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控力差的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孩子自控力差是怎么一回事儿?孩子静不下心来学习,这其实和自控力差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可能存在注意力障碍。六六建议父母这时候要观察孩子是否还有其他行为表现,活动过多是多动症的一种行为表现。

具体为经常显得不安宁,手足小动作多,不能安静坐着,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安静的场合擅自离开座位,到处乱跑或攀爬。难以从事安静的活动或游戏,一天忙个不停。

轻微多动症的儿童只是学习上不能专心,不能主动学习,造成学习成绩下降;行为上不能自控,表现不服管束,被人歧视。

重度多动症儿童则学习成绩明显下降,难以读完小学及初中。行为上惹事生非,干扰他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因无自控力,易受到不良的外界因素影响和引诱,可发生打架斗殴、说谎偷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当然,小儿多动并不等于多动症,家长们可以从一下几点来辨别。

1、多动的孩子只是偶尔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对于感兴趣的事能做到集中注意力,而多动症的孩子做不到;

2、多动的孩子虽然表现散漫,如上课做小动作、睡觉、说悄悄话等,但他能控制住自己的行为,而多动症的孩子却做不到;

3、正常儿童做快速、反复和轮换动作时,表现得灵活自如,而多动症患儿却表现得很笨拙;

4、服用镇定剂时,多动的孩子会表现的很安静,多动症患儿则会表现出明显的兴奋、多动;在服用中枢神经兴奋剂时却是反过来的。

儿童多动症常见于学龄期儿童,但有7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青春期,30%~5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目前,儿童精神科学者们普遍认为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影响终身的慢性疾病。

孩子4岁之前自控能力是比较弱的,在5岁之后能力慢慢形成,在12岁左右基本形成。在12岁之前,家长好好的培养孩子自控力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会在完成作业中有所受益,在未来的成长中更会形成一种非常好的品质。

自控力体现在孩子对于自己的行为以及情绪的控制,对于自控力的掌握是孩子有意识的去进行控制,父母起到的只能是辅助的作用。

3个提高孩子自控力的方法

许多社交技巧需要自我控制

当孩子表现出这种品质时,表扬他们,指出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倾听、知道何时及如何打断、控制愤怒、完成任务后在汇报,所有这些都需要自控力。

学习责任

早晨的例行公事、家务和家庭时间表成为孩子们学习责任和自控力的机会。

责任就是在没有人注视的情况下做正确的事情。负责任的回报就是获得特权。如果他们能在早上特定时间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昨晚,他们晚上就有多玩半个小时玩具的特权。

适当的奖励

当一个孩子因为完成了一项工作而得到奖励,甚至是星图上的一颗星或特殊待遇时,谈谈自控力。

外部奖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来讨论内部奖励。或者奖励的真正好处不是物质,而是自控力的建立。你要让孩子非常有决心,每天早上都要起床。他会尽力显示他的自控力。

孩子自控力差是怎么一回事儿?如果通过以上方法,孩子自控力还没有得到改善,一定要到专科医院看医生,早发现早干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0

家长的错误行为,会导致孩子自控力差


可是,家长也发现了,有的孩子自控力比较强,有的孩子自控力就比较弱。像我朋友家的孩子,自控力差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刚买回来的零食,非要一口气吃完,同龄人家的孩子,却能经得起诱惑,把买来的零食攒起来一点点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孩子自控力差,和家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①家长缺少对孩子行为的约束,平时对孩子过于纵容


家长在生活中,应该培养孩子的边界意识,要求孩子懂得约束自己的言行。比如,如果孩子需要写作业,家长就要告诉他,提前把想要做的事情做完,一旦开始写作业,像吃东西、玩玩具、看电视等行为就都不能做了,不然将会受到惩罚。


可是,有的家长完全指望孩子自觉,缺少对孩子行为的约束,孩子写作业跑神、吃东西、上厕所,家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过去了。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变得没有边界感。缺乏边界感的孩子,容易养成无法无天的性格,缺乏自控能力。




②家长自己缺乏控制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


家长想要培养出自控力强的孩子,仔细想想自己的自控能力怎么样,是不是每晚到了睡觉时间,又忍不住刷了一个小时的手机;想要看书,翻了两页就不自觉地拿起手机;到了吃饭的时间,还在玩手机游戏等等。


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是看在眼里的。如果家长对自己的行为不加控制,毫无节制地休闲娱乐,孩子也会理直气壮地有样学样。


③家长平时对孩子的生活干涉太多


现在,很多家长都是“直升机父母”,不管孩子需不需要,都为孩子安排好生活中的一切。比如,孩子在外面犯错了,家长就主动出面帮忙收拾烂摊子,孩子吃饭睡觉学习,家长都细致入微地帮助孩子安排好。


家长爱孩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干涉太多,其实也会束缚住孩子的手脚,导致孩子失去管理自己的能力,变得自控能力差。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尔博士曾在《自控力》一书中写到,自控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得来的。所以,家长想要自控力强的孩子,也是有机会的:


①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他会在自控中获得积极的评价,孩子对自我有更加正面的认识,他的自控能力就会提高。所以,家长不要帮孩子做太多的事情。




②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要表现出超强的自控力。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会模仿和学习家长的行为。想要孩子自控力强,家长也要做一个自控力强的人。

