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在心不顺想发火的时候,都会想什么或者通过什么方式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说话语气,不发脾气呢?

如题所述

  控制情绪这东西,说起来简单,如果你不能反观自己,不经过训练,你是控制不了它的。如果你真的想彻底控制情绪的话,认真往下看。

  前言

  佛 陀怎么面对生活中喜怒忧悲的情绪?佛法里对情绪又是怎么面对的?心智教学透过经典的爬梳,以情绪为主题,从四个范畴来研讨如何结合佛法与情绪管理,我们以 「看佛陀说情绪」为主轴,在教学上不仅引导观念,更着重同学自我情绪管理,以培养成熟健康的人生观。今特将志工团讨论过程整理,与大众分享。

  讨论重点

  「看 佛陀说情绪」讨论过程是从四个范畴──何谓情绪及影响情绪的来源、情绪的调伏、情绪的主人、静坐与情绪∣引导同学探索情绪的发展与管理。而课程进行则分六个小主题,即佛陀会生气吗?〈面对他人的情绪〉; 你现在心情好吗?〈佛法中的情绪概念〉;到底是谁惹我生气的?〈情绪的缘起〉; 给我快乐其它免谈?〈情绪的本质:苦、无常、不自主〉;我的喜怒哀乐〈做情绪的主人〉; 觉察力的培养〈静坐与情绪管理〉。以下即是志工团授课前从佛典中探讨这六个主题的思考点。

  佛陀会生气吗? 〈EQ高手〉

  讲到情绪其实最令人好奇的是佛陀会生气吗?当这样问佛陀:「世尊,您会生气吗? 」他会怎么回答呢?佛世时,真的有人这么问佛陀,故事的发展是这样的: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年少宾耆迦婆罗门来诣佛所,于世尊面前作麤恶不善语,瞋骂呵责。〈有少年辱骂佛陀〉尔时,世尊告年少宾耆迦:「若于一时吉星之日,汝当会诸宗亲眷属耶? 〈你在吉祥之日会跟你的亲友聚会吧〉」宾耆白佛:「如是,瞿昙 〈是的〉。」

  佛告宾耆:「若汝宗亲不受食者,当如之何 ?〈如果食物不被亲友接受的话,要怎么办?〉」

  宾耆白佛:「不受食者。食还属我。 〈食物不被接受,食物还是属于我的。〉」

  佛告宾耆:「汝亦如是。如来面前作麤恶不善语,骂辱呵责,我竟不受。如此骂者,应当属谁?〈你现在也是这样,在如来前辱骂呵责,我终不接受,像这样的骂,应属于谁的。〉」

  宾耆白佛:「如是瞿昙。彼虽不受,且以相赠,则便是与。〈如果是这样,他虽不接受,但我已送出,就算你的了。〉」

  佛告宾耆:「如是不名更相赠遗,何得便为相与? 〈这不叫互赠,也不叫互给。〉」

  宾耆白佛:「云何名为更相赠遗,名为相与?云何名不受相赠遗,不名相与?〈什么是互赠,什么是不互赠?〉」

  佛告宾耆:「若当如是,骂则报骂,瞋则报瞋,打则报打,斗则报斗,名相赠遗,名为相与。若复,宾耆,骂不报骂,瞋不报瞋,打不报打,斗不报斗,若如是者,非相赠遗,不名相与。 〈如果你瞋我、打我、斗我,我也对你瞋、打、斗,这叫做互赠。如果你瞋我、打我、斗我,我没有对你瞋、打、斗,这不叫做互赠。〉 」

  宾耆白佛:「瞿昙,我闻古昔婆罗门长老宿重行道大师所说 ,如来、应、等正觉,面前骂辱,瞋恚诃责,不瞋不怒,而今瞿昙有瞋恚耶 ?〈我曾听有德望的人说过,在如来面前辱骂呵责,如来是不瞋不怒的,而佛陀你现在,会生气吗?〉」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无瞋何有瞋?正命以调伏,正智心解脱,慧者无有瞋。以瞋报瞋者,是则为恶人;不以瞋报瞋,临敌伏难伏,不瞋胜于瞋 ,三偈如前说 。」

