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被称为什么?

如题所述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中国古代著名儒家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邹国(今山东邹城)人,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


孟子之弟子万章与其余弟子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25
“亚圣”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战国中期儒学大师,名轲。邹人(今山东邹县)。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孟子30岁左右开始从事教学,44岁开始列国之游。约在齐威王时到齐国,大约同时期到过魏,先后见过魏惠王及魏襄王。齐宣王时又到齐,他还去过腾、薛、宋、邹、梁等国。其时各国以富国强兵和攻伐为事,而孟子所述“唐虞三代之德”,各国君主因其“迂远而阔于事情”而不能用。故与其门徒著书立说,将自己的言论编成《孟子》六篇。
在政治思想上,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王道”、“仁政”的学说。孟子提倡用尧、舜等先王之道的“仁义”治理天下,极力反对各诸侯国之间使用暴力兼并的“霸道”。他认为贤明的君主能够使老百姓安居乐业,而这要从划分田界开始,实行井田制。

孟子的政治主张来源于他的民本思想。他提出了民贵君轻之说,认为民心的向背可以决定国家、君主的安危。尽管他呼吁统治者要解除民众的疾苦,但是,他从社会分工出发,把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看作是天经地义的。这是他的局限性。

孟子一生到处宣扬“性善论”,认为人生下来就有善的性情,只要努力行善,人们都可以成为尧、舜。所以,孟子十分注重道德修养,认为要达到能“舍生而取义”的更高境界,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修身养性。
第2个回答  2014-02-25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较为偏激。加封为“亚圣公”,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第3个回答  2014-02-26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被后世尊为亚圣。
第4个回答  2014-02-25
亚圣,意思是仅次于孔子的儒学圣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