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冬天很容易产生静电,静电对人有危害吗?

如题所述

冬天为什么更容易产生静电呢?

  冬天容易产生静电的原因主要是:

1:冬天天气相对干燥,所以各物体间的绝缘电阻大,衣服等不良导体上容易聚集电荷;

静电

2:由于冬天人穿的衣服多,而大部分纤维特别是化学纤维都是不良导体和绝缘体,人在活动时,带动了这些衣物之间和人体之间的摩擦,产生了静电聚集在衣服纤维上,当达到一定的电压强度后,便“击穿”原来的绝缘(比如空气)进行放电,所以人就容易被“电击”了。

人最容易产生静电的行为有两种:一是走路。穿着塑料鞋底的鞋子,拖步(鞋底不离地面)走在容易产生静电的地面上,最容易积聚大量静电电荷。

静电

比如,聚氨酯是常见的一种鞋底材料,穿这种鞋底的鞋子走路就非常容易产生静电。

化纤或混纺毛毯则是最容易产生静电的地面。因此,在干燥的室内,穿着聚氨酯鞋底的鞋子,拖步徘徊在混纺毛毯上,就是一种高效的“发电”行为。

另一种是,穿着容易产生静电的化纤衣服,从一些塑料材质面料的沙发或椅子上站起,也可以产生高负荷的静电。

这也是司机在冬天停车、欠身、扶车门把手容易遭遇电击的原因。

静电

要防止静电的发生,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湿度,可勤拖地、勤洒水,或用加湿器加湿,也可以在取暖设备旁晾几条吸水好的旧毛巾,从而保持室内空气始终含有一定的水分;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以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荷。梳头发时,先将梳子蘸一下水,便可消除静电;脱衣服之后,用手摸一下墙壁,摸门把手或水龙头之前也用手摸一下墙,可将体内的静电“放”出去。对于老年人,应选择柔软、光滑的棉织或丝织内衣,尽量不穿化纤类衣物,以使静电的危害减少到最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6
在冬天空气比较干燥,物体摩擦产生电不能正常的导走,所以特别容易产生静电。静电对人有危害,当人体有过多静电时,可能导致皮肤缺氧,皮肤干燥。
第2个回答  2021-03-05
这是因为冬天气候较为干燥,各个物体间的绝缘电阻大,导致衣服等不良导体容易聚集电荷;静电对人体还是有危害的,容易引起头疼、失眠等问题。
第3个回答  2021-03-05
没有。静电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因为静电的电流特别小,刚好在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所以对人体没危害,但是被静电打到,还是有一瞬间的痛觉感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