  尔时,年少宾耆白佛言:「悔过,瞿昙。如愚如痴,不辩不善,而于沙门瞿昙面前麤恶不善语,瞋骂呵责,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这时少年向佛陀道歉,后悔地说:「我真是愚痴,竟然不明是非地在如来前辱骂呵责。 」然后欢喜地礼敬而去。〉〈《杂阿含一一五二经》〉

  这 就是佛陀面对他人的情绪挑衅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去响应对方的无理取闹,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而佛陀不但没有以瞋报瞋,还以法为赠礼,让对方明白不瞋胜于瞋的道理,调伏了对方并让对方欢喜而去。用现代语言来说,可以说佛陀是一位真正的「EQ 高手 」。

  你现在心情好吗?〈佛法中的情绪概念〉

  当问起:「你现在心情好吗? 」人会怎么形容呢?可能会说我觉得「有点不舒服 」、「难过 」、「很不爽 」、「很轻松 」、「很高兴 」、「很hi 」、「没有感觉 」、「无聊 」、「不知道 」。情绪的型态是那么多样,有些跟身体有关,有些跟心理有关,强度也不同。不容易一一区分,甚至当某一情绪来临时,我们的回答可能是「我不知道 」、「不会形容 」。所以要认识自己的情绪,要先知道情绪是什么、像什么,否则很难掌握。

  佛典中有关情绪的说明,以五蕴中「受 」蕴的意涵最为接近,如印顺导师于《佛法概论 中所说「受蕴:受的定义是『领纳』,即领略境界而受纳于心的,是有情的情绪作用。如领境而适合于自己身心的,即引起喜乐;如不合意的,即感到苦痛或忧愁。」佛陀在《杂阿含经中解释受时,有这样的说明:

  佛 告优陀夷:「我有时说一受,或时说二受,或说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乃至百八受,或时说无量受。云何我说一受?如说所有受,皆悉是苦,是名我说一 受。云何说二受?说身受、心受,是名二受。云何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云何四受?谓欲界系受、色界系受、无色界系受,及不系受。云何说五受?谓乐 根、喜根、苦根、忧根、舍根,是名说五受。云何说六受?谓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比如是无量名说,是名说无量受。」〈《杂阿含经六八经》〉

  受 蕴虽有多种,在佛经常区分为「苦 」、「乐 」、「不苦不乐 」这三类的情绪感受,当顺己意〈顺境〉即引起「乐 」受,例如愉快、高兴、轻松、幸福、满足……;当不顺己意 〈逆境〉即引起「苦 」,例如焦虑、忧愁、悲伤、紧张、愤怒、恐惧……,而「不苦不乐受 」,即不会引发苦乐感受的情境,可能觉得平淡、无聊,或者冷漠、浑浑噩噩等。认识这些情绪的分类,也引导同学对自己情绪做分类,这将有助于觉察力的训练。

  到底是谁惹我生气的?〈情绪生起的原因〉

  当 制止小孩吵架时,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你怎么可以打人? 」「活该!谁叫他惹我生气 」「他怎样惹你生气? 」「他把我的玩具弄坏了。 」「弄坏了,再买一个新的就好,有需要生气打人吗? 」这段对话可以引领我们更深一层的思考,生气打人的情绪为何会生起?是吵架的人还是玩具引起的?于是,我们必须进一步来探讨情绪生起的过程。

  种 种的情绪感「受 」源自于何处呢?是别人或是外境造成的?是那种种的美色、恶声、妙香、腐味、细滑触、另类想法等,这令人又爱又恶的六尘吗?还是自己的眼、耳、鼻、舌、 身、意等六根被迷惑了,不该看的乱看或不该想的乱想?或者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智,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烦人而无法管理的种种情绪,到底是谁惹的祸?经典 中佛陀曾经这么说:

