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继承制度演变

如题所述

从部落时期到清朝,跨度约为一万多年,在这一万多年中,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也包括国家的形态以及最高统治者的继承方式,从我们鲜有耳闻的“家长制”到最科学最完善的“密储制”,继承制度都发生了哪些改变呢?我们从公元前八世纪左右的部落时期开始说起,看这一万年间继承方式的改变。

部落时期——家长制

家长,因名思义,一家之长。所谓家长制,也就是由家族中的长者掌握经济大权,处于部落最高首领的位置,家族中的其他成员都要服从。权力不划分,仅属于家长一个人,管理的范围也只是血缘关系和亲缘团体。这个类似于现在家庭的关系,家庭中的权力由父母掌握。

仰韶文化遗址,仰韶文化距今7000年,是部落时期的遗址

在部落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的分工也不发达。一个部落通的人口数量也较少,部落首领是这个“大家”的家长。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落逐渐壮大,社会生产力逐渐提升,部落之间产生了必要的联系,就进入了部落联盟时期


部落联盟时期——禅让制


部落联盟时期社会生产力逐渐发展,部落之间也有了区别,也产生了社会分工,不同部落各有所长。例如夏部落掌握当时最先进的水利制度,所以治水是大禹,这也就是禹的父亲鲧因为治水失败但是舜还要用禹治水的原因。周朝建立者文王武王的祖先周部落是当时掌握当时先进的农业制度。在部落联盟时期,社会分工出现,社会生产力增加,同时也要部落联系起来,这就需要人们推选出部落首领。这一时期首领更换采取的措施就是禅让制,在部落内进行投票选出继承人,再对此人进行考察。在尧选继承人时,各部落推举舜为继承人,然后对舜进行考察,是煅炼和培养,为期三年,然后将首领位置传给舜。

舜祠堂,传说尧将帝位禅让给了舜

这时期的禅让制是一种"军事民主制",部落首领像是个"联络人",手里的实际权力不大。在尧选人治水的时候,部落都推举鲧,但尧觉得鲧不能胜任,无奈迫于大臣之间的压力还是同意了鲧去治水。最终鲧因为治水无功被舜所杀。既然是因为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的走到了一起,那部落联盟之间,说话就应当是谁拳头大谁说话算,如果拳头足够大,那么就可以大到连继承帝位都说了算,于是,就有了夏传子,家天下。


夏商时期传承一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自从夏朝开始家天下帝位的传承开始了家天下,帝位开始在家族内传承。这段时间是首领制度从禅让制到之后的嫡长子继承制的过渡期,这段时间帝位继承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律。一般是兄终弟及,父死子承,没有明确的继承制度,所以国家的帝位继承比较混乱,但兄终弟及,父死子承是主旋律,例如商朝一共传了17世却有31位帝王,很多都是兄弟之间相互传承。在商朝后期,嫡长子继承制才逐渐占上风,而嫡长子继承制被确立为制度,是在周朝实现的。


周公确立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在周公时期被确立为具体制度。所谓嫡长子就是王后或者皇后的第一个儿子,皇后的儿子成为嫡出,妃子或者妾的儿子是庶出。这个时代,母以子贵,母亲的地位决定着儿子的地位,正所谓: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周朝实行分封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大夫、士的四级贵族体系。周天子将王位传给嫡长子,其他的儿子则被封为诸侯;同样,诸侯的庶子封为大夫,嫡长子继承诸侯的位置。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嫡长子继承制是天子和各级贵族的传位方式,虽然有例外,但是整体保持嫡长子即位。

春秋战国以后,秦朝统一六国,经历秦皇汉武,魏晋南北朝,唐宗宋祖,几千年来,汉族政权和汉化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帝位继承上始终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旋律。虽然出现过很多非嫡长子即位,如李世民、赵光义,但是嫡长子继承制已经成为皇位传承的根本制度。历史上出现了皇帝不喜欢嫡长子,但是碍于制度,选择妥协,立嫡长子为太子。

晋惠帝司马衷,晋武帝嫡长子,被称为“白痴皇帝”,在位期间暴发“八王之乱

嫡长子继承制能避免亲兄弟因为皇位大打出手,维护社会的稳定。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嫡长子继承制的缺点也展现了出来,嫡长子是最“贵”的那一个,但不一定是最贤能的,有时候明知嫡长子缺点很多,但是碍于制度,还选择嫡长子,这是给国家和人民不负责任的体现。

元朝和清朝——少数民族大一统的传承制度

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元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国家,同时也拒绝汉文化,在皇位继承上十分混乱,以至于出现过2年内换过5次皇帝。元朝继承皇位没有明确的制度可循,出现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叔死侄继、侄死叔继、祖父死孙继多种情况,皇位继承制度的混乱,也是元朝短命的原因。

从1328年天顺帝即位到1329年元宁宗退位,这两年元朝换过五次皇帝,其中元文宗登基两次

相比元朝,清朝的皇位继承就安稳的多,除了康熙时期出现的九子夺嫡,但整体上还是很平稳的,没有一个皇子因为夺位斗争而死。同时,雍正帝在立储君时,还创立了可以被称为中国古代继承制度中最科学最完善的制度——密储制。皇帝在生前不公布皇位继承人是谁,把继承人秘密的写在纸上,一式两份,一份封在"建储匣"内,放到"正大光明"匾的背后,另一份由皇帝随身携带。待皇帝死后,由顾命大臣取下“建储匣”,与皇帝身边的文书对照,宣布皇位继承人。

总结

从“家长制”到“密储制”,中国社会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时期发展到了成熟的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最高统治者继承方式的转变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没有最好的继承制度,只有最适合当时条件的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5

从禅位制到世袭制。

1、禅位制:禅让(拼音:shàn ràng),是指统治者生前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

例子:尧舜禹

2、世袭制:起始于“启”。

“世袭制”就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家”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天下的传承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