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苓先生“爱国三问”,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你如何作答和践行?

如题所述

作答和践行如下: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张伯苓“爱国三问”,句句振聋发聩。这“三问”,一问民族血脉,二问家国情怀,三问责任担当。发问声已过八十多年,犹在耳畔,醍醐灌顶。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日寇“蚕食”华北。时局动荡,神州满目疮痍,张伯苓忧心忡忡,深感必须通过一次演说,与全校新老同学“谈谈现在的情形”。

1935年9月17日,“九一八”事变四周年前夕,在南开大学新学年“始业式”上,张伯苓“爱国三问”直击灵魂,给蒙昧者以当头棒喝,重燃热血青年爱国斗志。

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深刻复杂变化的国内外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充分认识到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我们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尽管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甚至还会遇到狂风暴雨甚至惊涛骇浪,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教育救国执守一生

少年张伯苓意气风发,一心从戎报国,14岁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每次考试,均为第一。时值甲午战败,学堂无一船可开,无一兵待练,又该如何报国?想要振臂高呼,却发现四下万马齐喑,官不成官、兵不似兵,又该与谁志同道合。

好不容易有机会上船摸一把枪炮鱼雷,练习一番射击、驾驶,遇上的却是两日“国帜三易”的国耻现场。

中国海军军港威海卫,因甲午战败被日军占领,又因列强竞相攫利转租于英,两日三次易帜:取下太阳旗,挂起黄龙旗;第二日,取下黄龙旗,挂起米字旗。国旗升降,国人本应荣辱与共,可一个个衣衫不整的清兵,满面愁容透露着些许无奈,更多的是麻木。

现场目击者张伯苓,深感从军报国无望,转向“教育救国”,立志创办新型学校,普及新式教育,培育国家栋梁。

以酬素志,育中华英才,张伯苓呕心沥血只做了“教育救国”这一件事,做久了,做活了,也做精了,做成了“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点点滴滴尽显爱国真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