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的资料~详细~

歌词有了: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啊......

现在要歌曲背后的故事还有要当时改革开放的简单介绍~

歌曲背后的故事

1992年,该曲词作者蒋开儒在报纸上看到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文中报道了深圳飞速发展的景象,蒋开儒因此希望能够实地看一下深圳,便只身前往了深圳。

到达深圳的蒋开儒被眼前的景象所感染,从而决定留在深圳,并在深圳一个企业家艺术团谋得了一份工作,在这期间他有感而发,创作了该曲,成稿在1992年12月16日的早上。

1994年,又一个春天,三位投身特区的艺术工作者叶旭全、蒋开儒(词)、王佑贵(曲),有感于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春天的故事》,他们用歌声记下了深圳乃至整个中国的变化。

当时改革开放的情况

1979年春天,邓小平在深圳勾画出了一幅改革开放的蓝图;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开拓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

扩展资料:

春天的故事(中国改革开放代表曲)

《春天的故事》是由蒋开儒、叶旭全作词,王佑贵谱曲的歌曲。由深圳女歌手刘绍文在广东省青春歌曲创作大赛决赛上首唱,而于1994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首播的版本则由董文华演唱。

该曲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代表曲,先后获得了中央电视台第二届音乐电视大赛金奖、中宣部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金钟奖等奖项,成为获得国家奖项最多的歌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已故的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可说是“建设深圳经济特区的总设计师”。1979年他首先提议,并在中国南海边划了一个圈,确定成立深圳经济特区。他在1984年和1992年均有到访深圳,对经济特区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建议。

邓小平关于深圳的谈话
尽管邓小平主张中国要改革开放,要走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可是,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时,中国政府高层不断忧虑深圳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地方。邓小平以发表讲话和到访行动,表明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和发展是正面的。以下有一些关于邓小平对深圳发展的看法:

1984年邓小平南巡三个己发展了5年的经济特区,他对各经济特区的成就表示满意,并分别为三个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1984年1月26日
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负责同志谈话:“……这次我到深圳一看,给我的印象是一片兴旺发达……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1985年6月29日,邓小平发表讲话:“……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路子走得是否对,还要看一看,搞成功是我们的愿望,不成功是一个经验嘛。”
1985年8月1日“……现在我要肯定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第二句话是,经济特区还是一个试验。”
1987年6月12日“……现在我可以放胆地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所有的怀疑都可以消除了。”
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深圳,他明确表示:“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02-16
当年一首《春天的故事》唱遍祖国大地。10年后,在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前夕,这首歌的姐妹篇《唱起春天的故事》又在全国100多家电视台以MTV的形式滚动播出。

一说到《春天的故事》,作曲家王佑贵顿时沉浸在对伟人的深深怀念之中。他告诉记者,1989年他南下深圳创业,亲眼目睹了这片热土的巨变,那深情的旋律都是他发自肺腑的感慨。这次再写《唱起春天的故事》,基调与《春天的故事》一致,亲切、平和、深情。

词作者张云是广安市文联的副主席,被称为广安文坛“怪才”。去年,中国音协和广安市举办“颂小平·唱广安”全国征歌活动。当时,张云打电话给王佑贵向他约稿,王佑贵谢绝:“我从不参加征歌。”但后来王佑贵采风时偶然发现了这首词,他一口气读完,激情奔涌,马上构思旋律。主旋律写成后,他通过长途电话唱给张云听。王佑贵说:“我不认识张云,是他的歌词吸引了我,打动了我,这首词写得太好了。”
第3个回答  2022-04-14
歌曲背后的故事
1992年,该曲词作者蒋开儒在报纸上看到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文中报道了深圳飞速发展的景象,蒋开儒因此希望能够实地看一下深圳,便只身前往了深圳。
到达深圳的蒋开儒被眼前的景象所感染,从而决定留在深圳,并在深圳一个企业家艺术团谋得了一份工作,在这期间他有感而发,创作了该曲,成稿在1992年12月16日的早上。
1994年,又一个春天,三位投身特区的艺术工作者叶旭全、蒋开儒(词)、王佑贵(曲),有感于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春天的故事》,他们用歌声记下了深圳乃至整个中国的变化。
当时改革开放的情况
1979年春天,邓小平在深圳勾画出了一幅改革开放的蓝图;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开拓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