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月三日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有什么代表意义?

如题所述

衡东人吃地菜子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传统。“三月三,地菜子煮鸡蛋”已成定俗并成俗语。 为什么要在三月三日吃地菜煮鸡蛋?衡东人认为三月三日,是王母娘娘生日,王母娘娘是人们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有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有吃了能延年益寿的蟠桃。农历三月三,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人们吃不到仙丹也吃不到蟠桃,但这一天能吃上地菜子煮鸡蛋,也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农历三月三,不忘地菜煮鸡蛋。中午吃了腰板好,下午吃了腿不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2

第2个回答  2012-03-25
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荠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烩,还可用来做馅或做汤,均色泽诱人、味道鲜美,是一道药食同源的美味佳蔬。在湖南,用荠菜来煮鸡蛋是最常见的一种吃法。每到三月三这天,荠菜便长茎开花,妇女都会采摘来插在发际。   因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故此,老百姓又根据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第3个回答  2012-03-25
去湿气 避虫蛇
相似回答