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医风心得体会

如题所述

医德医风心得体会(一)  医德医风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作风的总和。当今社会在人的价值和尊严日益被看重的背景下,能否给病人以更多的人文关爱已成为一种形象。这一形象展示得好,信誉度就高,就会增进亲和感和认同感,提升医院的竞争力。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和各岗位工作职责,形成制度文化体系,做到有章可循。

  在对医院的管理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医院尤其需要建立和加强基础医疗、护理质量的管理制度,主要是加强医疗全过程(即每个医疗环节)的质量管理,如查房、会诊、病历讨论、交接班、查对制度、各种技术操作常规、医技科室的质量控制、医疗欠缺的总结处理等。在每个医疗活动的环节上必须加强管理,加强考核,确保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我们前面讲到加强医德医风教育,通过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医务人员的行为,但这种教育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正确的导向,使医务人员的道德水平得到提升。为此,各医院应制定具有人性化、规范化的《员工手册》,其中对医德医风作了详细的规定,每一个员工在进入医院的时候都要反复学习《员工手册》,并同意执行手册中的全部规定。
  在该手册中,强调员工必须认真落实“以民为本”的宗旨和“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服务认真、造福人民”的医院精神。同时,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医德医风建设的有关文件、政策和规定,并经常利用职工大会、科务会等,大力宣传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对医德医风建设的任务、管理、评价进行了明确规定,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医院领导发挥表率作用,特别是院长以身作则、廉洁自律,为员工们树立了楷模。
医德医风心得体会(二)
  我院在市党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集中开展了《医德医风建设活动》,深入扎实、系统地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八条行业纪律规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关于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八荣八耻》、《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30日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等内容的学习,使我深刻的知道作为医务工作者不光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高尚的医德医风就需要时时处处以病人为中心。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要深刻认识医德医风的重要性,大力弘扬和继承抗震救灾精神。医德医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医务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卫士,又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窗口。医德医风好与不好,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威信的大事。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加强医疗卫生队伍的医德医风建设,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关系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近些年来,卫生事业面临市场经济的竞争和挑战.医务工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发生变化,传统的医德医风经受严峻的考验,出现了一些人民群众不满意的热点问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一要靠先进的医疗科学技术和医疗设备,二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把两者融为一体,在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的政策指引下,医疗卫生事业才能健康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保护生产力,因此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真正树立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思想。
  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极少数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存在着“开大方”、“乱收费”、“滥检查”、“收受红包”等行业不正之风。由于医务人员不是通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来增加自己的收入,而是通过上述不正之风来增加收入。导致的后果是:医务人员放松了业务学习,技术水平得不到提高,既影响了医务人员本身的业务素质,也直接影响到医院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如果医生忽略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修养,不能严格约束自己,把医疗服务作为牟利的手段,责任心不强,服务质量不高,漠视患者利益,甚至频发医疗责任事故。这样的话何谈救死扶伤,何来医德医风何来得到病人的信任。所以要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就必须遵守卫生医疗行业的“八不准”,以此为准绳,时时“以病人为中心”,坚持抵制不正之风。
  医院的生产力实际上是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和医疗设备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医疗设备、技术水平及其先进性的发挥,主要还是要靠人来决定。医院的生产力归根结底,就是体现在医务人员身上。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人员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技术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医院的生产力才能得到发展。本来,医院的服务宗旨是减少疾病、救死扶伤,不能单纯以营利为目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是以自主经营的医疗卫生服务为主体,既求社会效益,又要讲求经济效益,二者处理不当,就导致了有些单位和医务人员见利忘义,医德失衡现象的发生,这反映了市场经济所引发的市场价格和价值的距离,导致了医德失去规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既担负着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任务,又要为自身生存和发展参与市场竞争。因此我们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可行的管理体制,让医院在激烈的医疗竞争中保持旺盛生命力,要求广大医务工作者践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诺言。
  良好的医德医风要牢牢的扎根在每个医务人员中,就必须重视思想教育。要通过职工大会,院周会、科室、班组会议学习,宣传灌输卫生改革的精神,树立无论改革如何深化,形势怎样变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的道德观念不能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不能变;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诚信第一的位置不能变。同时要开展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和医院文化建设。要利用橱窗、标语、院内刊物、院周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以榜样的力量感召人,教育人。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开展经常性的寓教于乐的文艺、体育、专业知识、技术操作等竞赛,既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又弘扬了正气,增强了职工之间的沟通和凝集力,增强抵制不正之风的能力。
  虽然,现阶段我业务水平不能达到完全能满足人民需要的高度,但是应该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要有爱心、关心、耐心,从容易忽略的小事做起,把服务做的更细致更实在,坚持服务无小事。改善服务态度,改善服务用语,尽量避免因言语不当引起的误会,让病人在医院有回到家的感觉。一句不经意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就可以温暖患者的心房,给他们以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病人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做病人之所需”,敬业爱岗,取信于患者,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无私奉献,用温馨的微笑恪守那个神圣的誓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缔造人间爱的真谛,而我们的工作,也能在平凡中得到了升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