第2个回答  2021-07-29

柠檬发现有的家长经常会抱怨孩子做事没有定性,最近就有听到一位柠友的抱怨,孩子自控能力太差了,做什么事情都很难坚持下来。平时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孩子总是不遵守规则;然后上课的时候又注意力不集中,在上课时经常会和旁边的小朋友讲话或者不知道摆弄些是什么,有时甚至都坐不住,出现直接跑出来的情况;就连吃饭的时候也喜欢边吃边讲话,根本管不住。


确实,孩子出现了这些情况很容易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其实,这在幼儿园里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不止一个孩子会这样,很多孩子都这样。不过,孩子会出现自我控制能力差的情况都是有它相对应的原因的,家长如果能发现其中原因,自然也就可以对症下药。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聊为什么孩子的自控能力会差?


首先是孩子自身的原因,他5、6岁的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神经系统发育也还没完全成熟,对于外界的刺激容易产生兴奋、难以抑制的情绪,抵制诱惑的能力也差,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用一根棒棒糖就能吸引他的注意力。而且,孩子认识能力有限,对于是非的判别也不是很清楚,他们可能并不清楚上课随意讲话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所以出现一些控制能力差的表现也是正常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会逐渐增强。

除了孩子自身原因之外,对他们影响力最大还有父母,对于还在读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正处于模仿和好奇心旺盛的时期,而模仿最多的对象还是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的爸爸妈妈。我们不妨可以回忆一下这些情节:带孩子出去玩,遇上堵车的时候,假如家长经常表现出焦虑的情绪,包括和孩子玩游戏时,也常常不耐烦的话,这些很多不经意间的行为和情绪都会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父母缺乏自我控制力,孩子也会在这方面表现不佳。如果家长不耐烦,那么孩子也会容易不耐烦,因此如果家长想要孩子表现好的话,不妨从自身做起,让孩子有一个学习的榜样。


另外,家长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给了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现在很多孩子一出生就成为了家庭的中心,全家人都围着他转,要什么给什么,这就让孩子形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孩子做事会只凭自己的喜好,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过于宠溺不行,忽视孩子也不行。有的父母由于工作太忙,缺少对孩子的照顾和管教,致使孩子从小缺乏和爸妈的沟通,也不知道自己行为的对错,更别说教育孩子。家长最好还是要做到多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平时多和孩子聊聊天、玩玩游戏,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要爱他们,但也不能没有原则的溺爱。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的转折年龄是在4-5岁,所以,家长不必太过烦恼,这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帮助孩子逐渐提高自控能力,还能借此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05
一、家长过度溺爱。家长对孩子的纵容会导致孩子成孩子任性、专横的性格,影响了自制力的培养。
二、孩子过度依赖家长。生活、学习全凭家长安排、依赖性强的孩子也不可能有很好的自制力。
三、病理性原因——多动症。很多家长会误认为孩子自控力差是孩子的性格和年龄小的,而忽略了孩子是因为受到了多动症这一病症的影响,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而无法控制自己。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然会遇到来自社会的各种影响。自制力强的孩子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抵制诱惑,从而做出有利于自己和社会的判断,而自制力差的孩子不能控制自己,在面对诱惑时,容易误人歧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大多数孩子还是能辨别是非的,他们也知道什么是好坏和对错。然而,孩子一旦缺乏自制力,即使明明知道是坏事、错事,他们还是无法阻止自己去做。这就要求父母们负起责任,及早培养孩子较强的自制力,让孩子远离危害,洁身自爱。
第4个回答  2020-12-03
1.家长自身没有做好榜样 家长自己的自律性是否也非常差?是否经常在孩子面前毫无节制地玩手机,看电视和吃零食?如果家长长期在孩子面前随心所欲,毫无节制,那孩子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有个朋友,自己特别沉迷于游戏,几乎一有时间就钻进书房,在电脑上打得昏天暗地,每次到了饭点都是孩子来喊他吃饭,而且喊半天都没有反应。 终于有一天,孩子趁他不在家时也跑进书房去打游戏,而且几乎是无师自通,也打得昏天暗地的。妈妈每次喊他吃饭他也是半天没有反应,没办法只好等爸爸回来后投诉他。 当朋友批评孩子时,孩子竟然理直气壮地顶撞:“你不也在里面打游戏半天不出来吃饭?为什么我就不可以?”呛得朋友半天说不出话来。 所以说,作为家长,出来混是迟早要还的。 2.孩子缺少高质量陪伴 有父母高质量陪伴的孩子,内心都是丰盈而灵动的。在父母的引导和陪伴下,他们会有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和兴趣爱好,所以一般是不会毫无节制地沉迷于电子产品上的,即使玩,也都会有节制的。 当孩子长期沉迷于手机和电视,那一定是他内心太孤独太无聊了,生活中没有比手机电视更有趣的事情吸引他,所以他只能寄情于电子产品。 当你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写得一手好字的时候,你是否知道他的父母在他小时候就经常陪他去参观名师的书画展?并和他一起练习毛笔字,并且自己还练得一手好字呢? 当别的父母下班后在家专心陪孩子亲子阅读和玩游戏时,你则长期出差在外,即使在家里也是拿着手机在游戏里奋战,跟孩子毫无情感交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