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大荔县没个乡镇种植什么作物最多

如题所述

大荔县是农业生产大县。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资源,造就了多样的生产模式和大批的名优特农产品。九十年代以前,我县以传统粮棉生产为主,九十年代以后,按照“结构调优、产品调特、效益调高”的思路,依托资源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大力发展了设施农业、红枣、特色水果、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努力,农业结构不断深化、细化,特色产业布局基本趋于合理,优势产业带基本形成,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全县粮食总产20万吨,油料总产4万吨,瓜菜总产40万吨,棉花总产3.5万吨;全县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3万亩,其中日光温室2.6万亩,总产27万吨,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反季节瓜果菜之乡, “东有寿光,西有大荔”已成共识。红枣面积42万亩,总产8万吨,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枣乡”。特色水果面积达26.5万亩,总产22万吨,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命名为全国果品生产重点基地县。畜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县牛存栏达 8.5万头,肉类总产2.6万吨,畜牧业产值2.5亿元。经过不断的调整优化,全县粮、经面积比从3:1调整到1:1.5,效益比从3:1调整到1:3;2006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7.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54元,分别较2000年增长54%和45%。
发展一村一品,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趋于集中,是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通过土地、技术、项目等优惠政策扶持,全县涌现出了温室油桃村、温室黄瓜村、塑棚哈密瓜村、弓棚西瓜村、早中熟苹果村、时令水果村、黄花菜生产树、秦川牛养殖村等50余个专业村,这些村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占到了70%以上,主导产业收入占到了群众收入的70%以上。辐射带动了全县一半以上的村从事特色产业生产,形成了区域明显的优势产业带,北部塬区形成了lO万亩早中熟苹果产业带,洛灌区形成了10万亩时令水果和10万亩温室瓜果菜产业带,沙苑、黄河滩区形成了30万亩红枣和8万头秦川牛产业带。同时,以双泉、伯士为中心,形成了3万亩塑棚哈密瓜生产基地,以冯村、羌白为中心,形成了万亩弓棚西瓜生产基地,以埝桥.冯村为中心,形成了万亩反季节瓜菜生产基地,以苏村、官池为中心,形成了5万亩黄花菜和3万亩芦笋生产基地. 已基本形成专业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模式。 近年来,我们把提高农产品品质、质量作为首要任务,以绿色为目标,积极实施农产品绿色行动,大力推行标准化、品牌化,全县已完成中早熟苹果、时令水果、冬枣等20万亩绿色食品认证。同时,积极开展商标注册、名牌严品培育工作,已注册登记了同州牌西瓜、露泉牌哈密瓜、皇族牌油桃等二十余个商标品牌。全县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余个,其中32家被认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八鱼油脂被认定为国家级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0多个,带动农户6万户,可为农民增收3000余万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