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土木堡明朝50万精兵被3万瓦剌兵打得大败,但北京保卫战20万二线明军却大破十万瓦剌精兵?

如题所述

土木堡的失利完全是指挥原因。
部队完全没有战略规划,随着王振高兴调来调去,根本没有进入作战准备,而且天降大雨正是士气低落的时候,被瓦拉奇袭自然兵败如山倒。战场上如果军队士气低落并且没有做好战斗准备,人越多只能越成为累赘,一部分人的崩溃迅速会演变为全军溃退。
至于北京保卫战,一方面瓦剌面对坚城没有有效的攻城手段,另一方面明军保卫家国、复仇心切,士气正高,再加上于谦的英勇和合理指挥。此外,北京保卫战说不上大破,只是瓦剌攻不下城,补给不允许长时间围困,最后撤围,明军也并未歼灭瓦剌主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10
土木堡战役的失败,主要原因在于指挥不当,或者说是完全没有指挥,导致明军被机动性比较强悍的瓦剌骑兵各个击破。
北京保卫战中,明军虽是二线部队,但明军对瓦剌的作战形态有了改变,土木堡战役属于野战兵团的遭遇战,而北京保卫战对明军而言是典型的防御战,尽管战役中有部分明军部队出城展开主动防御,战役整体态势上仍属于防御作战,明军依靠坚固的城墙和充足的给养,可以将战役拖延到需要的时间长度,等各地援军抵达战场外围,就可以转入反攻。瓦剌军队以骑兵为主,不适合攻坚战斗,在这种战场形态下,其优势反而成为其劣势,加之距离后方路途遥远,交通线漫长,后勤补给程度越来越差,所以有其战役失败的必然性。
第2个回答  2011-08-22
明正统十四年(1449)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东路,由脱脱不花与兀良哈部攻辽东;西路,派别将进攻甘州(甘肃张掖);中路为进攻的重点,又分为两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统率,直攻宣府围赤城,另一支由也先亲率进攻大同。也先进攻大同的一路,“兵锋甚锐,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 土木之变
《明史纪事本末》卷32《土木之变》)。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于猫儿庄。大同前线的败报不断传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准备亲征。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上疏劝谏,但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执意亲征。7月16日,英宗和王振[1][2]率20余万大军从北京出发,由于组织不当,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随征的文武大臣却不使参预军政事务,军内自相惊乱。19日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8月1日,明军进到大同。也先为诱明军深入,主动北撤。王振看到瓦剌军北撤,仍坚持北进,后闻前方惨败,则惊慌撤退。本欲使英宗于退兵时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显示威风;又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故行军路线屡变。至宣府,瓦剌大队追兵追袭而来,明军3万骑兵被“杀掠殆尽”。13日,狼狈逃到土木堡,瓦剌军已紧逼明军。 当土木堡惨败的消息传到北京,举朝震动。百官张惶失措,有人甚至主张迁都南逃。此时,兵部侍郎于谦坚决反对南迁,并对皇太后晓以迁都的利害,征得皇太后的支持。被任命为兵部尚书,负责保卫北京。于谦等人针对当时的危急局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诛除宦党,平息民愤。斩杀太监王振亲信,打击宦党的气焰,平息众怒,初步稳定了内部;其次,拥立景帝,稳定政局。当时,也先挟英宗作为攻城略地的政治工具。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拥立朱祁钰即位,这样即使也先的阴谋不能得逞,又便于统一部署,共同抗击瓦剌;再次,举荐人才,调兵遣将,妥善安排。于谦注意提拔一批有才能的将领。同时,从各地调来勤王兵,日夜赶造武器,装备军队。在北京周围。 北京保卫战兵力分布图
布置兵力,严把九门。注意日夜操练军队,迅速地提高战斗力。这样,逐步形成了一个依城为营,以战为守,分调援军,内外夹击的作战部署,准备与瓦剌军决战于北京城下。   十月初一,也先率一路兵马,经大同、阳和,占领紫荆关。长驱进入北京地区。十月十一日,瓦剌军逼近北京。也先将军队布置在西直门以西。于谦派兵迎击瓦剌军于彰义门,打败也先部队先锋,夺回被俘者一千多人。同时于谦又派人率兵夜袭,以疲惫敌军。十月十三日,瓦剌军乘风雨大作,进攻德胜门。于谦命大将石亨在城外民房内埋伏好军队,然后派遣小股骑兵佯败诱敌。也先果然中计,亲率大批部队穷追不舍。等也先军进入埋伏圈后,于谦一声令下,明军开始反击。只见神机营火器齐发,火箭弓弩多如飞蝗般地射向敌军,明军前后夹击,也先部队大败而归。也先的弟弟勃罗、平章卯那孩等将中炮身死,瓦剌军受到很大打击。也先发觉明军主力在德胜门,便集中力量转攻西直门。都督孙镗率军迎战,打败也先的先头部队。由于也先不断增兵围攻孙镗,孙镗力战不支,退至城下,此时,把守城头的给事中程信,严令不准开城。同时,命城上守军发神炮,火箭轰击瓦剌军,明军又从彰义门、德胜门抽兵增援,终于打退了瓦剌军的进攻。   十月十四日,瓦剌军又改为进攻彰义门。于谦命守军将城外的街巷堵塞,在重要的地带埋伏好神铳手、短枪手,又派兵在彰义门外迎战。明军前队用火器轰击敌军,后队由弓弩压阵跟入,击退了瓦剌军的进攻。而此时,景帝所派监军太监,率数百骑兵冲击敌阵去抢功,使明军阵势陷入混乱。瓦剌军乘势反击,追到德胜门外。在万分危急关头,当地居民纷纷登上房顶,以砖石迎战瓦剌军。于谦派出的援军也及时赶到,打退了瓦剌军的反扑。   也先在进攻北京的过程中,到处遭到军民的抵抗和不断袭击。各地的百姓自动组织起来,抗击瓦剌军的掠夺。北方边陲重镇的守兵,也抱着与城共存亡的决心,誓死保卫国土。也先进攻北京各门屡次遭到失败,中路军在居庸关的进攻也受挫,并获悉明朝各援军即将到达。唯恐后路被切断,便于十五日夜率一部人马,挟持英宗朱祁镇由良乡(今北京市房山东北)向紫荆关撤退。   于谦发现也先军队正在撤退,即命令石亨等集中火炮轰击也先军营,炸死瓦剌军一万余人。瓦剌军在撤退的路上,一路烧杀抢掠,掠夺了许多物资和人口。而明军分路追击;石亨大破瓦剌 于谦北京保卫战浮雕
军于清风店(今河北易县西);范广在固安打败瓦剌军。也先一路狂逃,十月十七日,撤出紫荆关,不久退往关外。东路的脱脱不花军,闻得中路、西路已败,亦立即撤退,并于十月二十日单独遣使进贡,来北京议和。至此,明军取得了保卫北京的胜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第3个回答  2011-08-09
战之胜败不在兵之多少,而在将。土木堡之战明军又要护驾,指挥官明英宗和王瑾又指挥失当,导致明军毫无斗志,是以必败;北京保卫战由兵部尚书于谦亲自坐镇指挥,并亲自守卫德胜门,还做了战前动员,大大鼓舞了士气,因此期以必胜。
第4个回答  2011-08-09
1.只是号称50万而已,有大批民夫,壮丁等,实际兵力不足20万,而且之前还分过兵,土木堡被包围的部队约15万左右,还有大约同等数量的壮丁和民夫

