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具有的功能及如何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如题所述

舆论监督对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刻意义与重大作用广义的舆论监督,是指公民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公民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一种社会现象。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民主的必要环节,实行舆论监督是一个制度化进程。舆论监督制度应保证社会舆论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转化为行动措施。舆论监督的对象是一切权力,其重点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对权力组织的监督包括对决策过程的监督和对决策效果的监督;对决策人物的监督包括对决策人物产生的监督和对决策人物行为的监督。舆论监督的对象不包括公民隐私的范围。现代舆论监督权力是一种普遍的、平等的民主监督权利,它是对以权力大小和财产多寡分配监督权的否定。狭义的舆论监督,是指新闻舆论监督。公民享有依法运用新闻传媒充分发表意见、建议和呼声,表达自己意志的权利和自由;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新闻舆论监督源于舆论学和大众传播学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党和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对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及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对社会事务实行监督。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家健全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具有以下本质特征:1、 公民对国家和社会事务有知情的权利,包括对热点问题、重大事件的知情权。2、 公民有知政、参政、议政的权力和能力。3、 公民依法享有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民主监督权。4、 公民对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以及社会事务有监督权。5、 舆论是政府存在的基础,党和政府重视和提倡加强新闻舆论监督。6、 舆论是一种社会意识。反映舆论、引导舆论、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的重要职能。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是舆论形成的重要途径,居于舆论先导地位的新闻舆论,对于社会舆论既是新闻传媒的一种导向,又是受众心声的一种回应。一个时代的社会舆论,总是折射出那个时代新闻舆论导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广度和深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7、 世界新闻史表明,任何国家的新闻舆论监督,都离不开那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植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这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了这个最大的实际,就没有真正的新闻舆论监督可言。8、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有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和法治氛围作保证。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所提倡的“大民主”及历次政治运动,大都是在“左”的思想路线指导下,自上而下地运用群众斗群众,群众运动成为名符其实的“运动群众”,形成了人人自危的局面,造成了全国范围的动乱,给国家、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舆论监督成为少数拥有自由民主权的人对失去自由民主权的广大群众实行“监督”和专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地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提高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和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严峻考验。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时期,人们在某些方面获得新的利益的同时,在另一些方面又会失去原有的利益,尤其是面对收入差距拉开、权钱交易等严峻考验,如何让公民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这对于维系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健全发展至关重要。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新闻媒介如何坚持做到:在行使新闻舆论监督职能时,尤其是对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和批评、针砭时弊时,既能正确引导群众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设和愿望,又能准确地把落脚点放在党和政府的意志与人民群众呼声的契合点上,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使人民群众在看到困难和问题的同时,又看到前景和希望,增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和热情。这就是新闻舆论监督的根本目的和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当前,全国的新闻媒体都不断在摸索新闻监督方面,创造了好的形式和经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30
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是党外监督的重要形式,也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必要环节。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不断推动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应当认真对待、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推动党务公开、拓宽监督渠道,虚心接受群众批评。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正确导向,加强舆论监督,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发挥警示作用。”这为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一,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应当认真对待、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开门接受监督要做到真开门、开大门,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正确对待、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能不愿接受监督,甚至千方百计回避监督、抵触监督。要继续推动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透明度。凡作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都应当向社会公开,对党员群众关注的重要事项,要更加公开透明。要扩大党务信息的普及面,为党员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使党务公开真正成为增进群众了解党组织的好形式,让社会监督有的放矢。要畅通人民群众举报和监督渠道,认真做好信访监督工作,及时检查处理问题,有的还应及时将处理情况反馈给反映意见的群众。

第二,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舆论监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他监督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推动改革发展,推进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发挥舆论监督包括互联网监督作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只有站在全党的立场上、站在全体人民的立场上,才能真正把握好党性和人民性。根本是坚持讲政治,把握正确方向,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新闻媒体要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新闻媒体要坚持人民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依靠人民群众开展舆论监督。
二是开展舆论监督要直面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同时也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全面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仅仅依靠党内监督还不够,必须强化舆论监督,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新闻媒体应当肩负起社会哨兵的使命,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党规党纪执行情况的监督,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对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曝光力度;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敢于揭露批评不道德行为和不良风气,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将落脚点放在解决矛盾、改进工作上。开展舆论监督工作要树立大局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讲究方式方法,把握好时、度、效,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
三是舆论监督要注重成果运用,注重对比宣传,既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又发挥反面典型警示震慑作用。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深刻揭示违纪违法行为产生的深层原因,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举一反三、惩前毖后,提出改进工作、完善制度的建议,推动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切实取得舆论监督的实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