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为什么会有那大的浪潮的呢?

如题所述

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如下:

1、地球每自转一次(24小时),其某一点必然有一次向着月亮,一次背着太阳。向月时,月亮引力大于地球离心力,于是使海水升高。背月时,地球的离心力大于月亮的引力,海水再一次升高,结果造成海水一天两次涨升的自然现象。

2、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太阳、月亮、地球三者位置基本是成一线,日月引力一致,形成大潮。但到了农历八月中秋,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位置处于椭圆形轨道的短轴上,日月离地球最近,吸引潮涨的能量也就最大,因此便形成一年一度的特大潮水。

从9月17日开始至23日都将是大潮汛,尤以八月十八(9月21日)潮汐最为壮观,也是钱塘江观潮的最佳时间。

扩展资料:

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最终注入东海。在它入海口的海潮,天下闻名,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这一奇景。海潮到来前,远处先呈现出一个细小的白点,转眼间变成了一缕银线,并伴随着一阵阵闷雷般的潮声,白线翻滚而至。

几乎不给人们反应的时间,汹涌澎湃的潮水已呼啸而来,潮峰高达3—5米,后浪赶前浪,一层叠一层,宛如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大有排山倒海之势。

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中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钱塘江大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14

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有三:天时、地利和大风。

首先说天时:

潮汐的形成,主要受到地球的自转和太阳、月亮引力的影响,引力越大,潮汐就会越大。所以在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引力增大,潮汐也就会增大。而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天,太阳、月亮和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这时候的引潮力影响达到巅峰,这天的潮汐也就是最大的。

其次说地利:

钱塘江口形状是一个类似喇叭样子的,酷似一个肚子大瓶口小的瓶子,当潮水涌入钱塘江口的时候,江道突然变窄,巨浪滔天突然收窄,一定就会形成波涛汹涌的大潮。当进入钱塘江口的潮水想要退回去的时候,被河口巨大的沙坎拦住,进得去出不来,然后就会前浪受阻,后浪跟上,一浪叠一浪的壮观场面就这么产生了。

最后说说大风:

八月十八,大风来袭,狂风卷积着大浪,大浪借风力前行,怎能不波涛汹涌呢。

以上三点造就了蔚为壮观的钱塘江大潮,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

钱塘江涌潮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塘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农历8月18在钱塘江上检阅水军,以后沿习成节。除农历8月18日前后三天观潮节外,农历每月初与月中皆有大潮可观,并可作一潮三看“追潮游”。在中秋佳节前后,八方宾客蜂拥而至,争睹钱江潮的奇观,盛况空前。

或遇年头潮大,涌上江岸,冲伤观潮者。文献载《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观钱塘潮》诗:“乍起闷雷疑作雨,忽看倒海欲浮山。万人退却如兵溃,浊浪高于阅景坛。”距杭州50公里的海宁盐官景区是观潮最佳处。

观赏钱塘秋潮,早在汉、魏、六朝时就已蔚成风气,至唐、宋时,此风更盛。相传农历8月18日,是潮神的生日,故潮峰最高。南宋朝廷曾经规定,这一天在钱塘江上校阅水师,以后相沿成习,八月十八逐渐成为观潮节。北宋诗人潘阆的《酒泉子》中写道: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发生在中国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潮水暴涨的现象。状似直立的水墙,滚滚而来。钱塘江河口的潮差很大,河口呈宽阔的漏斗状且河床平缓,致使太平洋的潮波传播到这一带时,潮差剧增。传入杭州湾的潮波,在钱塘江河口同河流相遇,波面受到较大的阻力,波峰前沿出现破碎现象,又遇水下沙坝,使涌潮分成东湖和南湖两支,继续向河口推进。在尖山和海宁之间,有时能激起10多米高的水柱。破碎的潮峰呈滚滚白浪,高1~2米,以4~6米/秒的速度传播,潮位在短时间内涨达2米以上。每年临近秋分时节 ,恰逢大潮,又正值雨季,平均海平面升高,在海宁的潮差可高达9米,涌潮的现象异常突出。若遇强劲的东风或东南风,涌潮景象更加壮观。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8-18
■钱塘江 浙江省最大河流。古称浙江、浙水、浙河、制河。源出安徽省休宁县西南,皖、赣两省交界怀玉山脉中的六股尖东坡(六股尖海拔1629.8米,源头
第4个回答  2020-10-21

为什么钱塘江每年都有大潮?浪潮波涛汹涌,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