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这是一首朝代歌,就是把中国的各个朝代按时间排列出来,方便记忆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名称的歌谣。

首先是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然后东周时期分为两部分,春秋和战国;随后秦朝统一中国,接下来是西汉和东汉,合称两汉;三分魏蜀吴就是东汉灭亡后的三国时期,即魏、蜀、吴三分天下;接着西晋和东晋前后相延续,西晋灭亡后,西晋皇族和江南士族在江南一带建立了晋国,史称东晋。

此朝代歌全文如下: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扩展资料

夏朝(约前2070-前1600)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以韩、赵、魏联手打败执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晋为分水岭,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权,为我国当前统一多民族的大中国奠定了基本形态。

汉朝(前202年—8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晋朝(266年-420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础。而晋朝时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相比较三国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歌

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2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原因就是礼崩乐坏,所谓的礼崩乐坏其实是很笼统的一种说法。我们先来简单聊一下西周的覆灭,东周的建立。这里就要提到一件人尽皆知的事情——烽火戏诸侯。周幽王对褒姒极为宠爱,不惜用诸侯勤王,累得气喘吁吁的样子来博得爱妃一笑,之后又将褒姒封为王后。

原王后的娘家申侯引戎狄之兵攻破镐京,幽王连同太子伯服在战乱中被杀,王妃褒姒自裁。一把大火将昔日盛极一时的帝都烧得只剩些断壁残垣。府库财货掠劫一空,被源源不断地运回西戎。

这里所讲的礼崩乐坏是指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最早最深刻的破坏者就是周王室自身,王室都违禁,各诸侯国自然也不会遵守,这便影响到后来的政局。

镐京之乱平定后,申侯、鲁侯与许文公拥立废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一方面,大力拥戴平王的申侯自然有引戎兵祸乱镐京的失德之处;另一方面,作为废太子的宜臼继位怕也是有些不合礼制之处的。

与此同时,虢公翰于携地拥立为携王的王子姬余继位为周携王,毕竟幽王及太子伯服已死、宜臼先被废太子之位,又被驱逐出镐京,此时由宣王幼子姬余继位,于宗法礼制而言,倒也并无悖逆之处。更有其施政包容的理念也为诸多诸侯国所赞赏。

所以,当周携王于郑武公、晋文侯合力攻伐中,兵败身亡,“二王并立”的局面终结后,周平王虽然实现了周王室内部政治的稳定,却丧失了政治上的权威性,埋下了东周以后“诸侯不朝”的祸患。

东周建立之后,领地进一步缩小,国家财政捉襟见肘,甚至到了拮据的地步,因为周王室的种种作为,导致诸侯国也不再尊重,也就有了,后来割据的局面。

孔子虽然一直提倡恢复周公曾经的礼乐制度,但这在乱世之中是肯定不可能实现的。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6
这是朝代歌。所谓“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的意思是:夏,商,西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指秦,西汉,东汉三朝。“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国。两晋指东晋和西晋。“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指南朝,宋齐梁陈四国。北朝指北魏等国。“隋唐五代传,”指隋,唐和五代。“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指宋,元,明,清四朝后就没有王朝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3
你好,你所说的这些就是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两分两段,只能是历史朝代,从前往后的排列顺序!
第4个回答  2021-01-2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