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境界"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如题所述

眼界,即是视野,在我的理解中,眼界就是你所认识的大千世界,以及你的理解.
  人多人都觉得,眼界广就是所听、所闻、所见的多.其实不然,身边的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去感受,都会得到对这个世界的新的认识、新的理解,这都是你的眼界.
  眼界其实没有一个特定的范围,亦然没有限度.也许是你突然一时间的灵感,又亦或是你一时的好奇,不知不觉中,眼界就随着而开阔,你也就自然得到了很多.
  眼界是一种心境.
  在你嗅到清晨的清新空气时; 在你被和煦的微风拂过脸颊时;在你走在柔软的落叶上时;在你躺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时……心中是不是会别样的愉悦呢?
  当你在快乐中得到更多时,心境随之而开阔,心情随之而欢乐,这是影响到整个人的.所以,眼界是种心境.
  眼界是种境界.
  当你在书中得到了见解之时;当你忽然参透了名人的手记之时;当你又学会了一门特长之时;当你从风景中悟到了道理之时……
  如果说,以前你的认识只停留在明白是发现的,那你此时就已经明白函数的原理了.你的境界,就从这点点滴滴之中升华,跟从前大不一样.眼界是种境界.
  眼界也是一种学问.
  当你用所得到的去理解事物时;当你把你游历中的趣事讲给他人听时;当你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忽然想到你曾经的经历正可以解答时……此时,你的眼界不在局限于认识,所见所闻,而是变成了你的学问.
  眼界更是一种享受.
  在你欣赏如画的风景名胜时;在你远眺层峰叠翠、山峦起伏的重山时;当你在湘西的吊脚楼里读一本发黄的古书时;当你在江边茶馆中品一杯醇香浓厚的香茗时;当你漫步在烟雨朦胧的江南小镇上时……是否会悟到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又亦或是见识到了什么?当你有内心的感受,有愉快的体验时,不正是开阔了眼界么?而这过程是快乐的,不是单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一种享受,所以,眼界,更是一种享受.
  眼界,不需要用有什么,眼界,不需要束缚什么,眼界,就是跟着心一起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10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大学问家王国维在评点诗歌时曾说过一句名言: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这话值得品味!
  
  著名诗人沈德潜在评点诗歌时曾云: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这话值得咂摸!
  
  其实,两位大家话有长有短,寓意却是殊途同归:文如其人,胸有乾坤天地大,腹有诗书气自华;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融合起来,便是要有第一等的境界。填词作诗要追寻一流的境界,方能令人耳目一新,吟之一爽,诵之一叹;大而推之,做人处世又何尝不是呢?
  
 
 追寻有境界的人生,探求自我实现的梦想,从来就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喜文的可以成为大诗人、大词人或者大文学家,弄武的也可以成为拿破仑、巴顿或者
成吉思汗,玩电脑的也可以和比尔·盖茨、张朝阳、柳传志相媲美,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但细细探究一下其中的“道道”,却是惊人的相似:大家的“襟抱”
要非常人所比,要有“直挂云帆济沧海”之高远;大家的“学识”要非凡人所具,要有“贯通古今融会中外”之博专。
  
  就拿毛泽东来说
吧,“襟抱”可谓不同凡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何等的气势,何等的胸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才;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是
何等的卓异,何等的不群!“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何等的自信,何等的自强!自第三次反围剿始被剥夺领导权,至遵义会议重新成为党的领袖,人世沧桑
的巨变,浮浮沉沉的瓜葛,恩恩怨怨的纠缠,没有压倒这位长相颇有点“女性化”的湖南“老表”。当斯诺向这位伟人问起这段经历时,毛泽东只是淡淡一笑,说了
一句半开玩笑的话:“不吃辣椒就不是真正的革命者!”
  
