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晚年丧夫后为何再嫁?拜托各位大神

如题所述

自从赵明诚病故之后,李清照孤身一人陷于战乱之中,孤立无援,既要保全自身性命,又要保全珍贵的文物字画。无奈势单力薄,在颠沛流离、东躲西藏的生活当中,珍贵的文物先后在洪州、剡州、越州三地大量丢失。 这几次文物字画的丢失,带给李清照的刺激非常大。这让她深深地意识到,在这个混乱的世道里,只要自己还是一个孤寡无依的弱女子,那些居心叵测的恶棍就会随时向自己伸出魔爪。在那些强盗、贪官眼中,自己简直就像是个破碎不堪,可以随意掠夺的珍宝馆。惟有建立一个稳定的家庭,有个比较坚实的靠山,才能彻底摆脱这接连不断的恶梦! 自从赵明诚去世之后,李清照就一直生活在颠沛流离、辗转飘零、居无定所以及孤独悲苦之中。赵明诚去世后或曾留给她一笔遗产,而李清照以知府遗孀的身份,也不至于穷困潦倒到连基本的生活也无法维持。但是,对于李清照这样一个思想与精神世界都非常丰富、敏感的人来说,身心的疲惫,精神的劳顿,以及随时都可能袭来的冷嘲热讽、侮辱诬蔑,都让她更难以忍受。她的身边没有丈夫,没有子女,而年纪已近半百,心中的忧愁苦闷真是无处可以倾诉。 若按当时情况来说,李清照以老大的年纪经年住在弟弟李迒的家中,似乎也不是长久之策。也许,对她而言,最实际的办法就是再组建家庭。回想过往,李清照与赵明诚共同度过的家庭生活,高雅、温馨而浪漫,赵明诚虽则不免犯些小错误,但是他们并未因此而分手,他们之间还是那样相亲相近。现在,在这个人心惶惶的世道里,想找个能够匹配的生活伴侣谈何容易,不用说如赵明诚那样志同道合、才学相当的人,就连找个老实人、好人都难!况且又有谁愿意娶个像李清照这样已年近半百、两鬓苍苍、体弱多病的暮年之人? 所以,从李清照当时的情感需求与生活状况来说,的确是需要组建一个家庭。但是,她自己能够找到怎样的伴侣,而对方又如何能接受自己,这就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一个人走进了李清照的视线。 这个人就是时任右奉承郎监诸军审计司的张汝舟。张汝舟所担任的这个官职主要负责检查核准军队粮草与俸禄,品级并不高,也就七八品,但责任重大,对任官者的素质要求较高。李清照是如何认识这个张汝舟的呢? 李清照有一封写给当朝翰林学士綦(qí)崇礼的答谢书信,即《投内翰綦公崇礼书》,其中详细叙述了自己与张汝舟结识、纠葛的整个过程,是我们了解李清照这一段经历的重要史料,我们就结合这封书信来看看李清照与张汝舟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在这封答谢书信中,李清照首先用凄楚的笔触自述了她那段时间境遇的悲凉与不幸,以及之所以答应张汝舟求婚的原因: 近因疾病,欲至膏肓,牛蚁不分,灰钉已具。尝药虽存弱弟,应门惟有老兵。既尔苍皇,因成造次。信彼如簧之说,惑兹似锦之言。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俛难言,优柔莫决。呻吟未定,强以同归。 意思是说:我自己重病缠身,病情严重到连牛、蚁的叫声都无法分辨,家人已经开始为我预备后事,准备好了封棺用的铁钉与石灰。自从赵明诚去世后,照顾我的只有弟弟李迒和照管门户的老佣人了。就是在这样悲苦的景况下,我才会如此轻率地相信了张汝舟的如簧之言,被他所说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就因为我已经病得将死,而弟弟又老实可欺,所以匆匆忙忙听信了媒人的欺诈之语,在急迫之间,再三犹豫之中答应了这门婚事。 在这短短数行的内容中,李清照连用了几个典故来阐述她凄苦的遭遇。“牛蚁不分”是《世说新语》中的典故,“殷仲堪父病虚悸,闻床下蚁动,谓是牛斗”,晋人殷仲堪的父亲生了重病,听到床下的蚁动,以为是牛在打斗。这里形容李清照当时的病情极为严重。“官文书”暗指张汝舟与媒人共谋欺骗之事。官文书本指授官的文书。典故来自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唐朝诗人王适出仕前,想娶处士侯高的女儿,但侯高声言只肯将女儿嫁与为官之人,因此王适便与媒婆合谋,以一卷普通书籍诈充官文书瞒骗侯高以娶得其女。“玉镜架”用意与“官文书”相同。西晋温峤假托为姑姑之女择婿,并以玉镜台为聘礼,其实是温峤为自己订下婚约(事见《世说新语?