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制和分封制从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如题所述

封建制和分封制本质上的区别是封建制度是一种政治制度,是国家社会的意识形态;而分封制是一种政权的组织形式,只是一种政权管理制度而已 。

中国的封建制正式形成于公元前11世纪,结束于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也就是始自周朝建立,止于秦统一六国。(关于中国封建制度详见条目封邦建国。)封建制度是一种政治制度,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

其基本形式是封建等级制和庄园制。农民(或农奴)耕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绝大部分产品交纳给封建主。上层建筑主要是以等级制为特点的封建制国家。

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以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宣扬传统道德为主要内容。在封建制度下,社会基本的阶层是封建主和农民(或农奴)阶层。

分封制是古代皇帝或国王分封诸侯的制度。被封诸侯有自己的领地,在诸侯领地内皇帝或国王并没有直接的权力。分封制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社会制度,在分封制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

诸侯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即相当于中世纪欧洲诸王国与罗马教廷的关系,即现代意义上的联邦的基础。

周王是共主性质的(共主是氏族社会遗留的领袖模式,禹为最后的氏族共主)。诸侯的土地理论上在其死后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袭。

扩展资料

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

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

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分封的作用是: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拓展了疆域。

春秋时期,分封制崩溃。崩溃的原因是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标志着分封制崩溃。秦朝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结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分封制

百度百科-封建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1-02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
封建制度是一种生产方式,是国家的性质,是地主压迫农民的阶级社会;而分封制是一种政权的组织形式,就是把子孙分到各地方去让他们管理地方,只是一种管理方式管理制度而已。追问

西方的封建制和东方的封建制有什么区别?

追答

制度层次不同:
同为“封土”,但在中国:政治制度。“封诸侯,建同姓”或者说“封邦建国”的社会制度,中国历史上称之为“封建制”或分封制。两重功能:安抚旧邦,拱卫京畿或中华(钱穆)。恒久争论:封建vs.郡县。
  欧洲封建制既是经济制度,又是政治制度、军事制度和法律制度。
  西周分封制建立的是以宗族为单位的整体的政治实体,欧洲封建制建立的是以具人为单位的独立的、分散的社会单位。西周的政治实体靠血缘关系加国家强制手段维持,而欧洲的则靠个人间的契约关系维持。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14
奴隶制社会与封建制的对比:
1、行政制度:前者为分封制,后者为郡国并行制或者郡县制;
2、土地制度:前者为井田制,后者为封建制。
综上所述,
封建制是封建制社会的土地制度,
也可以理解为是封建主土地私有制
(中国的封建主为地主),
而分封制则是奴隶制社会的行政制度,
这就两者本质上的区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