  其实,怀有“第一等襟抱”难,拥有“第一等学识”也不易。再来看看上文提到
的大学问家王国维吧。一部《人间词话》让人啧啧称奇,既有东方“参悟”的智慈,又闪烁着西方“理性”的光辉。虽一度留洋海外,却甘以“清朝遗老”自居,固
守着传统文化的“一隅”,宁与“守旧”节操同赴鱼沙,“初衷”依旧。其“襟抱”在今天看来依然让人“嘘唏不已”。难能可贵的是,这位“清朝遗老”独创的
“为学三境界”至今被学人奉为圭臬,成为获得“第一等学识”的“南山捷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可谓说尽“为学”之艰辛与寂寞;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可谓参破“为学”之执著与坚韧;“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谓悟得“始是金丹换骨时”的喜悦和幸福。
  
 
 大凡杰出人物,不惟有“第一等襟抱”,亦必有“第一等学识”。毛泽东是这样,王国维亦是如此,古代的文天祥、近代的孙中山、当代的钟南山等也是这样。
“第一等襟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想和愿景,是源自灵魂深处成为“重要人物”的“冲动”和“欲望”,是一种“精卫衔石填海”式的抗争和执著,更是一种“达
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潇洒与洒脱;而“第一等学识”也不是寻常意义上的“小聪明”、“小智慧”,而是在“第一等襟抱”观照下的“大见识”、“大学
问”,是关涉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和探究,是拷问“你是谁,来自何方,又将走向哪里”的“大智慧”。
  
  说到这里,列位会问:我等凡夫俗
子何时才能“超凡脱俗”,集“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和“第一等真诗”于一身呢?有一个外国人给我们出了一个方子:超越,超越,再超越,你要越过
“生理需求”的低级关,尽早超越“安全需求”、“从属与爱”和“被尊重”的中级关,径直占据“自我实现”的制高点,你便是拥有最高境界的人了!
第2个回答  2016-01-10
生命本身并不可贵,可贵的是一个人在其一生之中所体现出来的难能可贵的精神修养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昙花虽然只在一瞬间的绽放之后便投入泥土的怀抱,但值却得到人们决不会因此而忽视她的美丽;善良的人即使没有长久的生命,他的价了体现。所以我会选择做有意义的事来体现我生命的价值,即使因此而丧失生命也绝不后悔,而不会放弃做有意义的事来延续不安的人生。
自古以来,人们从不以生命的长短来比较人所体现的价值,也就是人活着的目的不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能更多的帮助他人与整个社会,能更多的贡献自己的生命。这种贡献是多方面的:有如孔子般潜心修学为教育下一代而贡献终生的伟大学者;有如范仲淹一般为了天下百姓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政治家:更有如黄继光一般为解放全中国而甘愿牺牲的人民子弟兵。他们的寿命长短没有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但他们那伟大的人格修养与高尚的思想情操却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他们的生命才由此而显得愈加的珍贵,他们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但有的人为了能获得更长的生命而错失了体现生命价值的机会。为了生命本身而忘记了自己所以追求的精神境界,忘记了人生的境界。

我并不是批判那些长寿的人,只是厌恶那些没有看清生活本质的糊涂虫。他们本末倒置,使得生命中应该体现出来的光彩黯然失色。
我并不希望他人遇难,只是渴望能贡献自我微薄的力量去帮助他人。也借此来提高自我的精神与道德修养,改善自我的人生价值观,为达到生命的巅峰而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所以当我遇到有人落水而又只有我能拯救他的时候我决不会逃避。虽然我害怕死亡,但我更担心自己的生命因此而变得毫无意义。在我看来,无意义的生命远比死亡更加得可怕。
要加强人生道德与精神的修养,走向生命的最高境界,首先就要克服心中的恐惧,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这就需要找到生命中比生命本身更有意义的东西。只有找到了这种东西的存在,我们才能在不断追求这种事物的过程中淡化死亡,从而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而我所谓的“这种东西”绝大多数情形下都应该是以精神形态存在。如果是“钱”一类的东西的话那我们的人生就无意义了。而在我们追求、修养我们的精神的同时要坚定信念,不让“不良思想”钻一丁点的空子。即使我们无法成为圣人,我们也要向“为了成为圣人”而努力。

“生命诚可贵,道德修养更重要。”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就应该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就应该为了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而不懈的奋斗。用自我的行动去阐述何为伟大人生,去证明当代大学生的优良修养。
最高的境界也许总是渺茫如天上繁星,但只要我们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在每一刻都加强自身的修养,就一定能完美的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