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每课后的本课要旨(人教版)

如题所述

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新课标历史必修二本课要旨
课题
本课要旨
相关复习内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居于古代世界的领先地位。
随着农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
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民间私人经营的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学术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商业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
发展缓慢 。 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 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臵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 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所
有、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 夏、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该政策,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明朝的“鱼鳞图册”即是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重农抑商”对于保护农业生产的发展、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以及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都起过积极作用。封建社会后期,“抑商”政策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明清时期为防止倭寇等的侵扰,几度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良机,逐渐落后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重农抑商政策,对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起了很大作用,但也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
主要有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第5课 开辟新航

●对财富的追求、地理知识的增加、航海
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播天主教的热情最终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 为了到达东方,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别组织了东西两条路线的海上探险。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10年后,另一位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到达印度。哥伦布坚信地圆说,认为只要一直向西航行,也一定能到达中国和印度。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沿着哥伦布开辟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相互孤立状态,促使世界逐渐连成整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建
立了世界性的商业帝国。 17世纪时,荷兰已经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当时,荷兰拥有的船只超过1.5万艘,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荷兰人因此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在西欧殖民列强获得血腥财富的同时,世界市
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在殖民争夺的斗争中,英国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野蛮掠夺,客观上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
界市场的迅速拓展。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予代,英国棉纺织业出现机
器的发明和使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
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瓦特研制的改良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导致“蒸汽时代’的到来。 ●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紧密
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白炽灯,贝尔发明电话。德国人戴姆勒和本茨各自独立地制成了以汽油内燃机为引擎的三轮汽车。美国的莱特兄弟以内燃机作动力,把飞机升上天空。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
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的变局”。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这部分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如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 ●19世妃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

●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
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中华民国的建立;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特别是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抱着实业救国的信念,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残酷挤压的夹
缝中奋力拼搏。
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辛亥革命的推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而迅速的发展。 ●在帝国主义售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
地发展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8-05
去书店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