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合川钓鱼城相关的历史史实,希望不吝赐教,越详细越好!

如题所述

  钓鱼城:让上帝折鞭的钉子户
  中国古代防御战的最浓重的一笔:宋蒙钓鱼城之战
  1258年,蒙哥发动三路大军进攻南宋,并亲率蒙军主力力攻四川,其弟忽必烈率中路攻取武汉,塔察尔率东路军攻取荆山,另命兀良合台从云南包抄过来,打长沙,计划各路会师武汉,顺流东取南宋京都临安。这个军事计划成败的关键,在于蒙哥的攻打四川。开始蒙哥攻占广元很顺利,沿嘉陵江而下势如破竹,可打到重庆合州,春风得意的蒙哥派出南宋降臣晋国宝到钓鱼城招降,没想到合州守将王坚不吃这一套,砍了这家伙的脑袋,把蒙哥气惨了。

  从1259年2月开始,蒙哥登上钓鱼城外城,与守城宋军近距离厮杀,宋军伤亡惨重,但五十多天过去了,钓鱼城还没有攻下。蒙哥急了,心想,蒙军开进四川以来,沿途所经各山城堡寨,多有南宋守将投降,没想到这个小小的钓鱼城却是个“钉子户”。

  一个所向无敌的人,碰到强大的对手,自然是又兴奋又不甘心,于是蒙哥不断要求士兵到钓鱼城下“送死”。蒙哥的助手汪德臣心生忧虑,便单枪匹马去钓鱼城下劝降,结果被飞石射死。蒙哥愤怒了。但是他这一怒,送掉了自己的性命。关于这个蒙古帝国第四任大汗的死,历史上有多种说法:

  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蒙哥中箭身亡。南宋诗人刘克庄在《蜀捷》中有“吠南初谓予堪侮,折北俄闻彼不支。挞览果歼强弩下,鬼章有入槛车时”的诗句,大部分史籍也都持“中矢说”,现存的钓鱼城旧址的石碑碑文,也明确刻有蒙哥“中飞矢而死”的字迹。

  另一种说法,是蒙哥得了疟疾而死。蒙军久战不下,又值酷暑季节,水土不服,军中暑热,疟疾流行。《元史》记载,蒙哥大汗六月也患上了病。拉施特的《史集》就非常明确地说蒙哥是得了疟疾,后不治而亡。

  第三种说法是蒙哥被炮风震倒,不久死去。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中说,蒙哥在架设望楼窥视钓鱼城时,遇到城内宋军的炮石轰击,伤重不治,“班师至愁军山,病甚,次过金剑山温汤峡而殁”。民国《合川县志》也有相同的记载。另外《钓鱼城史实考察》还说,王坚在蒙哥中炮风之后,又命人把从钓鱼城天池里捞起来的三十斤重的大鱼和几百个面饼送到蒙哥营中,并附书一封,说城里水和粮食都很充足,蒙哥再有十年也攻不破钓鱼城……重伤中的蒙哥又羞又气,退兵温汤峡而死。

  还有一种说法是蒙哥多次被王坚挫败于钓鱼城下,“败辱之至,以至愤死军中”。

  最后一种说法缘于《海屯纪年》,认为蒙哥是在攻打南宋时,乘坐的战船被宋军潜水者凿穿船底,落水而死。

  总之,无论是哪种说法,蒙哥在1259年7月宣布撤兵,不久死在军营,都是不争的事实。他死的消息秘密传到当时正在突破武汉长江天险的忽必烈那里,为了与其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忽必烈匆匆撤军北返。南宋王朝存活了。

  1276年,南宋皇帝向元朝(1271年蒙古改国号为元)屈膝求降。10个月后,重庆守将张钰打退包围重庆的五路元军时,才知道这个窝囊的消息。后来他在恶仗中被元军活捉,其后自杀殉国。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见南宋大势已去,这样一个混账朝廷,保它有何用,于是为了保存10万军民的性命而忍辱开城,为36年(钓鱼城自1243年筑成之后,便连续与蒙军作战)抗战守城的历史画上了悲壮凄美的句号。但钓鱼城仍以其“独钓中原”的悲壮光辉而留名史册。

  如果不是钓鱼城保卫战的发生,我们很难将王坚、张钰这些南宋基层干部和蒙古帝国的大汗联系到一起,正是因为他们和重庆军民的顽强抵抗,才让元朝和南宋的历史出现了拐点,甚至使世界历史也出现了拐点。钓鱼城,不仅让南宋多活了20年,还缓解了欧亚战祸,流产了蒙古劲旅对非洲的征服,所以欧洲人把这里称为“上帝折鞭”的地方。

  后记
  钓鱼城作为山城防御体系的典型代表,在冷兵器时代,充分显示了其防御作用,它 成为蒙古军队难以攻克的堡垒。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古代战 争馆特意制作了钓鱼城古战场的沙盘模型,以展示其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

参考资料:百科,2009年5月24日《重庆晚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16
无此资料
第2个回答  2011-08-16
就是王立把蒙哥干掉的那个地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