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病人适合用哪种降压药

我母亲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同时心脏左室的舒张功能减弱,心肌缺血,不知这种情况吃哪种降压药好?
医生建议我们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说是可以保护肾脏。但母亲吃了这类药咳嗽严重,已经咳了两年了,最近才弄清楚是此类降压药带来的副作用,所以这类药肯定是不能用了。
后来改用三精司乐平,可她吃了心悸得厉害,也不能用了。
今天,医生又给换了安内真,说是国产的络活喜。但它跟司乐平同属“钙离子拮抗剂”,我很担心母亲还会出现类似的副作用。另外,听说施慧达跟安内真属同类药,副作用却比安内真小,因为它去除了其中的“右旋”成分,不知是否可信?现在的医药广告太多,即使是真的,也不知是否有说明书说的那么好。希望熟悉或使用过此类药物的朋友能给我一些建议。
感谢您的帮助!

常用的降压药物太多了,都有副作用的,如果血压很高先降下来,再用中药控制,也可以用副作用小的药和中药综合治疗,如果不是很高就用中药控制,在控制好了以后,用食疗和保健方法会好一点,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类利尿剂:双氢克尿噻、速尿等;使用于心衰患者,不适用于糖尿病、痛风、高血脂。
第二类钙离子拮抗剂:如硝本地平缓释片,心痛定适用于高血压合并脑动脉硬化和心绞痛,不适用于心功能不全、心动过速,心脏传导阻滞。
第三类β受体阻滞剂:常用药有心得安、倍他洛克;适于心绞痛、心肌梗死,快速心律失常,不适用于糖尿病、哮喘和心衰、血脂异常。
第四类复合剂:降压零号、复方降压片。常见的副作用是:嗜睡、头胀、乏力、鼻塞。
第五类中草药:网上可以搜索到八种以上,基本上副作用不大,都可以用。
第六类保健茶:建议控制血压后,可长期饮用无毒副作用的降压茶,如六味黄酮茶,龙涎降压茶,天麻茶等。
六味黄酮茶专利号查询方法
第一步:
打开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http://www.cnpatent.com/
第二步:
点击“中国专利经济信息库”http://www.cnpatent.com/zljs.asp
第三步:
输入方法有很多种:
一是专利号:02139574 就可以了,在下面选择“发明”项。
二是输入“一种含有降血压降血中草药的茶”,在下面选择“发明”项。
三是可以把以上两组信息都输入,再选择“发明”项。
六味黄酮茶

本品是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国家发明专利的产品。
【发明专利号】ZL 02 1 39574.8 【发明名称】一种含有降血压降血脂中草药的茶
【配 料 表】金银花、银杏叶、槐米、决明子、山楂、菊花
【总黄酮含量】每100g含总黄酮>3.8g 【适宜人群】中老年人群
【饮用方法】每日2-3次,每次一包,200ml沸水浸泡,5分钟后饮用,反复冲饮。
【规 格】每袋4g,每盒30袋 【注意事项】本品不能替代药物
【储存方法】通风、阴凉、干燥处 【保 质 期】18个月 【生产日期】见包装盒
【执行标准号】Q/YJHO1-2005 【标签认可号】YL155-2005
【卫生许可证号】杨卫食字(2005)第SS015号
六味黄酮茶(金槐茶)是针对中老年朋友研发的一种含有降血压降血脂中草药的茶,该产品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无任何毒副作用,适合中老年朋友养生保健、长期饮用。组方是以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的中草药为原料,采用现代生物科技生产的袋泡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监制。产品采用茶叶滤纸做成袋泡茶,使饮用时更为方便,每天2-3袋,每次一袋,产品口感甘爽清醇,原汁原味,是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的纯天然制品;中老年朋友在品茶解渴的同时,平衡血压、降低血脂、神清气爽、延年益寿,弘扬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物技术的新概念。

参考资料:http://www.goto9981.cn/6wei.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0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目前仍以ACEI/ARB类用的较多,ACEI类易引起咳嗽的副作用,但ARB类一般不会,如科素亚、代文、安博维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12-07
我个人认为外面打广告的药品,只能提高药的知名度,并不能提高它的质量。我伯父也患糖尿病跟高血压,开始的时候也是怎样治都治不好,后来认识了一下营养师,他帮我开了一些配方。很神奇,吃了几个月,基本上都能控制病情啦。如果你也想试一试的话可以加QQ290533005,叫他帮你问一下。
第3个回答  2006-12-06
这个药太多了.

有几十种了,而且不是每个都适合.

还是建议去医院看看,用医生的开的药.

不是每个药都适合,但知道不适合后,换一个药,也别太担心了.

总有不适合的药.

--------------

我解释下:

例如:同样两个2型糖尿病的病人,用同一种药.

之后,一个血糖高到25,另一个血糖控制在9左右,这能说明什么呢?

只能说其中一个病人不适应这种药.

---------------

希望你能了解.

其实,很多人给你的答案是他本人或身边的人适应的药.

但放到另一个人身上,也许就不适应喽.

再相信帮你母亲看病的医生一次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