假谲》)。 由以上内容来看,最初是张汝舟主动接近李清照的,而李清照最终之所以答应嫁给张汝舟,归纳起来可能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正如我们前面说过的,经过两三年孤独的颠沛流离生活的折磨,李清照迫切需要有个家庭、有个丈夫来保护自己,不但是保护自己的身心,也要保护自己手中的文物。尤其是自己的年纪越来越大,她当然要为自己的老年生活考虑。其实,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推测,如果李清照身边有子女陪伴,也许她就根本不会想到在年届天命之年的时候再嫁,因为按照当时的生活逻辑,大多数遗孀都是在子女而不是兄弟姐妹的照顾下度过晚年岁月的。李清照选择再嫁,实是出于无奈。这是李清照接受张汝舟的核心因素。 第二,当时李清照刚刚从失魂落魄的逃亡生活中走出来,身体与精神频频遭到重大打击,特别是在精神上非常的孤独痛苦,而且一度重病卧倒在床,最需要他人的关心照顾,也最渴望得到家庭的温暖、呵护。张汝舟在最适当的时间走进李清照的生活。这是李清照接受张汝舟的关键因素。 第三,张汝舟此人官职不高,政绩也平平,但却极善于表现自己。他在李清照及其弟弟李迒的面前,不但巧舌如簧、花言巧语,而且对病中的李清照极尽体贴、关爱之能事,让这一对单纯、老实的姐弟误以为他是个可以信任之人。而且张汝舟派来的媒人手持求婚的文书,满口信誓旦旦,使李家姐弟相信他将给予李清照一个稳定而温暖的家庭,这是李清照接受张汝舟的重要因素。 然而正式结婚之后,李清照与张汝舟都发现事实并非如他们当初想像的那样。李清照离乡背井,在南渡兵荒马乱的逃难之中,经受了国破家亡、中年丧夫、孤独寡人、晚年无子等等折磨打击。仔细回想一下前半生,那是多么幸运自豪啊!而后半生却又是何等不幸困苦!赵明诚去世以后,她又忍受了多大的悲痛磨难和巨大的压力啊!然而,就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她再次经受了再婚和离异的风波考验。这场风波的来临,也是外在和无奈的客观原因条件下所造成的。事后她感觉追悔莫及,异常痛苦。按理说,一个男子在丧妻后可以再娶,一个女子丧夫后也完全可以再嫁。那么,李清照后半生的再婚和离异,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风波呢?历代对李清照的再婚和离异风波,有过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褒贬不一评论。那么,事实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绍兴二年(1132年),宋高宗与流亡政府回到了临安(杭州),李清照也从越州迁居到临安。她身体开始恢复好转,精神和心情也逐渐宽松开朗起来。然而就在她心情好转时刻,后半生却意外遇到一个陌生男人。这个男子闯入她的生活,才引发了李清照再婚风波的开端。这个男子叫张汝舟,当时担任右承奉郎职务。但是令李清照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张汝舟竟然是个市侩小人和骗子。他抓住李清照遭到磨难,孤独无靠的机会,趁机用花言巧语欺骗了她。张汝舟利用甜言蜜语骗取了李清照的信任,使她受骗上当。因此,李清照在绍兴二年改嫁给了张汝舟。从她改嫁这件事情的本身意义来说,李清照是完全正确的。正常追求,无可厚非,也是她向封建时代纲常礼教的大胆挑战。 当时李清照已经49岁,已经进入中年后期。从年龄和容貌来说,她不值得男人们过于羡慕青睐。惟独不同的是,张汝舟是为了贪图她的钱财,才跟李清照接近再婚的。因为外界都知道,李清照和赵明诚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古籍和金石录书画。这是一笔巨大财富,具有相当的诱惑力。因此,张汝舟这样的贪财小人,才对孤独寡居的李清照富有钱财产生了窥伺之心。他不但贪图李清照的钱财,也是想依赖她,赚取崇高的声望。 结婚之后,李清照和张汝舟双方都发现自己上当了。李清照发现张汝舟纯粹是一个市侩小人和骗子,一心想获取她的古籍和金石录书画。张汝舟丑恶嘴脸很快暴露出来,而李清照逐渐看透他的用意。因此,李清照决不会把自己剩余的这些文物古籍和金石录书画交给张汝舟保管处理。