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上朝时没有国语全是方言,君臣之间是怎样交流的?

如题所述

间正常的交流大臣们都会提前学习官话,而且古代的君王大部分都是比较有能力的,对于语言也是很精通的,所以不存在因为语言有问题无法交流的情况。

我们国家是一个地大物博,有着多民族的国家,那么为了更好的交流,大家都统一说普通话,但是在古代的时候,并没有普通话这一说,地方官在面对君王的时候,君王能听明白他说的是什么吗。

第一,有君王的地方,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区域,这个地方的语言会被定为“官话”。

在古代的时候,古人的智慧也是无穷的,所以像这样交流的问题,还有语言不通的问题都能够很好的解决。首先出生在皇家的子孙们从小就要接受严格的培训,而语言更是基础之一,他们要精通多种语言,为日后可能会成为君王,或者是为辅佐君王做准备。而官员们在准备面见君王的时候,也会提前进行培训,尤其是关于语言的培训,因为毕竟是从地方上来的,如果说着一口君王听不懂的家乡话的话,不仅影响事情,对君王来说也是非常尴尬的,所以面见君王之前,先进行培训。

第二,君王身边的太监就相当于是现在的“秘书”,别看太监地位低,那对太监的入职要求也是很高的,而语言更是最基础的。

能够跟在君王左右的太监也都不是普通人,个个都是人精,察言观色,讨好君王的本事一个比一个强,他们伺候君王的日常所居,在君王工作的时候,他们也会陪在一边,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知道君王高高在上的坐在龙椅上,而官员则是在下面,离得这么远,有什么话需要传递,或者有什么东西需要传递,这都是需要太监负责的,中间有了太监在沟通,也不会存在听不懂话这一说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5
谈谈古人的普通话。古人之普通话是以《说文解字》为基础的通用语言,也是读书人的通用语言。读书人的语言和普通人的语言是不同的。真正的方言是普通人说的地方语言。明朝《洪武正韵》集唐宋之音韵,可以说它是最通用的普通话,中华民国之国语就是《洪武正韵》统一的普通话——汉语。1956年语言文字改革,以滦平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方言作为普通话“正音”,把滦平方言说成是北方方言北京话,这是不正确的。滦平语音排斥汉语语音,即排斥汉语,把汉语说成是方言,这很荒谬。
第2个回答  2021-02-14
从汉代一直到明朝,除了蒙元,官方用语一直有中州音作为媒介,这是读书人必备技能。
第3个回答  2021-02-14
古代到时候没有国语都是方言,那么在上朝的时候。为了方便君臣之间正常的交流大臣们都会提前学习官话,而且古代的君王大部分都是比较有能力的,对于语言也是很精通的,所以不存在因为语言有问题无法交流的情况
第4个回答  2021-02-13
古代能上朝的大臣,说的话君王都是可以听懂的,听不懂的人也混不到上朝的地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