  云何色集?受、想、行、识集?缘眼及色眼识生,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乃至纯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如是缘耳、鼻、舌、身、意,缘意及法生意识,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如是乃至纯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识集。〈《杂阿含经六八经》〉

  「受 」蕴系源自于「六根 」对「六尘 」时产生「六识 」,三者和合之感「触 」,我人因迷昧于自身的觉「受 」就生出了贪「爱 」或厌恶的心态,接着就做出种种的不善法,增长我执。上课时,我们会将情绪感受发生的过程以表图方式展现:

  情境→触感→觉受→想法与行为→偏见与执着

  同学在聊天-->耳闻声-->跟我有关-->不舒服-->真不要脸-->怀恨在心-->他是我的敌人

  同学在聊天-->耳闻声-->跟我有关-->有趣、不在乎-->也想听-->加入讨论-->我们是朋友

  触(六根对六尘生六识)受 想 行 识

  ※,此心行不一定是直线的过程

  从 情绪的生起过程发现,情境引发情绪感受,大都取决于自我的认知,因此,每个人面对同一情境的感受会不同,甚至同一人面对同一情境,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不一样 的感受,我们会在这一点上引导同学,了解情绪感受是很自我中心的〈我执〉、不是固定的〈无常〉,如果能正确地觉察到情绪的生起原因及连带反应,即可体会认 识情绪来源的重要性。

  给我「快乐 」,其它免谈?〈情绪的本质〉

  要是人生只有快乐多好,可是快乐会永远存在吗?会有不变的「乐 」受吗?在《中阿含经中有这么一段有趣对话:

  梵志语曰:「瞿昙,何言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耶?瞿昙,当知若爱生时,生喜心乐 。」〈瞿昙为什么你说当爱生起时,便会生起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呢?你应该知道有了爱时,便会生起喜乐之心才对。〉

  世尊如是至再三告曰:「如是,梵志!如是,梵志,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世尊再三强调爱生起时,便会生起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后来这件事传到国王那里,国王对佛陀的说法有疑惑,便去请教皇后末利夫人。〉

  末利问王:「于意云何,为爱我耶?」〈国王您爱我吗?〉

  王复答曰:「我实爱汝 。」

  末利复问:「若我一旦变易异者,王当云何 ?」〈如果我变心或病或死时,你会如何?〉

  答曰:「末利,若汝一旦变易异者,我必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

  末利白曰:「以此事故,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所以当爱生起时,便会生起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中阿含经》二一六经〉

  国 王的认知与大家一样,跟自己喜爱的人或物能常相厮守,是多么快乐与幸福 〈乐受〉,怎么可能会愁眉苦脸甚至哭泣呢?这段故事表示乐受也会带来苦受,苦来自我们执取∣希望永远不改变,但世事如何不变动,快乐也可能是痛苦的原因。受蕴的本质是变异的,不管乐受还是苦受,都会改变,如同佛陀所开示的:

  佛告阿难:「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杂阿含经》四七四经〉

  教学时,我们会将情绪本质的重点放在「无常」,即感受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坚实,快乐会消逝,痛苦不如意一样也会过去,一点失败挫折难免,不要耽溺在痛苦的情绪中,抬起头来迎向未来才是最重要的。

  如实面对情绪 〈做情绪的主人〉

  有 段描述自己情绪的文字写着:「尽管我快五十岁了,我其实还是像个少女一样,也会惊慌失措、也会伤心丧志,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毕竟还是可以像个少女一 样,从一本小书中找到安慰、找到力量 。」不论是大人或是小孩,都会有情绪,情绪的管理一样需要学习,在情绪的处理上,大人不一定就比较成熟。问起现代的小学生:「你快乐吗? 」答案往往令人意外的,虽然丰富的物质享受让「生理的感受 」〈身受〉无忧虑,但这并不意味「心理的感受 」〈心受〉就能够得到快乐。虽然如此,身心还是彼此影响,身体的病痛也会影响心情,如久病的人因身体的痛苦,心情沮丧,甚至选择自杀逃避。或者像肥胖的人 以吃的满足感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一样都是身受牵引心受。面对身体感受牵引心理感受部分,佛教中有很清楚地探讨:

