)良性发展原则。无论是融资价格的上涨还是降低,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金融服务机构与实体经济组织的共同发展。而这种发展应遵守良性发展原则,及两者双赢局面的建立。
(五)建立良好的经济服务风险管理模式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短板”对于经济风险的抵御能力较低,进而造成这类企业经济的恶性循环。为此政府部门与金融企业,应针对“短板”实体经济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模式,提高这类实体风险管理质量。如金融危机爆发中,保险企业较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造成其经营困难,甚至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为此相关的管理部门应做好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保证企业预留足够的准备资金。同时金融机构应与保险企业建立资金合作模式,为保险企业市场风险提供资金支持。这种针对风险管理的经济服务工作,极大的提高了“短板”实体应对经济风险能力。
(六)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自身作用
企业自身潜力的发挥,对于“短板”经济实体服务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企业内部潜力的挖掘,包括了金融服务机构、金融服务项目与经济实体企业内部潜力挖掘工作三项内容。(1)金融机构内部潜力挖掘。金融服务机构自身潜力的挖掘应急中在加大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潜力挖掘力度,提高银行资金活力,开拓更多资金服务项目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2)服务项目潜力的挖掘。金融服务项目是经济实体服务的平台。金融服务机构应与实体经济企业合作,利用服务制度模式增强项目承载能力。如通过对实体经济培育以及创新性的招商引资模式,吸引优质企业在本地区发展,消除地区经济结构“短板”。(3)实体经济自身潜力挖掘。实体经济组织自身潜力挖掘,应注意鼓励和支持其金融工作创新的开展,如鼓励实体经济自行拓宽融资渠道、挖掘自身资金活力等提高实体企业自身发展能力。
三、结束语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短板”的产生,不仅会影响部分经济实体企业正常营业发展,也对地区经济结构合理化造成了负面影响。为此,地方金融服务机构应以解决金融服务“短板”为目标,与政府管理部门积极配合,为地区金融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经济服务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何难[J].中国金融,2014(12):25-27.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