而张汝舟跟李清照结婚后发现,她的文物古籍和金石录书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何况李清照始终严密保护着这点“家底子”,就是不让张汝舟的图谋得逞。这时候,张汝舟感觉捞不到好处,丑恶嘴脸彻底暴露出来。因此他恼羞成怒,借题发挥。平时故意与李清照过不去,经常找茬辱骂李清照。每天动手动脚,打骂凌辱。目的是为解除心头之恨,同时想逼迫李清照屈从,把她的文物古籍和金石录书画交出来。然而李清照是个意志坚定、性格倔强的人,她决不屈服,誓死不从。后来张汝舟的阴谋彻底失败了,最终甚至产生了准备将李清照虐待致死的罪恶意图。 事情发展到这种恶劣地步,李清照彻底看破了张汝舟的丑恶嘴脸和罪恶用心。因此李清照决不会屈服忍让,坐以待毙。她要严阵以待,掌握张汝舟的把柄,适时给予反击!后来李清照终于发现张汝舟曾经跑官买官,利用行贿和欺骗手段获取官职。李清照掌握这一情况之后,对张汝舟毫不客气,马上向官府检举揭发了他的丑恶罪行。 当时根据宋代刑法规定:妻子揭发丈夫的罪过,也要负连带责任。就是说,就算是妻子告发丈夫的罪行是事实,证据确凿,妻子也要跟着服刑两年。那么,李清照要揭发张汝舟的罪行,自己不是也要被判两年徒刑吗?对于这一点,李清照心里是很清楚的。但是她决心已定,丝毫不怕,绝不悔改。心甘情愿入狱坐牢,也不愿跟张汝舟苟且凑合。哪怕自己被判处多年徒刑,也决不能让张汝舟这样的市侩小人和骗子逍遥法外!因此,李清照检举揭发了张汝舟的罪行之后,自己也跟着进了监狱。然而,李清照入狱不久,她的故旧亲友不会坐视不管,朝廷里的有势力的官员也伸出了援助之手。这样,张汝舟将受到朝廷严厉的惩罚。而李清照在监狱只关了9天,就被官府衙门释放出来。 李清照再婚与离异,前后只有100天时间。对于她的再婚与离异,许多人出于感情,都不相信她会有这种事情。何况人们都喜欢她的诗词,从封建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考虑,也难以接受李清照再婚与离异的事实。可是事实就是这样,我们不是更应该同情她吗?当然,各种不同的议论观点也值得一提,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李清照出身于有文化修养和教养的家庭。何况赵明诚家庭情况不平常,他个人官职位置也很高。因此,觉得李清照不可能有再婚之理。 二是李清照当时在绍兴二年时,年龄已大,她不可能再嫁。 三是赵明诚与李清照感情深厚,李清照念念不忘赵明诚,。因此她不会背叛赵明诚。 关于李清照再婚与离异的风波,我们也要理解她当时客观现实处境。首先,李清照当时生活的年代,是容许妇女再嫁的。但是再婚者往往遭到人们鄙视,被社会舆论围攻。那么,李清照晚年追求个人幸福,毅然嫁给张汝舟这件事情本身有什么不对?虽然她的再婚是失败的,离异是悲惨的。但是她敢于向封建势力斗争挑战,这种精神不是可佳吗?后来她又能够大胆揭发张汝舟的罪行,精神意志不是更加高尚,更值得赞赏吗? 封建时代是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把“夫死不嫁”当作妇女伦理道德的规范。要求寡妇守节,寡妇再婚就是失节。这种封建纲常理论,不是对妇女人身和精神的禁锢吗?所以我们应该理解支持李清照再婚,但是不希望她嫁给张汝舟这样的市侩小人和骗子!我们同样不容许污蔑贬低李清照,不许攻击历史上这个光彩照人的伟大女作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5-02
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甚至到后来的拳脚相加。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行贿,便状告张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便被释放 李清照和赵明诚,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
第2个回答  2020-02-15
耐不住寂寞,又嫁张汝舟,可恨的是,她前夫赵明诚珍藏金石篆印尽被张汝舟骗走,可叹赵明诚一生心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