  「以彼愚痴无闻凡夫不了知故,于诸五欲生乐受触,受五欲乐,受五欲乐故,为贪使所使;苦受触故,则生瞋恚,生瞋恚故,为恚使所使。于此二受,若集、若灭、若味、若患、若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生不苦不乐受,为痴使所使。 」 〈《杂阿含经》四七○经〉

  当 身体有乐受时,就会引起快乐的情绪;当身体有不舒服的感受时,就会引起不满或愤怒的情绪,心受到身体的影响如此之大,快乐与痛苦的关键竟然来自感受,当了 解这一点时,我们会发现心自主的能力很弱很弱。而佛法就是要教导我们如实地看到这些苦乐受的无常变化,让心不再跟着闻鸡起舞,可以自主与控制,而这就是情 绪管理的作用。

  如何才能够面对苦乐的变化,正确调伏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呢?对此佛陀是这样解释的:

  「云 何受如实知?谓六受。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实知。云何受集如实知?触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实知。云何受灭如实知?触灭是 受灭,如是受灭如实知。云何受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名受灭道迹,如是受灭道迹如实知。云何受味如实知?受因缘生喜乐,是名受味,如 是受味如实知。云何受患如实知?若无常、苦、变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实知。云何受离如实知?若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如是受离如 实知。 」〈《杂阿含经》四二经〉

  以下以表格表示并标示情绪教学的重点:

  七处善 如实知内涵 如实知情绪

  「受」 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 能知道自己情绪的存在及特征

  受「集」 触集 能知道情绪从何而起
  受「灭」 触灭 能知道情绪从何而灭

  受灭「道」迹 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 能知道管理情绪的方法

  受「味」 受因缘生喜乐.是名受味 能知道有些情绪会令人贪恋不知节制

  受「患」 若无常.苦.变易法 能知道情绪起落对身心的影响

  受「离」 若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 能知道平稳情绪的重要性及技巧

  味、患、离三者的关系,佛使比丘《一问一智慧 》有易懂的例子:「换 句话说,有个藏着钩的饵悬在那里,『味 』是美味的饵,勾引鱼儿上钩;藏着的钩是『患 』,即藏在饵中危险又残酷的恶毒力量;『离 』是那战胜钩、饵的善巧,为了吃到饵又能不上钩,鱼儿必须有这种善巧,这时饵再也没有饵的功能,只是个美食,鱼儿可以愉快地吞下它,而不会被钩住。……因 此,我们应该常以这五种属性看世间。世间的一种属性──『味 』 〈饵〉,引诱我们沉溺其中,昏昧不醒、盲目无知,看不见也听不到其它的一切,这样饵里就藏着钩,人被钩在世间而不得逃脱,只得沉溺在世间 〈苦〉中。 」

  课堂上我们以不同的例子将「味、患、离 」观察的过程跟同学分享,希望能藉由时时观察、认识自己身心感受的变化,帮助同学调伏情绪并远离情绪变化所带来的过患。

  觉察力的培养〈静坐与情绪管理〉

  要如 何培养如实觉知的能力呢?佛陀教导我们要常常练习禅修,寂静自己的心,才能如实观察身心的变化,心智教学每堂课都会安排时间,让同学练习数息,练习将心静 下来。观呼吸可以让躁动不安的身心平静下来,并能提升专注力及觉察力。当情绪激动时,气息会变粗;紧张或惊恐时,气息也会变粗;如果平静时,气息自然会变 细,所以心情情绪与呼吸有密切的关系,透过观察呼吸就更能帮助我们察觉情绪的变化。不论你是什么身分,身在何处,每个活着的人都有呼吸,秒秒都在呼吸,随 时随地都能够练习,如果同学能够每天固定时间练习数息,对于个人情绪的稳定,将有莫大的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06
去跑步吧,跑5000米,什么火都没了
第2个回答  2016-12-06
我会想小明的笑话,然后就好受多了,哈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