2.这种规模的军队,出发准备只用了3天,而不是正常情况下的3个月,大批军队连基本装备都没有检查,很多指挥官和自己统属的军队都没有熟悉,更别提磨合演练了,只是接到圣旨,命令京营出发,由XXX指挥,也许连这个指挥官是谁都不清楚,更不要提粮草准备了

3.瓦剌军,前军精锐大约3万,实际要多的多,不会低于7万

4.北京保卫战时,已经有增援部队赶到,不是二流部队了,赶到的都是精锐
二流部队守城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北京城在那个时代,几乎就是不可攻克之城
瓦剌军却深入中原,急于掠夺,不能建造大型攻城设备,被在城下消耗了很多,此时突然有精锐部队突击2翼,很快就崩溃了追问

我看过个资源说出发时候,英宗带了三十万,(不过有十万完全是临时抓来)到了大同一带,又有十万左右明军加入!反正这人数有争议,五十万,三十万,二十万说都有!不过土木堡埋葬了大明北方几乎全部精锐,以至于后来于谦不得不调南方军队和二线兵力作战!一直很敬仰于少保,不是他恐怕中原又一次要沦为游牧民族屠刀铁蹄下!

追答

古代明军,正兵和辅兵的比例是1:1左右,辅兵是壮丁,无甲,无武器,是给正兵挑行李,背盔甲,伺候战马用的,除此之外,还有大量临时征调的民夫用来给部队运输给养
如果说总数是50万,那么实际正兵不会超过20万,很多情况下,正兵的比例在1/3以下,也就是说,50万人,15万正兵

不过,不管怎么说,15万正兵也是京畿地区全部的精锐主力了,明军全国正兵也不超过50万

于谦功劳很大,但是,应该看到,瓦剌比当年的成吉思汗蒙古差的很远了,中原汉人经济上,科技上比瓦剌优势非常明显,

最关键的是,推翻元朝统治给中原汉人和蒙古人作战以强大的信心,朱元璋凭一帮农民兵就可以推翻元朝,瓦剌一个部落,最多掠夺些钱财人口,呆不长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